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玲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之下,存在的教育問題。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教師、學生家長、學生三方的交流必不可少。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批評責罵,更多的是能夠獲得夸贊,言傳身教,與學生建立新的師生關(guān)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關(guān)鍵詞:積極溝通;學以致用;稱贊替代責罵
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節(jié)奏愈發(fā)加快,學校教學工作有條不紊進行著,學生們也是在孜孜不倦吸收著知識。在這種看著積極向上,充滿學生們歡聲笑語的場所,也偶爾會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老師,一個普通卻又不平凡的職業(yè),教書育人,為祖國的未來輸送著新鮮的血液。如辛勤的園丁一般,細心呵護,灌溉著祖國的花朵。這本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然而,當今社會上總有一些居心不安,給教師這個職業(yè)抹黑的人存在。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黑心教師”被曝光出來,無故毆打?qū)W生,瞞著學校向家長索要所謂的“補習費”,諸如此類的事例,讓教師這個職業(yè)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為何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這些人在做這種事情的時候,難道就沒有一點羞恥心么?曾幾何時,很多人都夢想著成為教師,教書育人,投身于教育行業(yè),以這種形式,為祖國的事業(yè)添磚加瓦,輸送人才。如今,成為教師僅僅只是為了能夠從學生家長口袋里面名正言順索要報酬?當然,這僅僅是極少部分的人才會做出如此勾當。
在從事教育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與難題,對于剛剛當上教育者的新老師來說,問題更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負責小學教育的話,孩子們愛玩愛鬧的天性,作為一名教師,是選擇打壓這種天性,還是選擇引導孩子們在玩鬧中學習、成長,這類的問題尤為重要。如何初步引導學生慢慢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方面,不僅僅是要老師 去慢慢為學生講解,去指明方向,還需要家長們的言傳身教,畢竟有句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老師與家長積極溝通、家長和孩子親密交流、孩子跟著老師好好學習,這些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語言的作用,是用來交流,相互溝通,才能夠讓雙方更加理解。為何有些老師會埋怨跟自己的學生無法交流,經(jīng)常話不投機半句多,沒說幾句話就不歡而散?其根本原因則是在于跟學生說話時候的語氣、聲調(diào),學生對于這些很是敏感,在他們的潛意識之中,被老師找出去談話,肯定是哪方面出錯了要被罵。這種情況在于社會上是很常見的。為何我們不能轉(zhuǎn)換一下思想,不再去刻意扮演一個在學生眼里的一個很具有威嚴形象的老師,而是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的“大孩子”?構(gòu)建一種亦師亦友的良好氛圍,對于學生們的思想上的前進,學習上的進步有很大的影響。有一個“大朋友”跟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享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而自己也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語言是一種藝術(shù),人類和動物的區(qū)別,在于思考方式的不同,在于能否交流表達自身想要傳達的信息。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交流,那語言的影響力將微乎其微。甚至有些時候,會適得其反。用夸贊去代替批評,但又要指正不足之處。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知識殿堂的引路人,我們所要做的,不是一味批評、羞辱、體罰學生,而是要一步一步引領(lǐng)學生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便批評學生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想讓他們能夠更加了解自身的錯誤,便于改正,但是這種嚴厲的方式是否真的適用于所有人?一直有嚴師出高徒之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過分的批評,只能是會加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學習壓力如彈簧,適當?shù)膲毫δ芙o人動力,過度的壓力,一旦承受不住,帶來的將會是強烈的反彈。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批評,更多時候,是需要一個推動其前進的動力,一句簡單的“做得很好”“很棒”,就能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學習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就如馬拉松選手一般,在每一段路都會定下一個小目標。在達成每個小目標的時候,獎勵一下自己,如果有人為之喝彩,那將會是多么令人振奮的事情,充滿干勁,前往下一個目標。因此,應當多鼓勵學生,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扮演一個與之一同學習,一同進步的角色。
教育,大的方面說能傳播和學習人類生活文明成果,往小的方面講,則是泛指學校教育這種類型的制度教育。而教育工作者需要進行的工作,則是讓國家的新生代能夠?qū)W習知識,能夠?qū)⑺鶎W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的日常和學習生活中。學而用之,并不是學而知之然后考試結(jié)束將所學知識全部歸還給老師。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在開玩笑,畢竟有些學生認為在書本上所學到的知識終究只是用來考試,做階段性檢測的,并不能學以致用。應試教育下,這種情況司空見慣。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修建一條能夠通向他們自身夢想的道路,而老師,是學生走向夢想的指引者。學習本來不應該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如果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之中,既豐富了自身的知識,又能夠收獲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對于學生來說,那將會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讓學生在學習中既能吸收知識,又能獲得快樂,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當思考的事情。以此同時,溝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交流能打開心扉,交流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作為教育工作者關(guān)愛學生,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今天,教育的目的是讓人能夠成為真正的人,而人又不能夠脫離社會而存在,教育應該是讓每個生命都能感受到自身的成長。這才是教育的意義。對于學生的教導,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國家棟梁,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史慶全,馮麗萍. 親其師 信其道——淺談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相處[J]. 吉林教育(5):59-59.
[2]劉秀云. 淺談師生關(guān)系與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J]. 2002(S1):10-12.
[3]申繼清. 淺談師生關(guān)系在教書育人中的作用[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s1):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