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人民醫(yī)院(527100)傅華容
兒童支氣管哮喘為最常見的臨床呼吸道疾病,大量研究證明,支氣管哮喘是一種難以根治的頑固性疾病,兒童患者往往由于年齡因素導致的護患溝通不良及遵醫(yī)依從性較弱以致病情時常反復發(fā)作[1]。目前有關(guān)兒童患者治療依從性影響的研究指出[2],通過個性化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提高患兒家屬對醫(yī)務人員信任感,從而間接影響患兒治療過程中的治療依從性,難以實現(xiàn)治療效果最大化。因此,本研究探討個性化護理對兒童支氣管哮喘患者自我控制力及治療效果的影響,以期為兒童支氣管患者的臨床護理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結(jié)果報告如下。
附表 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情況(n,%)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長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兒童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均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3],排除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及對哮喘治療藥物過敏患兒,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觀察組中男孩24例,女孩18例,年齡2~13周歲,平均(5.3±2.6)周歲;對照組中男孩22例,女孩20例,年齡3~13周歲,平均(5.4±2.5)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盡量保持病房環(huán)境舒適度,減少患兒在醫(yī)院的不安情緒(室內(nèi)溫度為22℃適宜)。檢查病房衛(wèi)生合格度,合理安排患兒的床位,評估患兒一般資料情況,制定疾病護理及風險防控方案。喂養(yǎng)及飲食習慣應根據(jù)患兒家屬反饋進行合理搭配,定時與患兒家屬溝通了解患兒在臨床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給予常規(guī)霧化吸入治療。
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保持病房環(huán)境舒適度,室內(nèi)溫度為22℃~23℃適宜,保持病房內(nèi)安靜,可根據(jù)患兒平時喜好針對性置放玩具或書畫等物品。評估患兒疾病程度及一般資料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包括處理措施、飲食標準、作息時間及日?;拥??;純涸谥委熯^程中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呼吸方面癥狀,可通過轉(zhuǎn)移患兒注意力的方式,如講故事、看益智類動畫等安撫患兒的不良情緒。在睡眠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或家屬可通過平均2~3h輕輕拍打患兒背部的方式促進患兒呼吸順暢,并根據(jù)患兒病況調(diào)整每日的霧化吸入劑量,2~5周歲患兒采用面罩吸入,5~13周歲患兒采用噴嘴吸入,并叮囑患兒家屬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應及時反饋,作出相應改變措施,對患兒家屬進行每月一次的電話回訪,為期1年。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情況(家屬哮喘基本知識掌握度、治療過程中的正確用藥情況、堅持按量服藥情況、突發(fā)情況處理能力、患兒預防控制能力)。并通過自制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采集兩組患兒預后病情控制效果:問卷總共33個項目,包括患兒預后的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癥狀,總分100分(>80分為完全控制,60~80分為部分控制,<60分為未控制,總控制率=完全控制率+部分控制率)。觀察兩組患兒預后各類不良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咳嗽、呼吸困難、肺啰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最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n,%)進行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進行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情況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兒在正確用藥、按量服藥、情況處理及預防控制上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針對性護理干預顯著提高了患兒的整體治療依從性(P<0.05)。詳見附表。
2.2 兩組患兒預后病情控制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總控制率為88.1%(37/42)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47.62%(20/42),針對性護理干預顯著改善了預后的病情控制效果(P<0.05)。
2.3 兩組患兒預后各類不良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在咳嗽、呼吸困難及肺啰音消失時間分別為(3.28±0.53)d、(2.36±0.29)d、(3.51±0.71)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的(6.52±1.08)d、(5.81±0.86)d、(6.04±0.99)d,針對性護理干預顯著減少了患兒的預后不良臨床癥狀消失時間(P<0.05)。
筆者認為在日常的護理過程中,兒童患者最終的依從性程度跟其家屬的配合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醫(yī)護工作者應積極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配合,讓其熟知治療過程,掌握基本護理能力及預后情況處理措施等才是護理關(guān)鍵。但是目前我國現(xiàn)狀顯示絕大部分醫(yī)院實行的還是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模式,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往往只重視護理本身的護理過程,以護理結(jié)果為目的,嚴重忽視了護理應該達到的效果,導致了兒童哮喘患者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就針對兒童哮喘患者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展開對比研究,探究其真實所能達到的治療效果。筆者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在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后其在正確用藥、按量服藥、情況處理及預防控制上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這說明了針對性護理干預顯著提高了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這也與鐘月英的研究一致[4]。而在針對性護理干預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總控制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這說明了針對性護理干預顯著改善了預后的病情控制效果。且觀察組患兒在咳嗽、呼吸困難及肺啰音消失時間上也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這說明了針對性護理干預顯著減少了預后不良臨床癥狀的消失時間。這也是筆者預期達到的效果,從患兒的整體預后效果上來看,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治療提高了患兒家屬對支氣管哮喘的認知度,家屬在治療過程中給予患兒治愈的信心,有效地緩解了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不安情緒。在與患兒家屬的溝通過程中,專業(yè)的知識及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加了患兒家屬對醫(yī)院的信任感,這也促使了患兒及家屬積極地參與到治療過程中來,使護理變成不單單只是醫(y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而是一種治愈疾病的配合過程。這種結(jié)果不僅提高了患兒的治療效果,還間接地提高了家屬對醫(yī)務人員的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治療可以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病情控制效果及預后不良臨床癥狀的消失時間,間接地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最終結(jié)果為對患兒的治愈效果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