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山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對教師教學方法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調整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適應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文章主要就新課改背景下的化學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化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并且需要積累、思考和探索的課程。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然而傳統(tǒng)化學教學中,部分老師強調學生的學習結果,強調用化學成績說話,該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極為不利。新課改中強調,化學的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化學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亟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達到提升學生綜合化學學習能力的效果。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各行業(yè)對人才的需求量日漸增加。高中化學課以其獨特的邏輯特征和知識點較分散的特點,幫助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鍛煉學生知識基礎和實踐動手能力,多角度抓住學習重點,提高學習效率。在新課標背景下,要求老師在教學工作中重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此理念的落實,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偟膩碚f,高中化學課程在培養(yǎng)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簡述
中學新課標理念的有效推行為高中各學科指明了方向。然而我國還有一些高中化學教師在落實新課標理念時存在偏差,對新課標教學理念還有懈怠心理,這些老師的化學課程形式單一,教學內容缺乏想象力,授課過程平淡乏味,造成部分學生對化學課不重視,在課上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如果不能有效進行新課改教學方式的革新,可能會對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在新課標理念中明確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針對性培養(yǎng),更需要在高中化學課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創(chuàng)新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提升化學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
高中生吸收消化知識的能力極強,教師會對學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一方面,學??梢詫η嗄杲處熯M行培養(yǎng),組織青年教師和中年教師進行教學方式交流,共同建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小組可以進行教學方法學習,聯(lián)合本校學生的實際特點,建立符合本院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另一方面,教師個人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明確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教學盲點是什么,如何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教學改進等。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目的是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教師要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豐富自己的基本功,并且主動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并且學以致用,以此滿足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要求。
(二)改善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條件
學校需要優(yōu)化教學設施配備,滿足教師的教學要求,合理配備教師教學中需要的軟件和工具。例如,在多媒體方面,需要滿足教師的PPT播放要求,教師可以采用媒體(視頻、音頻和圖象)的方式輔助教學,提升教學的整體效果。此外,校方應該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搭建合適的試驗臺,例如在進行銅和硝酸反應的實驗時,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的讓學生動手操作,分別操作銅和稀硝酸反應實驗,銅與濃硝酸反應的實驗,近距離觀察反應現(xiàn)象,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可以清楚的記住反應方程式:
(三)加強學科間的互相滲透
高中課程中的每一門學科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化學課程也是這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把教學內容局限在化學課程一門課上,應該把化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重點分析化學知識后可以補充一些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樹。這種教學辦法有助于學生理解消化課程內容,橫向思考和各學科之間的關系。
例如,在魯科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實驗課鈉與水的反應這節(jié)課中,可以從物理方面分析鈉的物理特性,鈉可以浮在水面上,說明鈉的密度比水小;在水面游動,說明反應可產生氣體且氣體推動融化的鈉塊運動。另一方面,從化學反應角度考慮,滴有酚酞溶液后溶液變紅色,表明此時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了堿,由此可以引出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記住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橫向交叉記住這堂課的重點。
(四)通過案例引入教學內容
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化學老師在開始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jù)高中學生自身特點和學習能力特點,設計相應的課堂導入知識,幫助教師在課堂開始時調動積極性,集中注意力在課堂內容上。例如在進行《物質的分類》這堂課時,老師可以營造課堂情境:在霧霾天氣時,大家可以在馬路上看到光線形成一道道“光柱”,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在學生討論后可以引出這堂課的重點知識:混合物的概念,進而解釋分散質、分散劑、分散系的概念,并且可以讓學生繼續(xù)列舉生活中混合物的現(xiàn)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中對新課標理念的落實,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成績,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化學綜合分析處理能力。這就要求化學老師創(chuàng)新教學手法,使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學校也要給與相關支持,保證化學實驗平臺的完善和安全,滿足教學活動。老師需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保證每個學生跟上學習進度,提升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康小麗.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0(03):47.
[2]岳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