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龍
摘?要: 在整體建筑施工過程中,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施工占據重要的地位,其將直接影響建筑項目的最終質量。本文將從多角度出發(fā),分別分析和介紹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以期為有關施工企業(yè)提供可靠參考。
關鍵詞: 地基基礎;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換土墊層;預制樁
【中圖分類號】TU7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24-0094-01
引言:所謂地基,即在建筑物當中具有承重功能的一部分土體,其對建筑物安全性具有重要影響。地基基礎包含了樁基礎,其重要的功能便是當地基自身與建筑物具體要求不相符且無法滿足時對建筑的一種補充,由此可見,這兩種基礎之間具有極為密切的關聯性,都能為承接建筑物荷載提供重要的支撐。
1?地基基礎土建施工技術
1.1?當前常用處理技術
1.1.1?化學加固。
此方法關鍵在于借助化學物質粘結土壤,也可以借助機械攪和以及化學反應等使地基承載力得到加強。如今常見化學加固法主要包含了:深層攪拌法、灌漿法以及噴漿法等。其中:
(1)深層攪拌法:即經由深層攪拌機將石灰、水泥等常用固化劑注入到地層的深處,以便強制攪拌固化劑以及土層,從而凝結成地下連續(xù)墻以及系列水泥樁,實現地基承載力的有效加強,并且可以使地基沉降得到避免。
(2)灌漿法:即將水泥漿等可固化漿液注入到土質當中,以便使土體性質得以優(yōu)化,使其強度得以提升。
(3)噴漿法:此方法防滲以及防水等性能較強,然而在實際施工中會消耗較多水泥,因此,不具備較高的經濟效益[1]。
1.1.2?換土墊層。
此方法主要是將原淺層土除去,隨后替換成強度較高的材料,如砂石等,以便使土質脹縮的性能得以下降,地基土層承載能力得以上升,最終避免發(fā)生沉降等不良現象。當前,常用墊層材料包含了碎石墊層、砂墊層以及素土墊層等。
1.1.3?排水固結土壤。
此方法即排出松散土質當中水分,以便使土壤能夠自行進行固結。在采用此方法的時候應當在地基的周邊優(yōu)先設置好塑料排芯板以及袋裝沙井等,隨后借助沉管法打孔,并且于孔當中展開灌砂預壓操作,利用真空將地基當中水分排出來。
1.1.4?碾壓夯實。
此項技術通常都要應用到多種設備和機械,主要是利用設備、機械的夯擊力將地基土層碾壓夯實,以便使土層的整體強度得以提升,全面降低土質的壓縮性,繼而使土層總體沉降量減少。主要的操作方式在于:
(1)機械碾壓:應用壓路機以及推土機等設備、機械(如壓路機和推土機等)反復、多次地壓實松散的土層。需要注意的是,每當鋪土的厚度上升20-30cm,就應重復進行8-12次的碾壓。此方法多被應用到夯實處理面積較大的填土層;
(2)振動夯實:即借助電動機使振動設備、機械運行,確保地基圖受到其垂直作用產生的力,在此過程中,振動的時間和效果為正比例關系,因此振動越久,將收獲越好的效果。
1.2?施工常見問題的處理
1.2.1?防護措施不合理。
開展地基基礎作業(yè)時,如果現場管理人員沒有采用合理的防護措施,就會使地基的整體強度有所下降,使項目質量被影響。例如若在雨季沒有落實充足的防水措施,就會引發(fā)地基滲水甚至進水問題。所以,當開展地基基礎作業(yè)的時候,施工方應嚴格遵循相關規(guī)定與當地具體狀況設置好相應防護措施,確保項目最終質量達標。
1.2.2?塌方。
對于許多建筑項目的地基基礎作業(yè)來說,塌方屬于極為常見且嚴重的施工事故,一旦發(fā)生塌方,地基整體穩(wěn)定性以及承載力將大幅度下降,降低項目安全性以及質量。如果事故引發(fā)了人員傷亡,則會對施工企業(yè)口碑、形象、社會與經濟效益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因此,設計地基基礎施工方案時,有關人員必須展開實地勘察,對地質狀況加以全面了解。
2?常見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
2.1?超流態(tài)灌注樁
此類技術即借助長螺旋鉆機,在進行鉆進工作的同時進行排土,在達到樁底設計的標高之后,利用砼輸送泵經由鉆具管道向孔當中灌注砼,并且以便提高鉆具,以便對砼進行灌注,同時確保鉆頭保持在砼當中埋深超過0.5m。在鉆具被完全提出之后,下放預制好的鋼筋籠,使之抵達設計的標高位置。
2.2?振動沉樁
此類技術重點即利用電動機工作時振動所引發(fā)垂直力作用在地基部位,確保此處土層密實。該技術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具有較長的振動時間,所以其振動的效果較為良好。振動沉住的主要作業(yè)流程為:于樁定固定振動器,隨后使其處于振動狀態(tài),因為樁體自身重力較大,同時會出現振動的效果,這便會確保樁體持續(xù)向地基的土層里沉入,促使土層發(fā)生相應振動、位移以及收縮等現象[2]。
2.3?預制樁
此類樁一般實在現場完成制作的,如今比較常用的預制樁包含了鋼樁、木樁以及混凝土方樁等。當前大部分預制樁都為圓形或者方形,其對應截面的邊長處于25-55cm范圍內,而柱長則處于6-25cm范圍內。需要注意的是,最常用接樁方法主要為硫磺膠泥錨接或者焊接法。
2.4?樁基礎加固
此方法能夠結合實際項目概況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樁基礎土層加圍作業(yè)可,而當今最常用的樁加固方法包含了樹根樁、預定樁、鉆孔樁以及灌注樁的加固。其中:
(1)樹根樁加固:即根據樹根的外部形態(tài)展開設計,同時將對應的排水渠道預留到樁基礎作業(yè)的基樁之上,以便防止主建作業(yè)基樁施工范圍內發(fā)生局部坍塌或者變形的現象。
(2)預定樁加固:即根據項目基樁的實際需求借助鋼結構制定300mm半徑,7-15m長的輔助樁。例如在施工階段,技術人員優(yōu)先測量土建作業(yè)范圍,隨后在對需要的樁基進行制定。
(3)鉆孔樁加固:即在相應土建作業(yè)范圍里優(yōu)先借助鉆孔裝置開展鉆孔作業(yè),隨后借助泥漿灌注法調節(jié)局部灌注。此方法和灌注樁加固間相似點較多,但是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該方法直接在樁基礎的土建作業(yè)中展開灌漿施工,所以使灌漿時,操作人員必須對周邊土方狀況進行動態(tài)觀察,防止出現坍塌造成人員傷亡。
(4)灌注樁加固:即作業(yè)人員在完成夯實地基基礎的作業(yè)之后,從外部借助振動工具加固不嚴實部位。在通常情況下,此方法會采用350-500mm半徑,20-29m長的樁,作業(yè)人員在相應地點展開振動處理時會利用相應鋼管展開集中灌注。
結論:總體而言,在我國城市化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規(guī)模得到了全面擴大,這使得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對于建筑項目來說,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施工的質量將對其最終安全、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施工企業(yè)必須對這兩項施工技術展開全面把握,保證項目施工質量,提升其應用效果,最終為民眾提供更為安全、高質量的建筑。
參考文獻
[1]?楊濤,李廣亮.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19,000(001):306-306.
[2]?羅微.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要點[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000(009):254-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