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位懂
摘 要:學困生的存在是必然的,普遍的。他們的產生有著客觀因素,也有著主觀因素。但他們同樣要享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只有我們教育方法適當,用心來教育,他們一定能被轉化。本文就學困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育方法:責任落實法;個性展現(xiàn)法;活動參與法;傾聽心聲法。
關鍵詞:學困生;原因;教育;方法
“你真棒!”這是我們老師經常說的一句極其普通的話,但對學困生來說卻是求之不得。學困生即是在主科(語文、數(shù)學、英語為主科,除此之外為次科,小學中普遍的看法)上學習困難,成績差的、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學生。他們具有好動、不動于衷、腐蝕性及破壞力等特點,每個班大約占有1/4,男生較多,女生稍少,在農村更普遍,并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如何拯救他們,確實是許多老師和學校最頭疼的問題。現(xiàn)本人就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以起拋磚引玉之效。
一、事出有因
1、社會與家庭的原因
當今社會讀書無用,不讀書更有用非常盛行,麻將鏘鏘,私彩泛濫,黑幫當?shù)赖葧r刻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了冰火兩重天的現(xiàn)象,一即是對孩子要求過高,望子成龍迫切。天天要求孩子學習這學習那,天天詢問考試分數(shù),以分數(shù)來評論孩子的好壞,各種培訓班排得滿滿的,想看一下電視不行,想出去玩一玩不行。一個弱小的心靈如何招架得住,最后能如家長愿的廖若晨星,大部分孩子卻產生了逆反心理,漸漸地厭學,逃學,最后便成為了學困生。二即是家長從來不關心,也不知如何教育孩子。有的家長賭博時帶著孩子,孩子之間的打架家長集眾參與等等正在腐蝕著孩子。我在做家訪時許多家長根本不在乎,漠不關心,這樣家庭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變壞。還有的是一些留守孩子及父母離異的孩子。這些孩子缺少家長的有效管教,在學校里受到的五天教育,在回去的兩天里全忘了,也就出現(xiàn)了“5+2=0”的教育亂象。
2、學校的原因
學困生的形成也有我們學校方面的責任。一是師資力量的薄弱。一直以來,我們的農村基層小學為什么辦不好,越辦學生人數(shù)越少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師資力量的薄弱,教學質量上不去。近幾年來分配到基層小學的專業(yè)師范生少了,體育、音樂、美術類的幾乎沒有,加上教師編制少,一個完全小學一般只有8至9位老師,但他們卻要教七個班(每個年級一個班,加上幼兒班),每位老師每周一般都有23、24節(jié)課,加上作業(yè)、備課等工作量大,他們能上完主科課就不錯了,那還敢奢望上得好。二是教育教學設備匱乏,學生能力得不到多方面的發(fā)展。一部分學生就是學不好主科課,但他的體育、音樂、美術等方面又特別有天賦,卻又被剝削了。他們只好硬著頭皮來上,不是搞小動作就是睡覺,最后就變成了學困生。
3、教師的原因
在教育教學中,有的老師對學生出現(xiàn)在學習和紀律上的不足處理不夠好,方法簡單,語言刺耳,動作過激,嚴重地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了厭惡、抵抗情緒。另外就是個別老師的教學能力及教育思想出現(xiàn)了問題,也會造成一部分學生變?yōu)閷W困生。
學困生的存在是必然的,他們的形成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但只要我們找對方法,有心去拯救他們,一定還給他們一個燦爛的笑容。
二、學困生的教育方法
1、責任落實法
“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腋埂恶R丁·矍述偉》”「1」有了責任就有了壓力,有了壓力就有動力。作為學困生,他們的紀律比較散漫,無心在學習上,如何才能讓他們坐得穩(wěn),那就得讓他們有事干,負起責任。這時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就要根據(jù)學困生的特點,讓他們來當領導,并給他們分配任務,落實責任??梢宰屗麄內シN樹,可以讓他們來管理衛(wèi)生區(qū),可以讓他們成立雷鋒小組幫助困難同學等,這樣就能消除他們無聊的思想,就能讓他們感覺到盡了自己的責任后的快樂,就能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信任,同學的尊重帶來的甜蜜,就能在同學中樹立起榜樣,就能得到轉化。例如,我班的陳國妙同學,他是班中的“搗蛋鬼”,臨近我班教室旁還有兩個空的教室,但這兩個教室的門窗經常被破壞,修好不到兩天又被破壞了,讓后勤主任非常頭痛,后來天天巡視都無法阻止。再一個就是教室門口的通道有一塊鐵板,用力踩時就會發(fā)生“咚咚”的響聲,嚴重影響其他同學的上課和學習,老師和同學經常向值日領導告狀,弄得值日領導跑上跑下,都無法控制。其實這些都是陳國妙同學或叫其他同學干的“好事”。見此情形,我就采用責任分配法來轉化他。讓陳國妙同學負責管理這兩項工作,并在同學中交待清楚,如果門窗好及鐵板不再發(fā)出“咚咚”聲,就不追究陳國妙同學的責任,否則就拿他是問。責任一經落實,門窗就好了,鐵板也安靜了。陳國妙同學通過管理門窗和鐵板,也漸漸地變好了,懂得如何尊重同學和愛護學校的財物,并多次得到學校的表揚。
