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暮秋時,父親一人坐高鐵,帶著大包小包,穿越千里,到上海來看我。包里裝著從老家?guī)淼南愦粯涿纭⑹駱涿绾蜔o花果樹苗。
回到家,已是很晚。他顧不上休息,跑進花園,把帶來的樹苗一一栽上。兩棵香椿樹苗分而栽之?!澳芑钅目盟隳目?。”他嘀咕著。
植物的生命力總是出乎意料地頑強,栽上的所有樹苗都活了下來。
今年清明過后,父親打來電話關(guān)心香椿長芽了沒有。
“剛剛冒芽?!?/p>
“長出來了。
“芽變多了?!?/p>
我隨時向父親匯報香椿的長勢,像照料孩子般給它澆水、施肥??吹剿刻於荚谧兓哪樱瑑?nèi)心充滿了驚奇和喜悅。
想起幼年此時,也正是母親收椿芽的時候。屋后的香椿樹長得高大健壯,原本冬日看上去光禿禿的香椿樹干上,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一天天發(fā)芽,抽綠,長大。
等到谷雨前后,椿芽已長得極為肥嫩。此時采摘的香椿為頭茬香椿,香味濃郁,質(zhì)量上乘。
母親的臉上蕩起歡悅的漣漪,她開始忙碌起來。她拿一個鐵盆放在香椿樹的旁邊,然后,掐掉那一片片泛著微光的香椿葉,留住中間的心芽,以待它再長出新的來。不一會兒,鐵盆就滿滿當(dāng)當(dāng)。如獲至寶,母親興沖沖將香椿端進屋。
洗凈香椿,用開水焯一下,剁碎,放入碗中。再打入兩個雞蛋,加鹽,攪鹽均勻。鍋中熱油,倒入攪拌好的香椿雞蛋。只需一會兒,香椿炒雞蛋就做好了。父親夾一筷子放入口中,連連稱贊:“真香啊!”
香嗎?幼時的我對香椿有種深深的排斥感,覺得它的味道沖鼻而難聞。明明是臭得不得了!我是絕不會動一筷子的,我生氣地想。
然而,三十幾年過去,不曾想到,我的味蕾變得和母親一樣——對香椿愛之又愛。它的香,獨特而雋永,濃郁而熱烈。猶如某些人,需要時間沉淀,才覺出他們的好。
在鄉(xiāng)愁隨時可見的這個春天,我漸漸學(xué)會做各種香椿食物。香椿煎餅、炸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炒竹筍……因香椿的到來,一切變得生機勃勃。
尤愛炸香椿。鍋中濺起滾燙的油,蘸過雞蛋液和面糊的香椿芽一根根在熱油中發(fā)出“噼里啪啦”的響聲。我想起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可聽見如這般的鞭炮聲。
新鮮出鍋的椿芽,散發(fā)金黃色誘人的光澤。咬一口,外脆酥香,內(nèi)軟鮮嫩。在嘴巴里跳躍的椿芽,演奏了春天一切的美好。
“雨前椿芽嫩無比,雨后椿芽生木體”,在這個即將落幕的春季,沒有比吃一口香椿更能慰藉人心的了。
(朱莎莎/文,選自《新民晚報》2020年5月7日,有校改)
【閱讀筆記】
1.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從“我”的角度概括文中寫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寫了多個人的多件事,作者是如何把這些事情組織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說自己“尤愛炸香椿”,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洗凈香椿,用開水焯一下,剁碎,放人碗中。再打入兩個雞蛋,加鹽,攪拌均勻。鍋中熱油,倒人攪拌好的香椿雞蛋。只需一會兒,香椿炒雞蛋就做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全文,概括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張斗和/設(sh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