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在音樂藝術的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的過程中,鋼琴成為了越來越多青年人所喜歡的一種樂器。在進行演奏和練習鋼琴中,背譜是其中的一個基礎環(huán)節(jié)。背譜的效果將直接關系到鋼琴演出的質量。然而,不同的學生在鋼琴背譜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大部分的學生需要通過掌握科學的背譜方法才能達到有效的記憶。從這個角度來看,強化鋼琴背譜記憶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本文就鋼琴背譜的記憶分析與操作訓練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鋼琴背譜;記憶分析;操作訓練
在鋼琴背譜訓練體系當中,運動記憶與視覺記憶是其中的兩項重要內容。合理運用這兩種教學方法,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背譜能力。但是,這兩種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仍然需要繼續(xù)得到優(yōu)化,鋼琴教師應該將教學的重心放在強化學生的鋼琴背譜記憶以及分層次練習方面,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鋼琴人才。
一、鋼琴背譜的記憶分析
(一)運動記憶
要想充分掌握運動記憶的方法,就需要演奏者進行反復的練習,才能對動作或者動作所帶來的影響形成較為深刻的印象,牢固扎實掌握了表象的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逐漸將其融入到深層記憶當中。運動記憶這種學習方法在實際的運用中,體現(xiàn)出較強的先快后慢的特點,對于鋼琴初學者而言,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環(huán)節(jié),但是隨著練習次數(shù)和數(shù)量的增加,就會比較容易掌握這種記憶方法,還能逐漸產生更加多樣化的運動技能,并將其深刻記憶在演奏者的頭腦中。這種方法已經在鋼琴學習初期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也為提高學生的肌肉和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較多的村聯(lián)中,學生的指法和手腕也會逐漸柔軟,有利于為后續(xù)的學習夯實基礎。然而,在進行運動記憶時,需要演奏者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練習上,這樣才能得到較好的訓練效果。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不連貫的情況,那么演奏者也就無法對曲譜形成連貫的記憶。所以,在這個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在使用這一方法時,應該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五官,使學生能從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曲譜的內容。從而達到對曲譜形成深刻記憶和理解的目的。
(二)視覺記憶
在對視覺記憶進行應用時,教師應該督促學生主要記憶樂譜。學生在日常和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記憶和掌握樂譜的內容,對音符進行有效的標記等[1]。并能將視覺作為基礎,反復觀察樂譜,逐漸對其形成深入和理解和扎實的掌握,直到能將樂譜的內容完全背誦下來,才達到訓練的目的。如果學生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碰到一個之前沒有接觸過的音樂作品,在運用視覺記憶法進行背譜時,應該重視背譜的順序。例如,在由巴托克所創(chuàng)作的《獻給孩子們的歌》這首作品中,學習其中的第八首《舞曲》時,應該將節(jié)拍和調性作為學習的基礎,也就是2/4拍以及C大調。使用左手時,一定要形成和弦,有效運用e-g-b等。所以,在進行鋼琴彈奏之前,學生應該從視覺的角度充分掃描曲譜的內容,然后,在實踐練習的過程中對所記憶的內容進行鞏固。通過這樣的方式使鋼琴背譜的質量得到提升。
二、鋼琴背譜的分層次練習
(一)固定指法
對于鋼琴初學者而言,指法是需要練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指法基礎的扎實程度與演奏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專業(yè)能力之間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另外,演奏者在進行鋼琴彈奏的過程中,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技術,需要穩(wěn)定的指法才能充分發(fā)揮出鋼琴的演奏魅力。在這個表演過程中,演奏者應該強化對曲譜的背誦,并且能形成深刻的記憶,這樣才能使鋼琴表演在觀眾的心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在培養(yǎng)優(yōu)秀鋼琴人才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訓練中嘗試將指法練習與運動記憶進行有機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曲譜的記憶和指法技術能力能得到同步穩(wěn)定提升。
學生在平常的鋼琴練習中,應該主動辨別一些指法,不應該反復運用和練習相同的指法,而是將具體的音樂內容作為依據(jù)進行有針對性的演奏。在對指法進行運用的過程中,作曲家是提供相關指法標記的主體,應該對其表示尊重,并以此為基礎,演奏者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自身的手指條件,選擇與自己最合適的指法技巧。另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指法的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與自身條件相契合的指法形式。在實際演奏中,樂句重復是常有的現(xiàn)象,這就使得演奏者可以運用相同的指法[2]。例如,在李斯特創(chuàng)作的《愛之夢》中,曲譜例五就可以運用固定的音型完成演奏。在對指法進行應用時,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演奏者所承受的壓力,從而使得表演更加順暢,加深對曲譜的記憶。
(二)分手背譜
在鋼琴練習法中,分手練習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背譜練習的質量。教師在實際運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一項最大優(yōu)勢是能使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使演奏者的表演細膩程度有所提高。從主調音樂的角度來看,需要將一只手用于彈奏,另一只手進行伴奏[3]。演奏者會普遍認為旋律的記憶更加容易,而伴奏則很難記憶,從而忽略伴奏,僅僅進行彈奏。在背譜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針對伴奏進行獨立訓練,使學生能充分掌握音型、音樂走向等內容。鋼琴演奏者能在伴奏演奏中唱出旋律,就能在得到雙重刺激的狀態(tài)下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記憶。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彈奏《夜曲》這一曲目時,肖邦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的伴奏音型比較復雜,其中的OP.48之No1.,需要學生進行的反復的練習,將伴奏聲部的單手背誦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而在分手背譜中,復調音樂的功能則更關鍵,在進行二聲部樂曲練習中,應該通過這樣的訓練形式強化學生對兩個聲部重要性的認識。在彈奏不同聲部音樂中,有時需要單手,有時則需要雙手配合,這就體現(xiàn)出了分手背譜的意義。
結? 語
綜上所述,在鋼琴訓練中,背譜環(huán)節(jié)主要考查演奏者的記憶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運用科學化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記憶分析以及分層次背譜練習。
參考文獻
[1] 何巍.背譜訓練在鋼琴演奏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07):187-188.
[2] 葛麗虹.解剖背譜法在鋼琴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 2019,(01):193.
作者簡介:楊思東(1976-),男,山西省運城市人,研究生學歷,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