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越 吳湘濟
摘要:從裝飾性語言的視角對穆夏海報設計進行分析、研究。論述裝飾性繪畫的基本概念及裝飾性繪畫語言的構成要素,在此基礎對穆夏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探究其裝飾手法的運用和表達。慕夏海報設計中具有裝飾性繪畫語言。穆夏作品中的裝飾性語言使其作品更具情感性的表達,增強了作品的內(nèi)容傳達,獨特的平面裝飾性設計成功地將審美價值與商業(yè)價值融為一體。
關鍵詞:裝飾性繪畫語言;穆夏;海報設計;情感;形式美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9-0140-03
Abstract: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poster design of Mush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rative languag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cept of decorative painting and the elements of decorative painting language.On this basis,it analyzes and studies Mu Xia's work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his decorative
techniques.There was decorative painting language in the design of Mucha poster The decorative language in Mucha's works makes his works more emotional and enhances the content of his works.The unique graphic decorative design successfully integrates aesthetic value and commercial value.
Keywords:Decorative painting language Mucha Poster Design Emotional Formalbeauty
引言
在數(shù)字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下,商家為追求經(jīng)濟利益而造成商業(yè)與藝術的失衡。模式化、大眾化的平面設計缺乏了與人們的情感交流,而裝飾性繪畫語言注重對情感的表達,使人們更容易被作品內(nèi)容所感染。穆夏在時代變革之中,繼承傳統(tǒng)勇于創(chuàng)新,將裝飾性繪畫語言與海報等平面設計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視覺表達,其作品營造著濃濃的情感氛圍。通過對穆夏作品的分析、研究,以助于更好地學習和借鑒其藝術理念和設計方法,有助于增強平面設計的內(nèi)容傳達。
一、裝飾性繪畫語言的概述
裝飾與繪畫常??醋鲀煞N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淵源流長,在遠古時代人們以裝飾性為目的在皮膚、生活用具、洞穴上繪制圖案。在歷史的長河中,隨著人們文明的不斷演進,裝飾與繪畫被細分成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藝術變革中,藝術家不再拘泥于對傳統(tǒng)繪畫的規(guī)范條例,而是尋求繪畫上的自由與創(chuàng)新,將裝飾性手法融入繪畫之中。西方的裝飾性繪畫的表現(xiàn)是在古典寫實主義手法的基礎上對主觀感受的再現(xiàn),是以自己的主觀感受為中心,對描繪對象的特質(zhì)進行概括、提煉和主觀塑造,除去繁瑣的細節(jié)表現(xiàn),追求畫面的簡潔、美感、平面性[1]。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平面設計成為藝術與商業(yè)嫁接的橋梁,在數(shù)據(jù)化的時代下,模式化的海報設計索然無味,而充滿情感的、富有情調(diào)的設計更具感染力和凝聚力[2]。
穆夏擅長將自然元素與女性相結合,其作品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與富有生機的自然植物為主題,在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的同時又表現(xiàn)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穆夏借鑒了東方的浮世繪的平涂技法,弱化了西方古典主義繪畫注重的透視關系,不刻意表現(xiàn)描繪對象的體積感,追求畫面的平面化的裝飾效果。穆夏的海報設計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和感染力,將獨特的視覺藝術融入了商業(yè)宣傳,使藝術進入大眾生活之中。
