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之間的商談,往往細節(jié)決定成敗,無意間的一個微表情可能就出賣了自己。
開篇先看一個復雜點的案例—“紐約炸彈狂人”的偵破。
1940年11月16日,紐約愛迪生電力公司的一個大樓里發(fā)現(xiàn)了一枚沒有爆炸的炸彈。炸彈旁邊有一張手寫的工工整整的字條:愛迪生公司的騙子們,這是為你們準備的。F.P (簽署)
沒有留下任何指紋和線索,炸彈也沒有爆炸。在以后五年里,報社、旅店和百貨商店也紛紛收到了類似的紙條。此后發(fā)生了陸續(xù)的爆炸,引起民眾巨大的恐慌。
到1955年,“炸彈狂人”先后放置了至少33枚炸彈,其中22枚爆炸,共導致了15人受傷。
紐約警察局用盡各種辦法,依然束手無策。偵探長霍華德就帶著炸彈的碎片、F.P的紙條和爆炸地點的幾張照片找到了心理學家詹姆斯·布魯塞爾博士。布魯塞爾花了4個小時的時間進行了分析,推斷如下:
1.基本狀況
此人為男性。依據(jù)是,能制造炸彈,并在遠距離多處放置,還狂妄地留下字條,以及字跡的特點等。
年齡在50—60歲。F.P認為愛迪生公司害了他,漸漸地認為整個世界都在欺騙他,進而變成“偏執(zhí)狂”。偏執(zhí)狂有潛伏期,但是一過35歲就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此人放置炸彈已經(jīng)有16年了,所以年齡應該在50歲以上。
不胖不瘦,中等身材,體格勻稱。從心理學角度,人類的體格、個性和精神疾病的發(fā)展都會有關(guān)系,其中偏執(zhí)狂85%具有運動員的身材。
獨身,沒有朋友,與年長的女性親屬共同生活。此人經(jīng)歷過失去母愛的重大痛苦,此后也沒有人給他愛情和友誼,創(chuàng)傷一直沒有愈合,導致這種怪異行為的連續(xù)發(fā)生。因為缺少母愛,所以會尋找年長的女性親屬共同生活,如果沒有這個女性親屬的陪伴,必然令其狂躁,爆炸的密集度和時間跨度都會改變。
居住地在布里奇來特區(qū)。匿名恐嚇信不是在紐約就是在韋斯特斯特投寄,因此此人的住所可能在兩地之間。
居住在一個單獨的院落中。制造炸彈必須有一個設(shè)備較好的工作室,也不會妨礙鄰居,并不被人發(fā)現(xiàn)。
2.性格特點及所受的教育
受過良好的中等教育。從清秀的字體可以看出。
衣著整齊、風度翩翩。一個偏執(zhí)狂在衣著或舉止上,會有完美性格傾向。
工作一絲不茍,屬于模范職員。從清秀的字體和干凈的信紙,推斷罪犯的工作態(tài)度一定不錯。
3.民族信仰
不是純粹的美國血統(tǒng)。“卑劣罪行”用得不夠美國味。他還把愛迪生公司寫成“Society Edison”,而不是美國人常用的“Consolidated Edison”的縮寫“Cons.ED”。
是斯拉夫人,居住在布里奇來特區(qū)。對仇敵采取報復措施因地而異,地中海沿岸的人多用匕首,斯堪的那維亞人用絞索,斯拉夫人用炸彈。而布里奇來特區(qū)就是斯拉夫人集中居住區(qū)。
信仰天主教,并定時上教堂。斯拉夫人大都信天主教,他規(guī)律性的行為正是他的習慣之一。
4.事件起因
此人曾是愛迪生公司的職工。
工作期間,曾對他有過不適當?shù)奶幹?。這種憎恨讓他產(chǎn)生了報復行為。
曾經(jīng)受過一定程度的心理創(chuàng)傷,有戀母情結(jié)并憎恨父親。男孩在幼年時會由于戀母情結(jié)而憎恨父親,從而產(chǎn)生對權(quán)威的反抗,隨著偏執(zhí)狂病情的加重及對社會的憎恨,從而導致他到處放置炸彈。
身患心血管疾病。他在字條中,一再聲稱自己是病人,他可能患癌癥、肺結(jié)核或心血管疾病。患癌癥的話難活過16年,患肺結(jié)核的話應該已經(jīng)治愈,所以他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警察根據(jù)這些線索,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可見,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系列的行為。
「如何在交流時準確判斷出對方的想法」
一個人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往往無意間在微表情中暴露無遺,一閃而過的微表情會誠實地反映出一個人真實的想法。哈佛商學院標志性雜志《哈佛商業(yè)評論》曾刊文指出:“就算對方蓄意隱藏,你也有辦法讀懂其感受?!币粋€人的身體語言,會在不知不覺中出賣自己。
下面從神態(tài)、眼神、動作、語言和音調(diào)五個方面介紹如何準確判斷出一個人的真實想法。
1.神態(tài)
劉劭所撰的《人物志·八觀篇》曾告訴我們:憂懼害怕的神態(tài)大都是疲乏而放縱,熱燥上火的神態(tài)大多是迷亂而污穢,喜悅歡欣的神態(tài)則是溫潤而愉快,憤怒生氣的神態(tài)卻是嚴厲而明顯,嫉妒迷惑的神態(tài)一般是冒昧而無常。所以一個人,當其表現(xiàn)特別興奮而神態(tài)和語言不符時,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一句話未發(fā)便已怒容滿面時,肯定是心中十分氣憤。這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即使企圖掩飾遮蓋,可神態(tài)不聽話啊!
