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對傳統(tǒng)媒介產生了重要影響,媒介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報紙作為傳統(tǒng)媒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但在當下的媒介環(huán)境下,其受到新興媒體的排擠,在社會影響與社會地位方面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發(fā)行量出現(xiàn)了顯著下滑,并依然有下滑趨勢。在信息時代,各種電子產品成為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主要途徑,因為這些電子資訊在時效性、便捷性方面均碾壓傳統(tǒng)報紙。報紙這一媒介在城市中已大面積消失,在一些小的鄉(xiāng)鎮(zhèn)還有一定的市場。紙質報紙如若不革新,便可能存在消失于歷史舞臺的悲劇。在傳統(tǒng)報紙行業(yè)中編輯與采編是相互獨立的,彼此缺乏溝通,在一些新聞信息的處理方面存在斷層,這樣的編輯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下這個時代,報紙行業(yè)要想發(fā)展生存,就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對傳統(tǒng)編輯工作進行優(yōu)化,融入新媒體特性,對報紙編輯的崗位職責進行重新定義,制定規(guī)劃可持續(xù)發(fā)展藍圖,這需要報紙編輯在意識方面有所轉變。
在傳統(tǒng)媒介時代,報紙編輯處在幕后工作,其通常是將記者采集的資料進行二次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加入或刪減一些見解與內容,在當時,這樣的媒介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然而,今日不同往日,數(shù)字媒體等新興媒體占據(jù)主流,那種停留在幕后編輯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報紙編輯工作為獲得足夠的市場,必須在真實性、時效性等方面下功夫,如若記者與編輯之間缺乏溝通,二者處于一種相互猜忌的心理,一方不了解一方的需求與價值所在,這樣的出版方式嚴重阻礙報紙這一傳統(tǒng)媒介的發(fā)展。對此,報紙編輯由幕后轉到一線勢在必行,編輯要參與到整個新聞信息的采集、整理過程中,充當新聞信息處理的策劃人角色,與記者同行,進行新聞信息的擇取,并參與到報紙的排版、設計、策劃等工作中,與各個工作的相關負責人積極溝通,了解需求,不斷優(yōu)化、不斷改進,提升報紙出版的質量與價值,從而提升這一媒介在新時代的社會價值與競爭力。
在傳統(tǒng)報紙編輯工作中,編輯這一工作相對被動,其多是參考一線記者給出的資料,是在處理過的資料上進行二次處理,信息的傳播中存在斷層,導致負責編輯工作的人寫作局限性較大,工作積極性受挫,在一些核心思想的傳達方面不夠精準,這樣過于被動的工作狀態(tài),嚴重影響此媒介的發(fā)展。長此以往,報紙編輯在思維和習慣方面已逐步養(yǎng)成習慣,惡性循環(huán)。但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這種被動的工作模式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報紙編輯要化被動為主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新聞材料的一線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中,及時對收集到的一手資料作以處理,細化內容、明確要點及思想價值,并對其帶來的社會影響與社會價值作細致分析。
受信息時代多元化、多樣性的信息傳播途徑影響,廣大民眾對信息的接受與審美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傳統(tǒng)報紙單調、拘謹?shù)陌婷媾c內容,無效信息居多、信息價值低,缺少魅力,難以有效捕獲民眾的“芳心”。對此,報紙編輯應意識到傳統(tǒng)報紙編輯、排版的弊端,同時,對新時代人們的需求作以細致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報紙的內容進行優(yōu)化、對報紙的排版進行更新,以增強報紙的可讀性與吸引力。由于不同的年齡段對信息的獲取需求存在差異,要滿足這種差異性的受眾群體,就需要在報紙的信息處理、排版布置方面進行細化處理,依據(jù)信息的受眾群體處理信息的內容與排版,滿足多個年齡段的受眾群體的不同需求,增強其閱讀體驗。
同時,在信息的處理方面要注意求真務實,在此基礎上以趣味化、豐富化處理,發(fā)掘其潛在價值。編輯在進行內容的擇取過程中要以熱點為核心,參考受眾群體的關注點合理選擇、科學篩選,以便吸引人們的關注度,在報紙中加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對社會群體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當然,編輯工作者在理念、觀念、意識、思維、價值觀等多方面亦要與時俱進,積極融入與時代相符的元素,增強報紙的時效性,從而提升這一媒介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新時代的報紙編輯,要在內容改進的基礎上優(yōu)化排版、美化排版,在排版中融入新鮮元素,并保證其整體布局科學合理,特別是對文字與圖片的比例安排,不能過分地依賴文字去表述,容易使讀者滋生厭煩情緒,同時,也不能過分依賴圖片去呈現(xiàn),容易給讀者以內容空洞的錯覺。應該找到二者的黃金分割點,將圖片與文字合理搭配,在色彩搭配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給讀者以一定的視覺沖擊,有效吸引讀者眼球。報紙的排版創(chuàng)新要參考新興媒體的排版設計,以不同受眾群體的眼光去審視,充分借助網絡信息資源豐富、革新報紙版面,穩(wěn)固和提升這一傳統(tǒng)媒介的社會地位。
報紙編輯應當重視讀者的反饋,將其作為后續(xù)工作改進的依據(jù)。民眾在讀報紙的過程中一方面會對新聞信息作以評價,另一方面會對報紙本身作評價,后者評價所依據(jù)的不僅僅是報紙本身的外在屬性,而是報紙外在屬性所呈現(xiàn)出來的內在品質。在新時代,媒介的外包裝是一項重要工作,是吸引和捕獲受眾群體的重要方式之一。這就需要編輯工作人員在內容、排版的基礎上進行包裝營銷,依據(jù)受眾群體的特性對報紙的營銷方案進行優(yōu)化,編輯需要跨領域、跨專業(yè)地工作,以便能夠滿足廣大受眾群體的需求,從而使得報紙這一媒介走進大眾生活、入駐大眾生活。
在新媒體時代報紙行業(yè)要積極轉型才能鞏固社會地位,避免被擠出市場的厄運。作為報紙編輯要由幕后編輯向一線策劃轉型,由被動編輯向主動采集轉型。在內容方面,由單調內容向多元化內容轉型。排版方面,由單一排版向多樣化排版轉型。此外,還需要由單純的編輯向營銷、包裝轉型,以適應市場發(fā)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