二、裝飾性繪畫語言的構成與表達
裝飾繪畫不受客觀事實的束縛,是以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感受為中心,不拘泥于傳統(tǒng)繪畫的形式,注重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表達。裝飾性繪畫不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重現(xiàn),而是對繪畫者內(nèi)心世界的重點刻畫。追求平面效果,弱化體積感、立體感,通過夸裝與變形的手法來達到創(chuàng)作者的理想化效果,注重形式美的表達。盡管裝飾性繪畫不注重對寫實性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但其注重畫面各個元素之間的表現(xiàn)性,有自身的表現(xiàn)手法,也就是說裝飾性繪畫有其特有的藝術語言[3]。裝飾性繪畫的基本元素包括:點線面、造型、色彩、構圖、肌理,點線面在裝飾性繪畫中更具抽象性、靈活性;造型上追求理想化、夸裝化的形態(tài),講求對物體形態(tài)的概括性表達。色彩上側(cè)重于情緒化的表達,采用象征性的表現(xiàn)手法,渲染主題氛圍。在構圖上講求平面化、自由化。在材料的運用上則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內(nèi)容,為主題內(nèi)容服務。
(一)裝飾性繪畫的點線面表達
點線面是繪畫語言里最基本的構成部分,點線面是可變化的因素,在不同條件下其定義與內(nèi)涵就會有所變化。點可以是具體的物體形象,又可以是某種抽象圖形,點的大小、多少、位置的分布會呈現(xiàn)不同的視覺效果。一方面點形成的面占據(jù)畫面的主導位置,具有極強的向心性,能夠快速形成視覺焦點;另一方面點形成的線極具裝飾性、活潑感與節(jié)奏感;在平面視覺中,線的使用是最廣泛的,線分為直線和曲線兩大類,在此基礎上又有虛與實、長與短、粗與細、輕與重、強與若的變化,不同的線各具其特點,如粗線具有厚重感和穩(wěn)定感,細線具有輕松活潑感[4]。在裝飾繪畫中線具有極強的概括性,線既能高度概括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又能描繪物體的表面紋理,如:線可以勾畫出花紋的外部形狀,也可以表現(xiàn)出花紋的肌理效果。裝飾性繪畫多是對曲線的運用,曲線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在造型藝術中極具表現(xiàn)力、裝飾性。在平面繪畫中面是指構成的形,面可由點或線排列組合而構成,面在繪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裝飾性繪畫的造型塑造
在中國繪畫中講求神似,以形寫神,要求繪畫者抓住描繪對象的本質(zhì)特征。在裝飾性繪畫中亦是如此,裝飾性繪畫注重創(chuàng)作者的直觀感受,在造型上除了表現(xiàn)描繪對象的本質(zhì)特征外,還要體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心境感受。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強調(diào)對物體的概括和變形,首先,裝飾畫追求平面化的處理效果,弱化物體的立體感,在造型的處理上力求簡潔化,用抽象及概括的手法塑造描繪對象的形態(tài),強調(diào)繪畫對象的形態(tài)特點。其次,裝飾性繪畫不追求再現(xiàn)客觀物體的真實性,而是強調(diào)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感受,強調(diào)裝飾美感[5]。在造型塑造上追求理想化的形態(tài),用夸裝變形的修飾手法塑造對象。
(三)裝飾性繪畫色彩表達
色彩是繪畫中最有表現(xiàn)力的元素,有很強的感染力。裝飾性繪畫在色彩的表現(xiàn)上具有主觀性,不受客觀物體真實色彩的束縛,創(chuàng)作者往往會根據(jù)主題內(nèi)容及創(chuàng)作思想的需要繪制色彩。在裝飾性繪畫中,色彩的象征性和情感性極為重要,借助色彩的象征性、情感性來強調(diào)繪畫的主題內(nèi)容、營造畫面氛圍,也就是說裝飾性色彩是作者對自然色彩的主觀塑造[6]。裝飾性繪畫通過形式美的運用,來協(xié)調(diào)色彩之間的特性,以傳達色彩的裝飾美感。
(四)裝飾性繪畫構圖表現(xiàn)
