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華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指路明燈。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首先要讓學生清楚學習什么。作為語文教師,要使這盞燈更明、照得更遠,除了要將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清晰地呈現給學生之外,更要著眼語文課程這一大范疇,清楚更多、更長遠的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
當前,我們使用小學語文教材的是教育部最新的統(tǒng)編教材。這套教材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每單元的開頭,以“語文要素”的形式,清晰、直觀地出示了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那么,如何去完成這些目標呢?教材依托“精讀課文”精心設計了單元目標的學習與訓練,借助“略讀課文”幫助學生鞏固已習得的知識和學習技能,通過“語文園地”交流平臺,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交流、總結學習所得的機會和展示平臺,最后用“習作”的形式讓學生自由、暢快地表達。試想,如果沒有提前清晰整個單元的學習目標,那么中間的這些練習、自主閱讀、園地交流都可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學生不僅不容易體會到學有所得的樂趣,還可能收獲甚微。教師清楚掌握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也會使得整個單元的學習內容銜接更為自然和諧,使其如一篇完整的文章,各部分皆有使命,教學過程中自然操縱自如。
教材教學目標
每個新學期,一領到教科書就會第一時間翻看《教師教學用書》最前面的“編寫說明”,這是多年教學經驗帶給筆者的重要收獲。作為教學主任,筆者也一直這樣要求本校所有教師。以語文《教師教學用書》為例,在“編寫說明”中對教科書的編寫思路、教科書的主要內容、本冊的教學目標、使用教科書要注意的問題以及教師教學用書的主要內容和編寫意圖都作了詳細說明,它指引著教師完成新學期教學的方向。小學語文每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又分別在識字、寫字、閱讀、表達等各個版塊體現出來,也要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堂中貫穿呈現出來。所以,是否清晰深入地掌握整個學期的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學設計非常重要。只有總的目標明確了,才能根據每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情,更自然、恰當、科學、準確地制定和調節(jié)當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與實現方法。也就確保了教師和學生不會在課程中迷失方向,永遠向著已定的方向不斷前進。
各年段教學目標
語文不是一門能夠短期內見學習成效的學科。不管是學生的閱讀能力、書寫能力,還是表達能力,都需要長期的積累,所以語文需要“讀萬卷書”。這“萬卷書”應該怎樣去讀,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清楚地掌握小學階段各年段的教學目標。如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做到有的放矢,不降低標準(不到位),也不拔高要求(越位),確保每個年段的融洽銜接。以習作為例說明。
一、二年級(寫話)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習作主要是以寫話的形成呈現的。其要求概括為:有興趣,把自己的想法、對周圍事物的認識、想說的話寫出來;會運用,將學過的、聽過的詞語運用在寫話中;能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三、四年級(習作) 進入三年級,學生就要開始真正的習作訓練。其要求也相應提高:學會觀察、樂于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將生活中的感悟、見聞以及自己的想象寫出來,表達出自己感受到的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積極分享,樂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會使用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會使用日常積累的語言素材,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會正確使用冒號、引號;學習檢查和修改自己習作中的明顯錯誤;課堂習作量為每學年16次左右。
五、六年級(習作) 進入高年級階段,學生的習作要求拔高很多,具體為:懂得習作的意義,就是為了表達和交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積極參加活動以增加自己的見聞,通過觀察、記錄,積累習作素材;會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并能夠依據表達需要進行分段;學會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的書寫;正確使用常見的標點符號;會自己修改習作,養(yǎng)成主動與他人分享、交換修改習作的習慣,使習作的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每次習作時間40分鐘,字數不少于400字。
教師從中能夠看到教學目標的遞進,也印證了學生表達能力的不斷提升。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年段的目標要求,將這些遞進的要求化入每一節(jié)課堂之中,才能更好地進行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適當教學。
課程性質及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彼裕Z文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之上,要讓語文學習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開展實踐活動,給學生更多的表達交流機會,從而感受和吸收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同時,語文教師要時刻銘記“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課堂上既要突出語文的藝術性,讓學生感悟到語文的獨特魅力,又要讓學生多使用多表達,感受到語文的工具性,從而學習起來更有目的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時刻銘記語文的課程特點,圍繞教學目標,以教材為載體上好語文課,并將其不斷延伸,恰當地依據學生生活實際開發(fā)課程資源,讓學生有目的、有目標地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從而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qū)下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