一般來說,眉毛能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五種心理:第一是恐懼、驚嚇時眉毛會上聳;第二在憤怒時眉角會下拉;第三在困窘、不愉快或不贊成時眉毛會并攏;第四在有疑問時眉毛會彎斜;第五在同意時眉毛會迅速上下動作。因此相學上稱為“看眉毛見人心”。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神態(tài)上的表現(xiàn),這里不再列舉。
2.眼神
曾國藩在《冰鑒》中說: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眼神表現(xiàn)的心理主要有:
出現(xiàn)瞇眼或視線轉(zhuǎn)移等視覺阻斷行為,說明對方所說的方面有隱藏或反感;
回憶時的眼球朝下或向上,且凝視不動;
在編造謊言時,眼球是轉(zhuǎn)動的;
瞳孔放大時,對方已經(jīng)陷入了緊張、憤怒或興奮狀態(tài),瞳孔縮小則是消極的表現(xiàn);
在撒謊時,對方會有更多的眼神交流,來判斷你的反應,但他自己的眼神會飄忽不定,東張西望,女人撒謊則會直視你,并反復強調(diào)是真的;
對方感覺愧疚時,眼光會往下看或看向旁邊,如果直視或向上看則說明無動于衷;
撒謊時,眼睛所看的方向往往與手勢的方向不一致。
3.動作
《大戴禮記》中說:素動人以言,涉物而不終;問則不對,詳為不窮;色示有余;有道而自順用之,物窮則為深。意思是,用言語打動別人,意盡而言不盡;所問非所答,假裝有說不完的話;外表與言語不符;借助話題,卻老是開初的那些話,沒法回答時就假托深奧。這些均為假象。
表現(xiàn)不同心理的動作主要有:
聽到某句話時,咬緊牙關(guān),說明他認為被你欺騙;
腳尖背離自己或者朝向門口,說明對方已經(jīng)反感或者不耐煩;
開心時腿腳會一起擺動或顫動或腳尖朝上,如果突然停下來,或者雙腳由擺動變成挑動,說明他突然出現(xiàn)了很大壓力;
當一個人突然將腳趾轉(zhuǎn)向內(nèi)側(cè)或雙腳(腳踝之處)交叉,說明他感覺到了不安全、焦慮或威脅;
交談時對方突然轉(zhuǎn)動身子,把腳對著門口,意味著此人想盡快結(jié)束目前的活動;
說話的時候,身體往前傾,表示他對你說話的內(nèi)容很感興趣。
4.語言
曾國藩在《冰鑒》中說:急而不達,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聯(lián),喋喋利口;或齒喉隔斷,喈喈混談。意思是,在說話的時候,急急切切,咯咯吱吱,斷續(xù)無節(jié),又像夜深人靜的時候老鼠在偷吃東西那樣;或者一句緊接一句,語無倫次,沒完沒了,而且嘴快氣促;或者口齒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這都表示對方在試圖掩蓋什么。
一個人在說謊或緊張時,他的語言一般表現(xiàn)為:說話時猶豫,語言重復,結(jié)結(jié)巴巴;對你提的問題重復生硬,如你問:“你去過他家嗎?”他照搬為“我沒去過他家。”要求對方誠實回答某一個問題時,如果對方猶豫并反問,而不是直接回答,一般可斷定在這問題上隱藏了什么。
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之間的時間間隔越短(≤1秒),表明這個問題的答案越有可能是事先準備好的謊言。
5.音調(diào)
《逸周書·視聽篇》中說:內(nèi)心不誠實的人,說話聲音支支吾吾,這是心虛的表現(xiàn);內(nèi)心卑鄙乖張的人,心懷鬼胎,聲音會陰陽怪氣,非常刺耳。
因此,通過對方語調(diào)、語氣、語速、眼神和動作的變化,可以判斷出一個人內(nèi)心情緒的變化。從心理學原理上來講,說謊時,人往往不自覺地緊張,正常的說話方式會突然變化,譬如本來語速慢的會突然變快,快的會突然變慢;聲音會突然變大或變小;說謊者會在對方沉默時還不停地解釋,唯恐對方不相信;說謊時有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摸鼻子(說謊時會刺激分泌茶酚胺,鼻子就會變得發(fā)癢)、單肩聳動等;說謊者還會因為心虛,導致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刺激眼球感到干燥,眼神就會閃爍或眨眼頻率會突然加快。
不過在分析一個人的行為和表情時,要以突然出現(xiàn)的動作或表情為主,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人的行為來源于兩種,一種是心理的外在反射,一種是生理的各種問題。比如搓手,可能是因為他緊張,也可能是因為沒吃飯導致熱量不足,前者是心理,后者是生理。
在你不了解一個人的生理狀況下,僅通過單一的行為來揣測對方的心理,有時容易判斷失誤,要想驗證一個人,一般要去找他的重復動作進行觀察,同時通過他的一組動作來進行綜合分析?!奥犉溲粤科湫闹?,觀其行測其心力,析其作辨其才華,聞其譽察其品格”,即通過人的外在形態(tài)可以體察其內(nèi)在精氣神,從而由表及里地洞悉其內(nèi)心和志趣。
因此,只要通過一個人的行為和細節(jié)觀察,就能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推測出一個人未來的行為,甚至一個人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