《辭?!穼媹D的定義是“藝術家為了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間,安排和處理人、物關系位置,把個別或局部性相互組成藝術的整體”。也就是說,構圖是對藝術家思想理念的融合,創(chuàng)作者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根據(jù)一定的形式結構、藝術理念,把各個元素有效地組合在一起,將其主題思想表現(xiàn)出來。在繪畫作品中有很多種構圖形式,如:垂直構圖、水平構圖、S構圖、集合構圖等,在裝飾性繪畫里,構圖是對整體裝飾風格的呈現(xiàn)。裝飾性繪畫構圖呈現(xiàn)的基本特征包括:構造理想化的畫面,裝飾性繪畫不受客觀事實的限制,不受透視學的束縛,有較大的自由性,依從于繪畫者的主觀感受,是對創(chuàng)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構建;追求美的形式感,裝飾性繪畫雖然強調(diào)主觀感受,但在構建各個元素時有一定的構圖原則,以呈現(xiàn)美的裝飾效果;選題自由,裝飾性繪畫不受選題范圍的約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7]。
三、慕夏海報設計中的裝飾語言
19世紀末的法國繁榮穩(wěn)定的政治經(jīng)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為海報設計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海報在巴黎成為大眾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1894年慕夏創(chuàng)造的《吉思蒙坦》廣受贊譽,其海報色設計別具一格,在世紀之交的藝術變革洪流中成功的脫穎而出[8],穆夏的成功并不一蹴而就的,而是其刻苦學習研究的成果,從穆夏作品中既可以感受到新藝術的身影又可以感受到異域風味,其一是穆夏在去舊革新的藝術潮流之中,善于學習借鑒,敢于嘗試創(chuàng)新;其二穆夏研究了大量的裝飾圖案,包括哥特、洛可可、凱爾特、日本、希臘等傳統(tǒng)圖案,穆夏將這些裝飾圖案吸收融合,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裝飾風格;其作品中既有對傳統(tǒng)的繼承,又敢于創(chuàng)新。穆夏的設計領域廣泛,其海報設計尤為杰出,成功地將商業(yè)性、大眾性、藝術性相結合,穆夏裝飾藝術風格不僅在當時有巨大的影響,還對現(xiàn)代平面視覺設計產(chǎn)生了深深的影響,民國時期的上海月歷牌設計以及日本漫畫中的人物設計、構圖設計都深深地被穆夏的平面裝飾設計所影響。
(一)裝飾性曲線
富有生機的自然植物、柔和優(yōu)美的曲線是新藝術運動的藝術家們所崇尚的風格和主題。女性與自然植物的結合是慕夏海報設計中常用的主題,慕夏通過曲線豐富變化的特性將自然植物更好地與女性結合在一起,從而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9]。慕夏在海報設計中將曲線的特性表達到了極致,慕夏認為人們的視覺審美是更傾向于曲線而非直線。無論是對海報的設計還是插畫、裝飾版面、書籍裝幀的設計繪制,在其畫面中總能看到大量的曲線元素,其線條既有粗細、剛?cè)岬淖兓?,又有疏密之間的變化,線條之間富有韻律與節(jié)奏感[10]。慕夏可稱之為新藝術運動的線條裝飾大師,因此曲線是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裝飾語言之一。
慕夏對曲線的運用表現(xiàn)在兩方面,其一人物造型對曲線的運用,慕夏在對女性的描繪上將曲線的特性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如圖1海報中女性的身體姿態(tài)呈S形或者C形,慕夏用流暢的粗線條勾勒女性的柔美身姿,用隨性、自由的細線描繪服裝褶皺等細節(jié)部位,疏密有致的曲線描繪著蓬松、飄逸的卷發(fā),整個畫面富有韻律和流動之美;其二人裝飾背景對曲線的運用,如圖2背景的裝飾圖案多以蜿蜒靈動自然植物為素材,慕夏充分利用曲線的特性對自然的花草樹木的有機形態(tài)進行概括、提煉、抽象的描繪,植物的卷曲、纏繞的生長狀態(tài)呈現(xiàn)出錯綜復雜、富于動感韻律、細膩而優(yōu)雅的曲線美。以輪廓線勾勒人物形態(tài),并通過曲線的變化性豐富畫面細節(jié),用線條裝飾畫面的韻律感和流動美感。穆夏利用線條的粗細的表現(xiàn)特征將主體人物與繁復的裝飾背景進行主次區(qū)分,增加平面性繪畫的層次感和空間感,這是穆夏海報設計中獨特的裝飾性之一。
(二)理想化人物造型
