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陽
民間對于正負能量的誤解甚而到了可笑的地步。這回,一個10歲童的自殺事件讓我想到,起關(guān)鍵“斃命”作用的,正是這樣一個跟“能量”相關(guān)的觀念。
自然,這個觀念不能成為法庭審判的依據(jù),畢竟,慘劇的發(fā)生跟10歲孩童心理的稚嫩相關(guān)。但我還是要追溯那個最初的“導(dǎo)火索”,這導(dǎo)火索即是那位老師對于正能量與負能量的過于偏執(zhí)的理解和誤判,即是:老師的一個批語——要傳遞正能量。
這話,與說這篇作文傳遞負能量,是一個意思。這話的針對性是,繆可馨在作文末尾闡發(fā)了這樣的感言:“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蒙騙,在如今的社會里,有人表面看著善良,可內(nèi)心卻是陰暗的。他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卑鄙手段和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個10歲的孩子能從《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聯(lián)想到人間某些人的偽善,真是難能可貴,該大大點贊才是,不知那位語文教師竟為何把這扯到“負能量”上去。于是,一個沒有“傳遞正能量”的誤判傷透了10歲童的心,于是瞬間發(fā)生了越過欄桿跳樓自殺的慘劇。此中起作用的,無疑是老師的不恰當(dāng)?shù)呐u(在寫批語之前,她還口頭對繆繆說,“要寫一個具體事例,作文中盡量傳遞正能量”),而這不恰當(dāng)?shù)呐u正是來源于對正負能量問題的誤解。
由《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想到人間的偽善和騙局,這是負能量思維?只有把人群中的惡人看成好人,才算“正能量”思維?或說,只有說世界單有光明面而無陰暗面,才算是“正能量”思維?或說,只有說天空萬里無云才算是正能量,說浮云蔽日或烏云滿天,就是負能量?正是出于對“能量”的偏執(zhí)理解,這位語文老師對繆可馨同學(xué)的作文做了很古怪的判斷和否定性的評價。
這位老師對“負能量”的理解也太寬泛了。似乎純潔無瑕的孩子對壞人毫無防范,當(dāng)拐賣兒童的人販子拉他手的時候就乖乖地跟著走,這才是正能量?對偽善和欺騙有所認識怎么成了負能量?以這樣的“正能量”教育孩子會將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呢?恐怕只能是毫無獨立思考、毫無自我意識的唯唯諾諾的一代人。不難想象,這位老師在日常的教學(xué)中會怎樣荒謬地推行她的能量觀,會扼殺多少稍有獨立思考的學(xué)生的智能和性靈!
然而,世界真的是單一色調(diào)嗎?看到了這個世界并非單一色調(diào)就是罪過?我只拿繪畫中的素描來說明。素描教學(xué),美術(shù)老師都會教學(xué)生一個基本的觀察方法,即“黑白灰三個調(diào)子”。白是受光面,黑是背光面,灰是中間調(diào)子或過渡調(diào)子。假如去掉畫面的暗調(diào)子,只有明調(diào)子,我們還能看到畫面上物體的存在嗎?如是這樣,一張素描畫就只能是一張白紙。整個外在世界的顯現(xiàn),不正是因為同時存在著“受光面”與“背光面”也即光明面與黑暗面嗎?
說黑的存在就是負能量,說白的存在才是正能量?說人健康是正能量,說他有病就是負能量?說官員清廉是正能量,揭露官員貪腐就是負能量?豈知,治病,不就是為了人更健康,反貪不就是為了倡廉?常說的批評與表揚、懲惡與揚善,這“正”“負”的兩面,不是為了同一個目標(biāo)的“相反相成”嗎?怎么能將揭露負面東西與負能量劃等號呢?
進一步說,如果把矛盾律講的對立統(tǒng)一的兩面、“二分法”說的事物的兩面、中國陰陽學(xué)所說的陰陽兩面分成可以言說的和不可以言說的,那么我們?nèi)绾文芡暾卣J識這個世界呢?這種違背自然客觀規(guī)律的“單打一”的世界觀會將我們的社會引向何處,各位想想看。
這應(yīng)當(dāng)是一個不言自明的道理或說基本常識。然而,“能量觀”一旦被歪曲,就變得荒謬無比,其后果就可能比死一個10歲童嚴(yán)重得多。這樣一種偏執(zhí)和錯覺,會讓所有該被揭露的人和現(xiàn)象逃之夭夭,社會污垢會因長久不被認識、不得清除而越積越多,以至于社會污垢滿眼時,仍然有人盲目地唱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同時,凡是完整地說出世界真相的,都受到所謂負能量的指責(zé)。
繆可馨事件或許不能說明觀念可以“殺人”的普遍性,但錯誤觀念可以軟性地扼殺一個社會則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