著名作家王蒙自1982年秋在中共“十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85年在兩次黨代會之間開過一次黨的代表會議,在此會上他當選為中央委員。1987年秋,中共“十三大”上,王蒙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至1992年屆滿。前后當了十年中央委員。
中央委員會上的領導人物
中央委員每年召開全體會議一次,都在秋天,在京西賓館。這個賓館有各種規(guī)模各種類型的會議室,用來開會比較方便。
每次會議上,我(王蒙)都看到許多領導人物、實權人物、權威人物。
我一方面感到一些拘謹,感到誠惶誠恐,心想我這么一個愛開玩笑、愛閑言碎語、相當情緒化乃至生活上說話上不無散漫的人,一下子進入這個莊嚴的機構,談的是這樣嚴肅的、不可兒戲不可輕忽的話題,真夠我嗆。
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心存驚嘆,黨可真有兩下子,天南海北,黨政軍企,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虎將,運籌帷幄的官員,各有絕活的專家,各色頭面人物,土的土,洋的洋,文的文,武的武,漢滿蒙回藏苗瑤……堪稱網(wǎng)羅殆盡,盡善盡美,硬使幾百萬幾千萬各不相同的人物擰成一股繩,使成一股勁。
有許多相對高齡的領導同志,他們喜歡穿中山服、布底鞋、走小碎步。但是鄧小平永遠是邁著大步,挺著胸,雖然他個子不高。我想起我曾以國際交流協(xié)會的名義宴請過日本女演員中野良子,她在影片《追捕》中飾演真由美。她稱贊而且模仿鄧小平走路的樣子,她說鄧小平走起路來挺著胸,很有氣度。我想這與鄧小平的部隊工作經(jīng)歷有關吧。
鄧小平與陳云的講話總是令人回味
頭幾年開會期間,我們這些行政級別不高的人,是兩人住一間屋,我一直與北京來的陳福漢(曾為“毛澤東號”機車司機)一間屋,此人極好,溫良恭儉,謙虛謹慎,時任市總工會副主席。還有一位姓名與我接近、又都是滄州同鄉(xiāng)的部隊同志王猛,曾任三十八軍政委、國家體委主任,時任廣州軍區(qū)政委。
按姓氏筆畫,我們常坐在一起,有時難免說幾句閑話。我說我去正定大佛寺,被稱作“王政委”,他說他去什么什么地方,被問有什么新作。
聯(lián)系到實際工作時,大家各有千秋。通過參加討論,例如對于拐賣人口問題、政企分開問題、文物盜竊問題、計劃生育問題、就業(yè)問題、糧食問題……我增加了許多知識,學會用更務實的態(tài)度考慮許多事。
每次全會結束時,都有鄧小平與陳云兩位領導人的講話,他們是真的做到了提綱挈領,要言不煩,一語中的,令人回味。通過關于城市經(jīng)濟體制改革問題的決議后,小平同志顯得很興奮,他即席說了一句:“這是新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大意)他還在中顧委的全體會議上說過,不搞改革開放,就只能是“貧窮落后,愚昧無知”,可謂有聲有淚,一字千鈞。
當張光年(注:時任中顧委委員)與我談起此話時,也是眼眶濕潤。陳云同志講,農(nóng)村黨員開會,一律不可以給工分補貼;講“無農(nóng)不穩(wěn),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糧則亂”,還有“一要吃飯,二要建設”都起著一語中的、實話實說的提醒作用,出言難忘。
參加中委的十年大大豐富了我的經(jīng)歷,增加了我對于全局性信息的掌握,對于執(zhí)政黨的權力運作的了解。這使我得到了我此生重要的政治經(jīng)歷、政治資源、理論資源、生活資源與文學資源。
(摘自《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