完美優(yōu)雅的女性形象是慕夏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慕夏海報中的女性形象脫離世俗感,是對人們理想女性形象的升華。其使用夸裝、概括的手法修飾女性形象,將人物形象化繁為簡,簡中有細。慕夏將古典學院派的女性造型與日本浮世繪的平涂繪法相結合,一方面即保持了傳統(tǒng)藝術對于造型自然準確的追求,另一方面又賦予了平面性的裝飾感。沖破出了傳統(tǒng)繪畫的束縛,超越了人物的真實形象,使人物即富有古典美又富有抽象美。慕夏通過使用夸變形的手法來刻畫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其一是對四肢的修飾,如圖3通過變化女性肢體的長短、胖瘦,來達到理想中的女性之美,其藝術造型中的女性形象多是圓潤豐腴、婀娜多姿,富有母性的光輝又富有少女的情懷。為了追求女性的曲線美,海報中的女性常常擺出夸裝不合常理的姿體動態(tài),超越了正常狀態(tài)下的人體姿勢;其二是對女性頭發(fā)的夸裝繪制,如圖4中女性頭發(fā)的繪制風格是具有代表性的視覺元素,慕夏夸大性的手法描繪了女性頭發(fā)的蓬松感、波浪感和流動感,夸裝而富有動感的卷發(fā)成為慕夏海報設計中的標準形象,賦予了畫面中女性人物優(yōu)雅迷人之感[11]。慕夏海報畫面中的女性有著優(yōu)雅的身體曲線、婀娜的身姿、唯美動人的面孔、長而卷曲秀發(fā),在畫面中實現(xiàn)了人們對女性美的追求,同時也表現(xiàn)出慕夏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
(三)情感色彩的表達
在繪畫中色彩是最直接的表達元素,人們對色彩的反映是最靈敏的,色彩能快速被人們看到并產(chǎn)生心理反映。慕夏善于抓住人們對色彩的感受,其對色彩的表達運用使海報充滿浪漫和夢幻之感,更好地烘托出主題的意境之美,使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畫面的美,給人以舒適愉悅之感。慕夏繪制色彩往往是從繪畫的主題內(nèi)容出發(fā),注重色彩對畫面環(huán)境氛圍、人物心境的烘托,不受現(xiàn)實固有色彩的限制,對色彩的運用表達有較大的自由性[12]。對色彩的運用表達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使用象征性的手法來運用色彩,以色彩的情感屬性烘托出主題人物的心境及自然環(huán)境氛圍,如圖5《一日時序》,分別以蘇醒的早晨、精彩的白天、夢境般的傍晚和沉睡的夜晚為主題,以女性人物的不同狀態(tài)姿勢來表達四個不同的時刻。色彩的細微變化從側(cè)面表達了時間變化中環(huán)境氛圍的變化與人物心境的變化。其二是平涂手法的使用,穆夏的海報設計多用平涂顏色,整體畫面基本使用暖色調(diào)色烘托主題氛圍,局部輔以冷色調(diào)來協(xié)調(diào)畫面,使其表達出平靜統(tǒng)一、和諧安詳?shù)男Ч?。使用同色系明度高低的不同來豐富畫面的層次性,色彩使用上沒有強烈的對比,則是通過一些絢麗的色彩來點綴局部從而豐富整個畫面。
(四)版式構圖的裝飾性語言
構圖在繪畫中起著重要性的作用,根據(jù)題材和主題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構圖形式,將空間內(nèi)將各個元素加以組織和恰當?shù)嘏渲迷谝黄?。慕夏的商業(yè)海報設計多為單體女性,構圖不強調(diào)突出商品而強調(diào)突出主體人物,如圖6慕夏1902年設計的自行車海報,將悠閑、愜意的女性形象作為畫面的主體,自行車則成為局部裝飾,這樣的構圖設計并沒有弱化對商品信息的傳達,而是在模擬情景感受,以人物悠閑愜意的表情、姿勢來表達使用自行車會給人們帶來輕松愉悅之感,從而刺激人們的購買欲[13]。也就是說慕夏的海報構圖不僅僅是在形式的基礎上將各個元素組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對情感的運用,其講求的是畫面信息帶給人們的心理感應,而不是硬生生地傳達視覺信息。在構圖設計時把情感當作構成畫面的主要因素,才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打動人類心靈的情感設計。
慕夏的海報構圖大多以單體女性為主體,其設計的海報一般是將人物放大并放置在畫面中央,整體構圖以凸顯女性形象為主,其局部細節(jié)則是為了更好地裝飾以及升華女性形象。從慕夏作品的構圖設計來看,其作品通常使用對稱式構圖,在對稱式構圖之中添加均衡式或向心式構圖,使畫面統(tǒng)一之中有變化,變化之中有統(tǒng)一。首先,慕夏的海報設計常常使用圓形裝飾背景板和長方形裝飾框架,在海報中呈左右對稱式構圖,具有強烈的穩(wěn)定感和莊重感;其次慕夏設計的海報一般是將人物放大并放置在畫面中央,人物背后常常伴有圓形裝飾背景,人與圓形裝飾背景的結合極具向心式構圖的作用,能夠?qū)⑷藗兊囊暰€集中于人物主體之上,使觀者更好地觀察到人物的姿態(tài)神情等細節(jié)刻畫,以此傳遞給觀賞者情感性的體驗;再次慕夏的人物造型多呈S形和C形,打破了對稱式構圖的呆板和壓迫感,人物以及植物花卉的曲線形態(tài)使整個畫面即穩(wěn)重又流動[14]
