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平安路第二小學 孟 琦
變式練習題的加入可以豐富練習的形式和內容,更可以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式,改變習慣性思維模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揭示知識的本質,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變式練習可以應用在概念、圖形、計算、應用題的教學中,使用一話多講、一數(shù)多換、一題多解、一法多用、一詞多變等方法,幫助學生解答一般敘述內容的題目,也會靈活擇出題目重點項排除干擾項,從而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好習慣,形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例如:六年級綜合復習時練習運算定律,同樣練習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教師就可以采用“一數(shù)多換”的方法,先出示整數(shù)算式,再依次出示小數(shù)、分數(shù)算式,最后是混合算式,讓學生通過幾個算式的解答能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上重新審視自己的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完善的知識結構。
拓展練習是課堂鞏固教學的最高層面,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通過學以致用的感官體驗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既發(fā)揮了數(shù)學學科特有的開放性和個性化,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例如,文文、奇奇、方方三人照相,由于所坐位置的不同,能得到幾張不同的照片呢?因為題目具有開放探索的性質,所以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認知水平設計解決方案。學生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把名字進行排列,有的用圖形或字母代替名字進行排列。在排列順序上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先確定第一個人的位置,然后把剩下的兩人交換位置即可。也有的學生是先確定中間位置的人選,或確定最后一個人的位置。教師將所有做法進行展示,請學生觀察,分組歸納小結出最簡潔的排列方式和最有序的排列方法,將二者合一得到最佳解法。盡管每個學生一開始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結構都不一樣,但是這樣的練習處理,會讓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幫助學有余力的學生打開思維的空間,展開發(fā)散創(chuàng)新的翅膀。而其他學生也能在此過程中了解別人的想法和思路,耳濡目染觸類旁通,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能力,遠比“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效果好很多。
多種練習可以動口、動手又動筆。動口時,可以口算,也可以敘述公式、定理、方法和結論;動手時可以進行摸一摸、掂一掂、擺一擺之類的感知體驗,還可以進行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量一量等的實際操作;動筆則是平日最常用的方法。另外,為了避免枯燥單一的乏味練習,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看一段小視頻、做一個小游戲、組織一個小競賽,讓學生在有趣的實際情境中學習,學得快樂,教師教得也愉快。
例如:智慧廣場“雞兔同籠”一課,對于學生來說,隱藏條件多不易找,問題抽象難理解。怎樣進行這節(jié)課呢?“已知共有雞和兔6只,共有20只腳,問雞和兔各有幾只?”先讀題,大家一起說一說你都知道了什么?除了表面條件之外,還要知道每只雞有2只腳、每只兔有4只腳。接下來,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
得出結論,雞有2只,兔有4只。
第一步:用6個橢圓表示這6只雞和兔。
第二步:假設這6只全是雞,給它們畫上腳。
第三步:數(shù)一數(shù)或算一算,現(xiàn)在一共是多少只腳呢?2×6=12(只)
第四部:想一想,為什么會比實際腳數(shù)20只少?少了幾只?列式20-12=8(只)
第五步:繼續(xù)想一想,少的這8只腳在哪里?
第六步:畫出少的8只腳。
第七步:得出結論:因為每只兔子都是被去掉了2只腳假設成了雞,所以8只腳補上就會變回兔子。8÷2=4(只)。橢圓內就是變回來的4只兔子。
假設雞和兔正在接受過特種部隊訓練,吹一聲哨,它們抬起一只腳,還有20-6=14只腳站在地上;再吹一聲哨,它們又抬起一只腳,雞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還有兩只腳站在地上。這時還有14-6=8只腳站在地上,而這8只腳全部都是兔子的,所以兔子有8÷2=4只,雞有6-4=2(只)。
解:設雞有X只,兔有(6-X)只。
答:雞有2只,兔有4只。
假設這6只全是雞,則有腳2×6=12(只),比實際腳的只數(shù)少了20-12=8(只),一只兔子少2只腳變成雞,所以有8÷2=4(只)兔子,有6-4=2(只)雞。
當然假設全是兔子也可以。
整個練習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好奇好強的心理特點,利用這個有趣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搭建了自主探索的平臺,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事做”,無論學生找到了哪種解決方式,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既能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又提高了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體驗到了數(shù)學學習的無窮魅力。
總之,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舞臺,更是學生長知識學本領的地方。一份優(yōu)秀的練習設計,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概念,掌握數(shù)學知識和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能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真正地體會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最終在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