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君
被嚇壞了的妻子
牛茜因為加班到很晚,到家時不僅筋疲力盡,還饑腸轆轆、兩眼發(fā)花,然而一進門等待她的并不是做好的晚餐,而是蹲在陽臺正給魚換水、清理魚缸的老公江盧。
“我餓死了,你怎么還沒做飯??!”牛茜推了老公一把抱怨道。江盧卻頭也不抬地說:“一會兒吃,餓不死。我馬上就弄好了?!薄棒~魚魚,你就知道寶貝你的魚!”牛茜這下真生氣了,江盧也有點兒不高興:“你以為我像你啊,養(yǎng)貓貓死,養(yǎng)鳥鳥沒?!?/p>
“是,你看不起我,不給我做飯,就想餓死我。你當初要死要活地娶我干嗎?就該跟你的魚過一輩子!”
牛茜還在噘著嘴碎碎念,江盧卻突然“啪”的一聲把抹布甩在地上,扭過頭來一臉憤怒:“你又來找我吵架是吧!你說我娶你干嗎,你自己說?。 彼呎f邊用手推搡了牛茜幾下,牛茜瞬間感覺害怕起來,可是心里又不服氣:“你……”她的“你”字剛出口,江盧猛然暴喝一聲:“別吵吵了,閉上嘴,不要一直扎我,一直扎我!你聽不懂嗎?”江盧邊吼邊在客廳里揮舞手腳,整個人仿佛一條正在噴火的暴龍。
第二天一早,牛茜卻發(fā)現(xiàn)金魚被倒進了馬桶里,而老公正在廚房給她煎蛋做早餐。這一刻牛茜迷茫了:一邊是三句話不合就陷入爭吵魔化的老公,一邊是瞬間忘掉爭吵還給自己做早餐的老公,這冰火兩重天的日子,到底該如何過下去?
失控的憤怒:無助的心理防御
其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遇到這類人,他們特別容易被激怒,一件小事兒就要發(fā)脾氣,出了問題也只會用吼叫發(fā)火來解決,結(jié)局當然也不會好,只會令身邊的人避而遠之。
這類人看起來很厲害,脾氣大,甚至力氣和破壞力都很大,然而,他們的真實內(nèi)心卻往往是截然相反的。比如江盧,為什么第二天要倒掉金魚呢?頭一天還那么用心地照顧金魚,第二天就把它們倒進了馬桶,這樣的做法恰恰表達出他內(nèi)心的矛盾糾結(jié)。如果他認為自己前一天晚上的言行沒錯,就不會在第二天用行動彌補,倒掉金魚是他選擇解決沖突的方法,可是,這方法卻充滿了怒氣和破壞性,看起來就像小孩子,一言不合就宣布“我再也不和你玩了”?;蛘咦鰱|西沒做好,畫東西一筆畫歪了,就會生氣地把東西扔到地上,或者把整張畫撕掉。
可見,表面的怒氣并不意味著內(nèi)心的強勢,反而是用來遮掩內(nèi)心的脆弱、懊惱、自責、挫敗的一種“防御性行為”。因此,牛茜才會產(chǎn)生一種矛盾的感受,很難把溫柔的老公和暴怒的老公統(tǒng)一起來。其實,老公的內(nèi)心是溫柔的,只是他無意識中保留了用憤怒保護自己、解決沖突的幼稚模式。
至剛至柔:提升情緒靈活性
對于江盧來說,要想解決易怒暴躁的問題,最根本的就是提升自己情緒的靈活性,同時,牛茜也要學會以情緒為舟,更加積極地進行夫妻溝通。
首先,要避免抱怨。抱怨是所有溝通方式中非常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的,而且完全不具備任何建設性功能的模式。因此遇到問題時,更好的溝通方式是直抒胸臆法。比如,牛茜可以跟老公說:“我加班累慘了,特別餓,你可以先去做飯再照顧魚嗎?”這種表達更容易讓江盧聽清楚她的需要,而不是在感受到抱怨的攻擊性時,自動進入“暴怒化攻擊與防御模式”。
其次,江盧需要更多關(guān)注自己的情緒。就如他倒掉金魚行為之下掩藏的自責、委屈、焦慮等情緒,需要被關(guān)注到,這樣才會減少他激活“暴怒模式”的機會。
夫妻的問題,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才能夠更好地解決。特別是新婚夫妻,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彼此摸索,磨合調(diào)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