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杏貞
【摘要】英語是當今社會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學好英語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綜合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個人發(fā)展軟實力的需要。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是英語啟蒙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務必建立夯實的基礎。然而,我校的小學英語教學甚至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英語教學重教不重用,導致“啞巴英語”屢見不鮮,我校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不強。為解決上述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大膽開口說英語,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提高綜合語言能力,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特選取小學五年級為實驗班,實踐探究情景動畫資源和游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核心素養(yǎng);情景;動畫
一、教學問題描述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了級別要求。小學階段應達到二級水平。在語言技能的二級目標中,不僅對聽、說、讀、寫有相對應的要求,在“玩演視聽”中也有對應的要求:學生能遵守規(guī)則用簡單的英語做游戲;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表演小短劇或小故事等;能學唱簡單的英語歌謠和歌曲約30首;能看懂程度相當?shù)挠⒄Z動畫片或英語教學節(jié)目,每學年的課堂視聽說時間累計不少于10小時。為實現(xiàn)目標,解決“啞巴英語”,發(fā)展學生的的核心素養(yǎng),特進行此次課例研究。
二、教學研討分析
(一)動畫引入,巧設情境
英語作為一種人際交往交流的工具,使用者需要明確其使用的環(huán)境,了解其在不同的場景中的不同表達方式。為語言交流營造恰當?shù)那榫吃谡Z言的習得過程中是事半功倍的,不注重情景的英語教學只會讓英語淪為“啞巴英語”。教師利用外界的環(huán)境,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客觀的或人為的語言情景,與學生的心境產(chǎn)生共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言交流積極性。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是情景動畫資源的應用目的。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利用視頻資源,運用課本提供的圖片、創(chuàng)設課堂游戲、進行角色扮演、小故事表演等。這些資源都能夠為課堂的語言學習提供很好的情景,但是這些方法均有其局限性。比如,圖片等靜態(tài)資源缺乏趣味性,常常不符合當下的生活實際,角色扮演和小故事表演只有在學生都熟悉對話內(nèi)容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且只能少數(shù)幾個學生參與。而動畫視頻資源是動態(tài)變化的,形象且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發(fā)展視覺文化素養(yǎng)。每個方法都各有利弊,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能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必能強化學生在聽、說、讀、寫中的某一技能。
(二)歌謠串詞,游戲激趣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英語也是人類的語言。那么,結合了英語知識和音樂旋律的歌謠,將是學生學習好英語的法寶,尤其是朗朗上口,旋律性和重復性齊備的歌謠,是吸引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方式。我們把英語歌謠引入小學英語課堂,在唱中學,寓教于樂,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實現(xiàn)常態(tài)下的溝通交流。在豐富了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歌謠也是英語教學的途徑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貼合教學主題的歌謠,能迅速點燃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開啟以學生為主體的有趣的高效英語課堂。
激發(fā)學生的學科興趣一直是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小學生正處于充滿好奇心、活潑好動但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的階段,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枯燥乏味,顯然不能滿足小學生的需求,因此,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應運而生。在課堂游戲中,我們加入與語言運用相關的角色扮演、小組合作展示的環(huán)節(jié)等,增強學生的游戲體驗感。讓學生們在扮演或合作的過程中,充分體驗游戲的趣,感受實踐的易,收獲成功的樂。游戲教學法強化了學生們的語言感知。不僅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在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任務驅動,小組合作
《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實踐、參與、感知、體驗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而隨著任務型教學的推進,在“復習”“練習”“鞏固檢測”等具體的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多樣的小組合作活動,能縮小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差距。在一些積極的學生帶動下,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一定的知識,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小組中互相討論交流,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三、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
