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作為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手段,在各階段、各科目的教學活動中都有涉及,課堂提問形式能幫助教師明確教學效果,進而及時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對于學生而言能提升課堂參與感,從而達到以反思改進和成就感提升促進個人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科目,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學生思維表達能力的提升,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總結,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必要實施的一種教學方式。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存問題,就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提出三點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實施
小學語文教學建立在學生語文知識薄弱、個人綜合能力有待提升的背景之下,該階段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后期的學習及終身發(fā)展,是我國基礎教育事業(yè)中的一大重點內(nèi)容。課堂提問以問題引導為手段,通過學生參與課堂、理解課堂等手段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要求教師應及時合理地運用課堂提問或其他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和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存問題
(一)學生主體地位較弱
新課改推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借助個人的足量講解和引導來完成對學生語文知識的教授,在此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被明顯降低,個人參與感及積極性受到抑制,不利于教師明確學生的學習狀況,直接影響著教學質(zhì)量提升和教學改良。
(二)課堂提問針對性低
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部分教師受教學理念影響對課堂提問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其問題設置存在一定范圍較廣、針對性較差等現(xiàn)象,未結合學生個體間的理解差異性進行提問,影響到整體的語文教學效果。
(三)課堂提問效果不明顯
課堂提問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學習。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什么時候該強調(diào),什么時候該提醒學生都是有方法可言的。對于課堂上講解的書本內(nèi)容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也都是課堂提問的范圍。如果不在這些關鍵時間點和內(nèi)容重點和難點上提問,那么課堂提問的效果就不明顯。另外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也有精力好的時候和精力弱的時候,教師應該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然后適時提問??傊處熢谡n堂提問的時候要注意提問方式方法以及效果。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一)以學生需求為參考進行提問
小學學生的個體意識較為強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受個人喜好、注意力等因素影響,在此背景下相關語文教師在進行提問時,應當多關注學生的興趣喜好和心理需求,在課堂中以符合學生年齡特性、符合學生興趣點的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進教學過程中,促進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提升。例如筆者在《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的興趣引導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說:“我們班有沒有少數(shù)民族同學呢?”在學生的左顧右盼中有一位同學舉起了手,筆者又說:“非常好,那你能不能為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民族文化,如服飾飲食等方面嗎?”并邀請該同學講解,學生告訴大家自己是苗族人,苗族服飾中會有大量銀飾,學生們都十分羨慕,然后筆者以“謝謝這位同學,老師現(xiàn)在知道有一所民族小學,大家要了解一下嗎?”的引導語言展開了教學。
(二)以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提問
小學學生個體間不同的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在面對同樣的語文知識點時,所產(chǎn)生的理解都具備一定不同。新時代的語文教學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倡導以個性化教學來進行教學,相關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來進行難度不同、領域不同的問題設置,促進學生整體的參與感提升,保障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綜合增長。例如筆者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中,筆者對平時喜歡讀唐詩宋詞的學生提出“我們還學過詩人王維的哪些詩呢?”的問題,對課堂參與性較弱的學生提出“可以請你帶領大家朗讀本詩嗎?”的問題,保障各個層次,各個個性下的學生都能獲得參與語文學習的機會。
(三)注重提問的適應性和重點性
課堂提問以被動形式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相關教師在問題設置中應當注重問題的及時性和重點引導性,教師可在學生閱讀課文前后進行提問,在學生注意力分散時進行提問,將教材中的重難點以適應學生的問題設置進行提問,保障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例如筆者在《火燒云》教學中首先為學生提出“你見過火燒云嗎?”的興趣引導問題,在與學生的討論后又以“火燒云有什么特點?請大家閱讀文中的火燒云然后告訴老師”的問題向?qū)W生提問,在學生閱讀完成后筆者以“文中描寫火燒云用了哪些詞匯?這樣描寫有何優(yōu)勢?”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精讀和感受,以作用不同的課堂問題輔助了本次教學,讓學生從多個層面對課文做出理解。
結語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全面地盡可能地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提高課堂聽課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加強對重點和難點的記憶。從而通過課堂提問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鍛煉思維,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提高。同時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建立在師生雙方合作努力的前提下,為保障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及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同步提升,教師應靈活運用課堂提問等多樣教學形式,以適當手段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助力于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施必云.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策略[J].新課程,2016(13):99.
[2]焦維袆.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21-23.
[3]季有東.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學周刊,2018(02):98-99
[4]張珺汐.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課外語文,2018,19(3):87-89.
[5]孫雪梅,雷建敏.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76-84.
[6]張縮影.靜心會文本,遵路尋學法—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文本質(zhì)疑與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上),2016(9):117-118.
作者簡介
何斌(1967.11—),漢族,籍貫:安徽池州,中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