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荊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院,湖北 荊門 448000)
心肌梗死在臨床上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的血流中斷,導致堵塞冠狀動脈,再加上缺血,使患者的心肌出現(xiàn)壞死[1]。因為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臟功能出現(xiàn)了較大的異常,嚴重的導致了患者出現(xiàn)猝死和缺血的情況,導致患者的并發(fā)癥概率持續(xù)增高,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據(jù)以往研究可以看出,通過β受體阻滯劑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2]。因此,為了尋求一種治療心肌梗死疾病的方法,筆者開展了針對性的研究,在本次治療過程中,應用了倍他樂克聯(lián)合辛伐他丁對心肌梗死進行治療,臨床療效十分理想,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5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77例,其中男38例,女39例,年齡32~67歲,平均(49.5±6.4)歲;研究組患者77例,其中男39例,女38例,年齡31~66歲,平均(50.5±6.5)歲。兩組患者對本次研究流程全部知曉并自愿簽署同意書,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我院倫理委員會已經(jīng)同意進行研究。
1.2方法: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給予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包含:強心劑、利尿劑、抗心律失常等,同時提醒患者應該注意休息和吸氧,可以維持水、電解質(zhì)的平衡,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低鈉飲食處理[3]。
對照組患者應用倍他樂克(H32025391 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進行治療,首次劑量為6.25 mg,采取口服的方式,2次/d,如果患者沒有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情況,之后增加到25 mg,同樣采取口服的方式,2次/d[4]。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辛伐他丁(H20123114山西寶芝林藥業(yè)有限公司)進行治療,每次劑量為20 mg,采用口服的方式,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作為1個療程[5]。
1.3觀察指標:臨床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結(jié)束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在2級以上;有效:治療結(jié)束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生命體征有所好轉(zhuǎn),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至少為1級;無效: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相對比無明顯區(qū)別,心功能沒有好轉(zhuǎn)的跡象??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6]。
對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進行檢測,應用采用超聲心電圖及心導管測定平均二尖瓣壓力差(mMVP)、肺動脈平均壓(mPAP)及左房平均壓(mLAP)水平。同時對比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況,應用心臟彩超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房內(nèi)徑(LAd)、左室舒張末徑(LVDEd)水平[7]。
對照組有效率77.9%,研究組有效率93.5%,研究組有效率果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例(%)]
研究組平均二尖瓣壓力差(mMVP)高于對照組同時肺動脈平均壓(mPAP)及左房平均壓(mLA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房內(nèi)徑(LAd)、左室舒張末徑(LVDEd)等血流動力學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對比
心肌梗死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有著比較高的致殘率,嚴重甚至可以導致患者死亡,因此,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相對來說也較高[8]。心肌梗死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如果患者長時間處于過度勞累的狀態(tài)下,靜脈補液過多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心臟增加負擔,造成患者的心肌功能受損,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的神經(jīng)體液調(diào)節(jié),最終導致患者的心臟出現(xiàn)損害或重構的情況,在對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主要是目的是為了可以延緩心臟重塑[9]。近幾年,根據(jù)醫(yī)療界的學者不斷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轉(zhuǎn)向可以有效的抑制神經(jīng)體液過度活化的程度,也就是治療心肌梗死的關鍵。因此,在對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該減輕對患者心肌的損害程度,最大可能的延緩心力衰竭的進度。在對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我們需要提高患者心肌的收縮性,增強患者左心室,是患者的心排血量增加,最終起到緩解患者疾病的目的[10]。
綜上所述,對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倍他樂克聯(lián)合辛伐他丁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新功能,對血流動力學也有一定的有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