2、個性展現(xiàn)法
“所謂個性就是個別性、個人性,就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這個特質表現(xiàn)于外就是他的言語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個性的,也只能是一種個性化的存在,個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簡單的說,個性就是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別是學困生表現(xiàn)得更明顯。因此,在教育學困生之前先要研究他們的個性,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盡最大努力讓他們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就像一只雄鷹,它只能在空中翱翔,你卻把它關在籠子里,這樣只能把它活活悶死。例如,許教相同學性格內向,又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及反抗力,你越是在同學面前批評他,他就越不聽,經常說這個老師或那個老師的壞。于是,我就采用個性展現(xiàn)法。在他做錯時,不當面批評他,而是私下讓他自己認錯,并想方設法讓他盡情地表現(xiàn)出較強的獨立性。在一次全校的植樹活動中,就讓許教相同學獨自完成班中兩棵樹的圍欄工作。開始我不放心,同學們也持懷疑態(tài)度。但交給他后,第一天就找來竹片,第二天就開始自己獨自一個人既打柱,又綁繩,弄得滿頭大汗,但連一聲苦都沒有叫,第三天就完成了。既美觀又堅固,是全級中最好的,深受同學的贊揚,他只是默默地笑了笑。經過多次的個性展現(xiàn)后,他聽話多,科任老師也有同感。
3、活動參與法
小學生最明顯的特別就是好玩,特別是學困生。他們來校的第一個目的就是玩,上課時想著玩,下課后就玩得忘了東西南北。因此,老師應根據(jù)課程特點及學生的心里活動,靈活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游戲,講故事、拔河、野炊等,讓他們在活動中鍛煉自己,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與成功,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我班經常開展課外活動,至少每個學期都有一次。我班的幾個學困生就是在這次的課外活動中轉變好的。這幾個學困生經常在班中鬧不團結,開學后只有兩周就因一句開玩笑的話打起架來。我化解他們的矛盾后,他們一直不開心,于是我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就安排經常打架的幾個同學在一起,負責燒飯,并要求他們共同完成一篇以“燒飯”為題目的作文。他們經過從組織燒飯到回來一起寫作文,漸漸地消除了他們之間的隔閡,增進了友誼,為全班的團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的班這個學期就有兩個星期被評為了“紅旗班”。
4、傾聽心聲法
學困生的形成存在著各種復雜的原因,他們的心里是空虛的、悲傷的。在學校里他們經常受到老師和學校的批評,同學的嘲笑,而在家里又遭到家長的責罵。他們經常會聽到 “把你趕回家!”,“叫你父母來!”,“呆子,傻瓜!”等等難聽、刺耳的話。沒有了人格,沒有了自信,所以只能是自暴自棄了。但我從來沒有這樣,而是更加關心他們,用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了解他們的真實內心世界,解決他們的困惑,給予他們尊重與寬容,才能拯救他們。如施文才同學,在課間時用手點一下同學的頭,想開一個玩笑,卻被同學拒絕了,最后就鬧起了事來,受到全班同學的責罵、諷刺、告狀。從此,心里總不是滋味,悶悶不樂,經常和同學吵架。他心里總不舒服,獨來獨往。見此,我就單獨找他談心,見他時先和他握個手,問個候,表現(xiàn)出一個朋友應有的禮儀。開始先讓他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他見我如此平易近人像朋友似的就毫無保留地傾訴著心聲:在家里如何受到父母的責罵,在班里如何和同學打架,自己最想玩什么玩具,最愛吃什么等等,滔滔不絕地一五一十地訴說著。等他說完后,我才從如何與同學交往,如何尊重父母,如何學習,如何樹立自信等等一步一步地開導他。我的這番苦口婆心話讓他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他說這是他自從懂事以來第一次流淚。之后還經常談談心,他向我下決心改過。他確實做到了。
學困生的教育工作是長期而又復雜的,教育的方法也是多樣的。只要我們用心來呵護,用愛來培養(yǎng),真心來拯救,一定能把他們教好。學困生同樣是我們的好學生,同樣是祖國的花朵。只要我們努力了,他們一定能贏得我們的大母指,一定能博得這句“你真棒”;只要我們努力了,這棵花朵一定能開出艷麗的色彩。
參考文獻
「1」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3792.htm
「2」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