裝飾邊框上的裝飾設計也極為突出,使用傳統(tǒng)的裝飾紋樣、自然植物、象征性的符號元素構成邊框飾角,左右對稱的裝飾元素組合而成的裝飾邊框圈繞著畫面主題,使畫面充滿古典高雅得裝飾美感。裝飾文字一般位于主體人物的正上方,慕夏的文字設計受到了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將曲線的裝飾性運用到文字的設計之中,賦予了文字裝飾美感,在其海報版面中極富裝飾性。慕夏在構圖上追求的是情感表達以及裝飾美,注重各元素間的組合形式,講求形式美感。慕夏的畫面中有很多視覺元素,畫面較為繁復豐滿,但是其通過平涂的技法削弱了畫面的繁復感,反而使畫面表現(xiàn)出簡潔、明快之感。
結論
當代中國的平面視覺設計迅速發(fā)展,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從裝飾性語言的角度對慕夏的海報設計進行探討、分析,從中吸取其設計理念、表現(xiàn)技法來擴寬思維模式提高設計技能。首先,慕夏成功地將商業(y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并以海報為媒介向大眾傳遞藝術美。而在當代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下,商家為追求經(jīng)濟利益而造成商業(yè)與藝術的失衡,藝術被抹滅其特性而被商業(yè)利益所取代。慕夏在商業(yè)性和藝術性的關系處理上有豐富的經(jīng)驗,其海報設計不僅取得了商業(yè)上的成功,而且還獲得藝術上的巨大成功,慕夏海報中對商品的宣傳設計并不是大肆地宣傳刻畫商品的特性和賣點,而是以藝術為媒界,通過情景模擬、感情帶入等主觀方式讓人們主動接受產(chǎn)品帶來的效應。其次,慕夏海報的繼承性與創(chuàng)新性以及鮮明的個人風格也可以為當代設計師提供借鑒,在信息化高速發(fā)達的今天,人們?yōu)榱俗钋蟆翱臁?,而陷入模式化、大眾化的危機模式,不去尋求創(chuàng)新與突破。慕夏的作品雖然有新藝術的身影,但其藝術風格極具獨特性和個人標識性,其作品最具獨特的地方是情感氛圍的營造,慕夏通過裝飾性繪畫語言生動形象的向人們傳達了主題內(nèi)容和創(chuàng)作理念,其作品中的情感表達有效地將觀者與作品鏈接在一起,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容易使觀者產(chǎn)生心理上的共鳴,慕夏的作品體現(xiàn)出了一種深層次的藝術內(nèi)涵和人文關懷。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下,設計需要融入更多的情感元素,以滿足人們更高的精神需求和人文關懷,當代設計也應在前人的經(jīng)驗之中尋求可借鑒的資源,從而延伸出更好的設計理念以及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楊路旸.裝飾性繪畫風格的審美訴求與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3-6.[2]林峰.海報設計中圖形元素的情感化研究[J].設計,2012(02):155-154.
[3]曹珮珊.論裝飾繪畫中的平面性和構成因素[D].湖北美術學院.2019:12-17.
[4]杜冰蟾.論裝飾繪畫的點、線、面[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2(06):84-86.
[5]白婷婷.論裝飾繪畫的造型方法[D].吉林藝術學院,2019.
[6]鄭敏.裝飾繪畫本體構成元素研究[J].藝海,2015(03):87-88.
[7]羅嶠.裝飾繪畫的色彩解讀及個性表達[J].大眾文藝,2017(13):44.[8]陳磊.淺談19世紀海報設計[J].設計,2012(02):158-159.
[9]? 張樂“.新藝術”運動風格及新藝術時期的平面設計[J].設計,2017(21):60-61.
[10]????? 徐佳和.慕夏和東方:時間輪回,究竟是誰模仿了誰[J].上海藝術評論,2019(03):74-76.
[11]????? 李建文金燦穆夏商業(yè)海報中女性形象的造型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5(15):82-83.
[12]????? 趙瑩穆夏裝飾藝術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25-41.
[13]????? 孫麗娜.消費文化視域中的法國新藝術運動海報設計[D].北京印刷學院,2012.
[14]????? 吳衛(wèi),李夢璇.法國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穆夏海報作品探析[J].設計,2018(0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