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薇
摘 要:通過對當前在校大學生身體狀況調查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呈持續(xù)下滑狀態(tài)。為了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應該加大教學力度,提倡學生自主進行體育訓練,養(yǎng)成健康生活理念,同時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適合運動的場地,讓學生有適合運動的環(huán)境,達到鍛煉身體的目標,提升體質健康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提高體質健康水平;自主運動
大學生身體素質一直在下降,說明當代大學生在體育鍛煉項目上根本不重視,或許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更注重文化課程的學習,或許是因為大學生活過于精彩,降低了學生的運動熱情。但是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是當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學校和學生必須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學生體質達到健康水平。
一、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具體方式
(一)學校落實“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理念
通過國家每年開展大學生身體素質測試能夠看出國家對大學生身體健康情況的重視,學校方面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明確身體健康的重要性[1]。特別是在開展體育課時,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運動理念,讓學生能自主開展體育訓練,為增強體質做出行動。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主力軍之一,想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方面應該積極宣傳“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一理念,端正學生的鍛煉態(tài)度。學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把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作為工作重點,不能有一絲一毫地松懈,要充分使用學校宣傳欄和廣播站,向大學生宣傳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在日常課程開展期間,學校應該聯(lián)合各學院及體育學院,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考核,要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作為生活理念,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大學體育教學核心應該做出改變
大學開展體育課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生的體質,通過對大學生的測試不難看出體育課的開展情況。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上課為主的教學觀念,在上課期間除了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技能外,還要讓體育理念融入到學生的思維中,把學生培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高素質人才,要起到體育課程應有的效果[2]。結合大學課程中的評價方式,監(jiān)督學生的運動習慣,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運動活動中,在課程安排時,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體質和興趣,開展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如瑜、散打、羽毛球等,讓興趣引領學生進行運動,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學生都能主動進行體育訓練,在達到提高學生身體質量目標時,也提高教學質量。
(三)改變體育課的考試形式和評判標準
大學體育考試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在開展課程之前,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了解,通過每個班對體育項目的了解對課程進行設計,貫徹落實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的戰(zhàn)略方針。在開展每年一次的大學生體質測試時,教師可以把測試成績作為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通過學習成績促進學生運動,在日常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隨堂測試,比如,在四十秒內完成二百米等高強度的訓練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運動理念,不至于因為一次性訓練過量導致學生受傷。每個學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發(fā)展情況進行加量考核,讓學生通過適當鍛煉達到相應的考核目標,讓學生通過完成考核目標的方式,達到提升身體質素的目的。
(四)構建體育課程課內外聯(lián)合教育體系
體育教學和文化課教學有一定區(qū)別,在開展課程期間,學生的教學場地不受拘束,可以在開展課程期間把課內課外進行聯(lián)合,開展一體化教學[3]。教師在開展課程期間要根據學生選擇的課程性質進行安排,以教育大綱規(guī)定的內容為基礎,在課下時間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挠柧?,可以利用?jié)假日對學生開展體育指導課程,讓學生在自己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專業(yè)的體育訓練,做到動作標準,防止在訓練期間出現(xiàn)受傷情況。學院方面可以對班級干部進行相應考核,讓班級干部帶領班級進行體育鍛煉,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又加強學生之間交流,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五)開展學生春季秋季運動會
通過對大學體育課程開展調查,大學運動會通常一年只開展一次,參加的學生也極為有限,因此學校應該開展兩季運動會,保證全校學生都有參加運動會的機會。在開展運動會時,學校應該把體能測試的內容添加到運動會比賽項目中,例如立定跳遠、引體向上、長跑短跑等。教師在日常上課時要向學生介紹合格標準,讓學生在上課時對自己進行測試,在運動會上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除了大型的校級活動外,專業(yè)學院和班級可以各自為單位,不定期開展活動項目,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運動項目中,也可以把學生體質做為排名,對待有進步的學生可以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鼓勵,作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
(六)把體能測試成績和學生的學習績點相結合
學校可以采用體能測試和學生成績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把體能成績和學生畢業(yè)相結合,體育教師應該為在校大學生建立體能測試檔案,并把數(shù)據上傳到教務系統(tǒng)中,讓學生通過網絡查詢的方式,及時了解自己身體素質變化情況。在日常教學期間,體育教師應該對體質成績下降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詢問,幫助學生找到成績下降的原因,通過科學的訓練手段進行指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恢復訓練。在學生身體狀況恢復后,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加大訓練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體重超標的學生,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訓練體系,從日常作息到飲食結構進行相應調整,為提升學生體質做出貢獻。
二、結束語
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fā)展,大學應該以教育部的規(guī)定為標準,對學生展開相應的提升身體素質教育。學校應該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養(yǎng)成正確的運動習慣,端正運動態(tài)度,樹立終身體育運動精神,把學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蔣桂鳳,任春香,徐光飛,莫嘉健,趙得鈞.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02):40-41.
[2]施達仁.體育訓練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影響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10):135+137.
[3]程剛,成欣.體育分層教學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實驗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0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