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燁
編者按:上一年本欄目以舊物為媒材,啟發(fā)親子對其進行創(chuàng)意改造。新的一年,編輯與主創(chuàng)者陸老師經(jīng)過反復商討,最后將主題定為《童謠之畫》,借人們代代口耳相傳的傳統(tǒng)童謠,以生肖為線索,以美工的形式尋找親子互動的美好時光,共融文字之意,生發(fā)圖畫萬象。
溫馨提示:爸爸媽媽可以將孩子創(chuàng)作的《童謠之畫》編輯成冊,作為孩子成長的紀念。
童謠簡介
在這首童謠中,馬兒是以玩偶形象出現(xiàn)的。家長可以引導幼兒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配合情節(jié)表演騎著馬兒奔跑的場景。
童謠簡介
《小羊》是我國經(jīng)典兒歌?!靶⊙颉焙汀皨寢尅痹诤魡颈舜说倪^程中,呈現(xiàn)了親子互動的溫馨畫面。哺育和共生的狀態(tài),在童謠中得到生動的表達。
《左傳》“卜偃引童謠”曾有記載,稱兒歌為童謠或童子謠、孺子歌、小兒語等。兒歌原屬民間文學,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逐漸成為兒童文學的重要樣式之一。本期的《馬兒來了》和《小羊》,語言簡短,表意清晰,朗朗上口,搭配易唱的曲,合奏成具有詩意感的美好童畫。
童謠關鍵詞
1.準備好適用于馬兒色彩的卡紙若干,雙面膠,剪刀。
2.首先剪出馬兒的嘴部形狀,備用。
3.接著剪出馬兒的頭部及耳朵部分,將嘴部粘貼在面部下方。
4.剪出一根有寬度的白色豎條,粘貼在馬兒的面部中間,再剪貼出鼻子上的鬃毛部分。
5.添畫出馬兒面部的五官,完整的馬兒頭部完工。
6.剪出一根咖色長條,作為馬兒的支柱。馬兒玩偶搞定啦!
弟弟
1.選擇粉色卡紙,剪出弟弟臉蛋。
2.用黃色和咖色卡紙分別剪出牛仔帽和裝飾邊部分,備用。
3.添畫出弟弟的頭發(fā)和面部表情。(該部分不建議剪貼,手繪相對更為方便)
4.將弟弟的面部和帽子粘貼固定在一起。
5.依次剪出弟弟的上衣、褲子,并粘貼固定。
6.選擇面部同色卡紙,剪出兩只小手,固定在袖子處。
7.剪出咖色的鞋子一雙,分別固定在褲腳處。
8.嘗試將弟弟的兩個手臂對折,呈現(xiàn)出拍手的造型。
9.馬兒和弟弟組合呈現(xiàn)一起跑跳的狀態(tài)。
小羊
1.選擇粉色卡紙剪出小羊和羊媽媽的臉蛋。
2.用白色卡紙剪出大小兩個羊的身體。
3.將兩個臉蛋用雙面膠粘貼在兩個身體上。
4.剪出粗細各四條咖色長條,作為腿的部分分別固定在兩只羊的身體上。
5.添畫出兩只羊的面部表情,完工。
場景
1.準備適合做花朵的彩色卡紙,剪刀,馬克筆,白筆。
2.將卡紙剪成圓形和郁金香形的紙片。
3.添畫上花朵的細節(jié)。
4.將不同的花朵分別三兩組合,擺放在深淺綠色卡紙制作的山脈上。
5.剪出白色、藍色兩種云朵,錯落地粘貼在空中。
6.看兩只羊兒在玩耍。
童謠童畫
這一期我們又邀請了王天一小哥哥和他的妹妹一起來呈現(xiàn)馬兒和羊兒的故事。
兄妹倆分工合作,哥哥負責畫出精美的羊、馬、場景的輪廓,妹妹負責色彩搭配涂鴉。
合作完成后,他們繼續(xù)進行了立體場景的創(chuàng)作。他們用卡紙作支架讓畫面中所有的角色都站了起來,馬和羊兒宛如置身在叢林里游玩。
作品完工后,天一兄妹倆和爸爸媽媽一起創(chuàng)作了繪本故事
2020年的春天是一個不平凡又難忘的春天,我們的家園突然出現(xiàn)了一種病毒。當病毒無情地在我們的家園肆虐的時候,有這么一群人挺身而出,他們不畏風險,與病毒戰(zhàn)斗。瞧,一名馬醫(yī)生正在馳援抗疫一線的道路上,他馬不停蹄,絲毫不敢懈怠,因為他深知時間就是生命;看,一名馬護士正回首凝望自己的小孩,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走向了抗疫戰(zhàn)場,因為她懂得沒有大家哪有小家這個道理。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病毒終于被打敗了。一切都恢復了往常的模樣,天空更藍了,云朵更白了,陽光更加燦爛了。羊媽媽告訴小羊們要懂得感恩,因為有了馬醫(yī)生和馬護士們,咱們才回到像以前一樣平靜的生活。經(jīng)過此“疫”,祝我們的家園三羊開泰、“午”福臨門!