四、教后反思
本課時以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房間”為話題,展示與房間物品有關和表達方位的英語詞匯,要求學生能聽、說、讀、寫表示位置關系的單詞和運用主要句型There is a /an….on/in/under the … 對房間的物品擺設和位置進行描述,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用There be句型正確地描述出來。
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高,抽象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也有較大的發(fā)展,英語學習也有一定的基礎,但他們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是比較有限的。著名語言學家Herbert. H. Clerks曾經(jīng)說過:“Language is used for using things.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學必須創(chuàng)設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jīng)歷等,能引起學生共鳴,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的語境。因此,在本課設計中,筆者主要是針對其年齡特點以及已有的基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與話題、重構文本讓學生去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重構文本的目的是為了更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真實有趣的語用情景,培養(yǎng)學生在恰當?shù)恼Z境中用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使學習更高效。
由于是借班上課,為了進一步與學生磨合,在課堂的開始Warm-up部分播放了歌曲“Where is Mr. Monkey?”讓學生跟著節(jié)奏邊唱邊做動起來。接著筆者利用猴子玩偶與學生互動,復習舊知in, on, under等方位介詞,既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并活躍了氣氛,復習了介詞“in,on,under”,為后面的單詞學習和情景引入做好鋪墊。
接著,筆者制造了一個“人為”的小意外,課件屏幕突然出現(xiàn)雪花,然后圣誕老人:“ Hello!Boys and girls. ”先聲奪人,再讓學生猜猜看是誰來了?人機對話:Hello! Who are you?....然后呈現(xiàn)一小段動畫片段,圣誕老人在送禮物途中,不小心丟了一份特殊的禮物,誰能完成任務順利找回禮物,就能得到參加圣誕派對的邀請函。學生對圣誕節(jié)比較感興趣,而且他們喜歡游戲和派對,注意力會特別集中。
進入本課的知識新授,教學單詞。筆者播放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動畫,一個會逃跑的卡通禮物,走進了一間臥室,他不見了蹤影,在情境中設置懸念,與學生對話Is there…?Where is the gift? 引導學生四處尋找,繼而引出單詞 “above”。配以相關的動作和有一定動感的chant指令。在課堂中,學生們邊說邊做,對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動力。在教學其它重點單詞beside,between,behind,in front of的時候,均采用動畫串聯(lián)和chant指令的形式,來賦予英語單詞學習趣味性,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鞏固拓展部分,設置了圍繞重難點的任務讓學生再次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拓展思維。給出三張不同的情景圖片,讓學生自由討論禮物會在哪里,并用There is a /an….above/beside the …來進行口頭描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最后,播放一個微視頻動畫來歸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發(fā)展學生的視覺文化素養(yǎng),并在情感教育上對學生進行了滲透“We should keep our room clean.”
這次授課,自我評價做得好的地方有:
1.在教學中,能根據(jù)學生活潑好玩的特性,設計恰當?shù)挠螒颍谡n堂中和學生一起動、一起玩,在玩中學,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無論在歌謠熱身環(huán)節(jié)、單詞新授環(huán)節(jié),還是在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男∮螒蚨伎梢约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
2.在備課過程中,能夠考慮到學生的學情和個體差異,設計了不同層次的任務,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3.雖然是借班上課,但能通過歌曲和自身的教學熱情,去引導學生,引導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
4.對于本課,能夠基于教材創(chuàng)設情景,充分利用動畫資源,詞與句聯(lián)合教學。
5.板書設計巧妙利用數(shù)學立方體的透視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單詞,并增強學生的三維立體空間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如有下一次,能夠做得更好的地方有:
1.忽略了教學現(xiàn)場生成,當有個學生在表達了錯誤的答案時,沒有巧妙地引導和解釋,順勢引出知識點。
2.課堂細節(jié)有待提升。在課堂評價的時候,學生的表現(xiàn)比預想要優(yōu)秀,有時候加分太多,體現(xiàn)不了優(yōu)秀同學的引領作用。
3.小組合作部分的展示時間太少只有2個小組做了展示。時間有限導致部分小組的同學們積極舉手,卻沒有機會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