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目的:探究對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分組管理模式對于維護患者血管通路的應用價值。方法:現(xiàn)按就診時間將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為行常規(guī)管理的對照組和行分組管理模式的實驗組各44例,對兩組患者血管通路情況進行評估。結果:采用分組管理模式的實驗組患者通路再循環(huán)情況明顯好于行常規(guī)管理的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尿素清除指數(shù)和尿素下降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分組管理模式可顯著改善患者通路再循環(huán)情況,值得推廣。
【關鍵詞】分組管理模式;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作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31-01
血液透析的目的在于清除患者機體代謝廢物,維持機體正常酸堿平衡和電解質平衡,是治療慢性腎臟病的常見辦法之一[1-2]。現(xiàn)代人生活方式和居住環(huán)境的改變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逐年增加,采用血液透析法維持生命的人也逐年增加。本研究通過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分組管理模式,探究對血管通路維護的作用,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現(xiàn)隨機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88例行血液透析患者為調研對象,根據(jù)患者來院時間先后將其分為采用常規(guī)管理的對照組與采用分組管理模式的實驗組各44例。排除具有嚴重精神疾病、嚴重言語溝通障礙及護理依從性較差的患者,排除存在嚴重肝臟疾病、心腦血管及自身免疫功能存在缺陷的患者,排除患有惡性腫瘤或自身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患者,排除因患有其他疾病而可能對本研究結果造成影響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曉并認可本研究的護理方式,且能夠積極配合護理工作進行。實驗組患者年齡39-76歲,平均(59.3±4.1)歲,男女各2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2-77歲,平均(60.8±5.2)歲,男21例,女23例。兩組患者年齡、身體素質等常規(guī)資料經(jīng)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管理辦法。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分組管理模式[3]。措施如下:(1)將5個護理人員分為一組,成員包括專業(yè)透析護理人員,醫(yī)師及工程師等;(2)由具有多年血液透析護理經(jīng)驗的人為組長,分為基本情況組,營養(yǎng)組,血管通路組,感染組等,對不同組別人行不同管理方式;(3)基本情況組:成員記錄基本情況,如病例數(shù),治療情況和死亡情況等;(4)血管通路組:成員記錄患者血管通路類型、構成比例及數(shù)量等,根據(jù)患者血管通路情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如保持穿透部位清潔,定期更換敷料,為患者檢查內瘺是否通暢,告知患者穿刺部位避免和水接觸等;(5)營養(yǎng)組:記錄患者尿素清除指數(shù)和尿素下降率等;(6)感染組:記錄患者是否存在如乙肝、甲肝等傳染病,定期篩查并將每次篩查結果記錄在檔案里。
1.3療效觀察和評價
采用尿素模式法對兩組患者通路再循環(huán)情況進行分析[4]。透析前對無鹽水和無肝素的動脈通路采集動脈血液,透析即將結束時,關閉超濾,血泵速度調為100ml/min,保持15s,然后再從相同動脈段采血,采集血液與常溫下放置10min后,用離心機以3000rpm離心10min,使用尿素氮試劑盒對透析前后患者血液中的尿素氮水平進行測定,然后計算尿素清除指數(shù)(Kt/V)和尿素下降率(URR)。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9.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與計量資料用n(%)和()描述,組間經(jīng)X2和t檢驗,P<0.05時,具有可比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發(fā)生再循環(huán)概率為11.36%(5/44),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4.09%(15/44),差異顯著(P=0.0110,X2=6.4706)。實驗組Kt/V和URR指標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經(jīng)濟發(fā)展引發(fā)的環(huán)境惡化,加上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較大且無時間運動,出現(xiàn)慢性腎病乃至腎衰竭患者越來越多,血液透析也成為延續(xù)該類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方式之一。血液透析是將患者血液通過儀器抽至體外并經(jīng)由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透析質量和患者生活質量有密切關系。而血液透析治療會受透析充分性、毒素清除率及并發(fā)癥等影響。通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質量對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認為,血液透析治療和血液通道選擇與構建、透析方式選擇及透析護理等均有較大關系。傳統(tǒng)干預方式效果一般,而分組管理模式具有較好效果。本研究也表明,與接受常規(guī)管理的對照組再循環(huán)比例的34.09%相比,接受分組管理模式的實驗組患者再循環(huán)比例為11.3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尿素清除指數(shù)和尿素下降率兩項指標也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再一次驗證對血液透析患者行分組管理模式的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采用分組管理模式措施對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維護具有較大幫助,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朱軍濤,劉帝,劉燁歆,etal.單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9(7):503-506.
[2] 王穎,張建軍.不同血管通路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9(18):76-78.
[3] 皮婧靜,韓天瞾,崔路可,etal.應用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的中老年患者血清NGAL水平影響因素與臨床價值探討[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9(6):136-138.
[4] 鄧英高,趙婭楠.??谱o士層級對應管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效果觀察研究[J].心理月刊,2019(1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