悠然小朋友也選擇了立體場景的制作,馬兒和羊兒分別都交到了同族朋友。兩只羊兒在樓上閑適地喝著茶,馬兒們在樓下頭靠頭地說著悄悄話。
我們來讀一讀悠然的故事吧:
小羊家族和小馬家族住在一起。小羊在喝茶,小馬們在睡覺,這時候遠處傳來鈴鐺聲,提醒它們要去上學了。小馬趕緊去學校了。小羊帶上玩具茶具去學校,上課偷偷拿出來玩。老師發(fā)現(xiàn)小羊玩茶具,將其沒收了。小羊回家讓媽媽重新買,媽媽卻不同意。
王梓伊小朋友的故事充滿了詩意:
傍晚時分,百鳥歸林。勞作了一天的農(nóng)夫踏著夕陽的余暉往家趕。房舍前的燈籠已經(jīng)亮了起來,照著回家的路。農(nóng)夫仿佛聞到了家里飄出的陣陣飯菜的香味,還沒到家門口就匆匆從馬上下來,跑向溫暖的家。
從她的畫面里我們不難看出中華國粹的書法痕跡,馬和羊以象形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在她的畫面里。富有節(jié)奏感的點點、線條和色塊,豐滿了畫面,富足的張力融于背景的裝飾中。
后記
疫情使得整個世界增添了愿意思考的狀態(tài),身邊的一切都相對安靜了下來。
因為更慢,我們才擁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
孩子們的作品是在家中與老師網(wǎng)絡溝通的狀態(tài)下完T的,相對于之前面對面的指導,變成了更為主觀能動的自我創(chuàng)造。
家長們在陪伴孩子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會了更多抓拍孩子創(chuàng)作花絮的技能,也在作品擺拍時懂得了光影關系的運用,特別是引導孩子創(chuàng)作的時候,他們學會了更多美術專業(yè)的術語。這些皆是成長。
疫情讓旅游變成了郊游,卻讓我們變得更愛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如同我們今年的選題,人與動物本是同根。
美好健康的環(huán)境亦是生物們共同的根。
本期點評
會跳舞的陽光
寫這篇點評前正好和喜歡戶外畫畫的朋友去森林里約會。我們在綠綠的草地卜鋪了一片開滿化的墊子,陽光從樹葉間隙照下,閃爍著,像在快樂地跳舞!我們準備畫畫的時候,來了幾位圍觀的小朋友,于是我們邀請孩子們一起在閃爍的樹蔭下畫畫。孩子們問:“畫什么呢?”我朋友說:“這樣吧,我們玩?zhèn)€游戲,大家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筆,然后把眼睛閉上,想到什么就閉著眼睛畫什么?!蔽乙惨黄痖]卜眼睛,在畫紙上畫上“陽光”……睜開眼,我們都發(fā)出了驚訝的笑聲!
陸老師在這期義巾說:疫情讓我們更愛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她選擇了動物童謠和孩子們一起打開創(chuàng)作的邡扇窗!太美了!
我能感受到,陸老師和孩子們在疫情之下,通過線卜溝通的創(chuàng)作,與其說是創(chuàng)作,不如說是一種游戲!就像我們閉上眼睛畫畫的游戲一樣,孩子在樂趣中表達自己!其實,這是有難度的,但體驗卻特別愉悅,陸老師更看重的是孩子的主觀能動性,留給孩子們自由翱翔的空間!兄妹的互動,悠然小朋友的投入,王梓伊小朋友的溫暖,他們給我們呈現(xiàn)出來的是活脫脫的“跳舞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