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倩 林曉霞
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科睡眠障礙患者護理隱患與防范措施。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精神疾病合并睡眠障礙的患者24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24例。將所有患者根據醫(yī)療護理記錄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組根據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相應的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精神病護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結果:2組間發(fā)生事故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找到有針對性的預防可以有效地提高醫(yī)療質量,降低事故率,減少精神病病房睡眠障礙患者護理隱患,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精神科;護理隱患;防范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hidden dangers of nursing car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in psychiatric department.Methods:A total of 248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combined with sleep disorder admitted to the Third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Fujian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7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124 patients in each group.All patients will b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care records,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psychiatric nursing mode of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psychiatric nursing mode,targeted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The accident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o find targeted pre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reduce the accident rate,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s in psychiatric wards,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 Psychiatry; Nursing hidden trouble; Measures to prevent
中圖分類號: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8.082
精神疾病合并睡眠障礙的患者常有“失(逃)、沖動、毆打、毀壞人身、自傷(自殺)”等異常行為,極可能在護理過程中出現法律法規(guī)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和結構損害、障礙、死亡[1]。目前,精神疾病合并睡眠障礙的患者的關注程度正在不斷提高。如何有效的避免差錯和事故,確保護理過程的安全是醫(yī)務人員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為了最大限度地預防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發(fā)生,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精神疾病合并睡眠障礙的患者248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精神疾病合并睡眠障礙的患者24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24例。其中女88例,男160例,年齡14~76歲,平均年齡(28.6±1.5)歲,病程6個月~18年,平均病程(4.1±1.1年),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均合并患有睡眠障礙類疾病;2)病例依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2]。
1.3 統計學方法 對精神科事故發(fā)生的因素及精神病史進行統計數據,采用自編調查問卷的方式將護理隱患分為“護理人員因素、患者因素、用品因素”3個主要類別。
1.4 護理方法
1.4.1 提高護理隱患的警惕性 根據事故總結和精神科護理隱患分析,具體內容見圖1。
1.4.2 針對護理隱患進行防范措施
1.4.2.1 心理護理 處于發(fā)病期的病患往往會有“走失(外逃)、沖動、打人毀物、自傷(自殺)”不可預料的沖動行為。醫(yī)務人員應以“尊重、理解、關懷、鼓勵”的態(tài)度面對患者,耐心傾聽患者內心的訴求,鼓勵有不良情緒的患者透過說話方式發(fā)泄,直至情緒穩(wěn)定。
1.4.2.2 嚴格落實安全檢查,強化夜間巡視工作 臨床數據證實,大多數精神患者自殺是“上吊,過量用藥,吞咽異物和割腕”[5]。因此,住院期間應嚴格進行安全檢查。通過被服類和安全帶自縊,以防止房間檢查項目問題的發(fā)生。對吃藥的患者,要實行“口吞藥、下咽方走”,防止患者一次吞下大量藥物。另外,由于服用催眠藥后“頭暈、嗜睡、精神不適、判斷力受損”,醫(yī)務人員應安排患者服藥后臥床休息,以防止跌倒問題。此外,在自殺高峰期,醫(yī)務人員應加強巡邏,確保患者始終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
1.4.2.3 強化基礎生活護理 在長期疾病和藥物的影響下,精神病性睡眠障礙患者的腦功能逐漸下降,易發(fā)生跌倒、臥床、失禁、窒息等癥狀。醫(yī)護人員應要求到患者的鞋具有防滑功能,床欄或約束帶的重要性,強調患者的床欄,以防止墜落事故;對于高風險性精神障礙患者佩戴識別他們的脖子和手腕卡上,防止事故的發(fā)生丟失;患者的飲食嚴格遵循的原則是“三高兩低”[6](即“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高蛋白質、低糖、低脂”),進食宜慢,以防止窒息事故發(fā)生。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事故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事故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患者的人身安全不僅是醫(yī)療工作的首要問題,也是衡量醫(y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準。由于護理對象的特殊性和護理人員疏忽大意常常是導致護理事故的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找出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針對性的預防,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醫(yī)護人員時刻提高責任心和高警惕性,始終以安全為先,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就診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徐愛紅,施仲芬.精神科病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管理對策[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9(9):165-167.
[2]杜娟,王美華.精神科護理中安全隱患與防范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0):122-122.
[3]張久琴,張永忠.淺談導致精神科護理過程中護理安全問題的因素及對策[J].醫(yī)療裝備,2014,27(7):109.
[4]許云華,姜森林,付雪梅.臨床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認知現狀及其應對措施[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14):143-146.
[5]王盈盈,周玉來,柴曉萍,等.精神科護理工作中常見差錯的分析和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5):379-380.
[6]竹嬰,楊術蘭,付雪梅,等.精神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30):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