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雙雙
馬鈴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土豆,這是一種人們生活中經常能夠接觸到的農作物,馬鈴薯的經濟價值較高,可以利用馬鈴薯加工出淀粉,也能直接作為蔬菜作物在市場上銷售,還能加工成各種馬鈴薯食品。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馬鈴薯市場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保證馬鈴薯的良好產量,還要保證其良好品質。馬鈴薯作為一種無性繁殖農作物,其植物本身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進而引起病害,這會嚴重影響馬鈴薯產量。為了更好的促進馬鈴薯產業(yè)發(fā)展,保證馬鈴薯良好產量及品質,本文具體分析一下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的技術要點。
一、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的概念與現(xiàn)狀
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是一種新型栽培技術,是馬鈴薯種植業(yè)中一項重大技術突破,該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利于推動整個馬鈴薯產業(yè)的發(fā)展。馬鈴薯作為一種外來傳入的經濟作物,具有極強的土壤適應性與氣候適應性,因此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廣泛的種植,馬鈴薯也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另外,馬鈴薯在作物輪作周期中可以起到保護土地的作用,有利于讓土壤更加肥沃,可以避免輪作區(qū)域內土壤及水資源的流失,能夠保持土壤肥力。近年來,農產品市場對馬鈴薯的消費需求逐年上漲,但土地資源有限,不能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通過先進的栽培技術來提升馬鈴薯產量,就是目前農業(yè)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問題。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資源,實現(xiàn)土地資源與載重量之間的平衡,在保證馬鈴薯健康生長的前提下,達到提高馬鈴薯產量與品質的目的。
二、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1、科學合理的選址
盡管馬鈴薯是一種土壤適應性較強的農作物,但對重茬十分敏感,連續(xù)重茬會導致馬鈴薯產量的嚴重下降。因此,在開展馬鈴薯規(guī)模化種植前,必須避免出現(xiàn)重茬現(xiàn)象的發(fā)生。馬鈴薯屬于塊莖類作物,疏松的土壤,較高的土壤肥力,可以為馬鈴薯的增產打下良好基礎,所以選擇種植馬鈴薯的區(qū)域必須要具備土層厚實、地勢平坦、給排水設施完善的基礎條件。在以往的種植工作中總結得出,馬鈴薯適合與水稻、玉米等農作物進行輪番耕作,這樣可以收到較好的產量,同時也能減少對土壤環(huán)境的破壞。在馬鈴薯收獲后,還要注意做好土壤的深耕翻整,這樣可以提升土壤的保水、透氣能力,進而為后續(xù)的種植做好準備。
2、種薯的選擇
種薯的選擇水平直接影響著馬鈴薯的最終產量與品質,因此,我們在種植馬鈴薯時,應該優(yōu)先選擇具有早熟、高產以及良好抗病能力的優(yōu)質品種,例如早大白等品種。在播種時,應將健壯的種薯放置在10℃~12℃的環(huán)境中,為其提供散射光的光照條件,對種薯進行暖種催芽。等到種薯上長出白色的幼芽后,對種薯進行切芽處理;進行切芽操作時,要剔除其中腐爛的部分,保留完整健康的部分,同時切芽時使用的切刀要先經過酒精消毒,避免切刀攜帶病菌傳播到薯塊之上。當切除腐爛的部位后,應立刻將腐爛的部分集中處理銷毀,同時要對切刀進行消毒才可再次使用。切芽完畢后的薯塊應該放入紫霉素溶液中浸泡10~15min,通過紫霉素對薯塊進行消毒、殺菌后,將薯塊取出即可進行播種。
3、整地播種環(huán)節(jié)的要求
在播種馬鈴薯前,要優(yōu)先選擇土層深厚的沙壤土作為馬鈴薯種植區(qū)域。選地工作完畢后,要對種植區(qū)域的土壤進行仔細的翻整,土壤翻整深度應控制在20~25cm之間,確保田間無大塊雜物,保證土壤的細碎,地表的平整。另外,在整地工作的同時進行基肥的施用,按照馬鈴薯生長特點,控制基肥中氮、磷、鉀的比例,通常情況下,種植馬鈴薯所需的基肥氮、磷、鉀比例為5:2:11。為了保證土壤的良好狀態(tài),減少對土壤原始狀態(tài)的破壞,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所施用的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適量添加復合肥,這樣就能在保證馬鈴薯正常養(yǎng)分供應的同時,達到保護土壤環(huán)境的目的。在播種馬鈴薯時,應該提前根據種植密度的規(guī)劃,控制好播種的間距,通常情況下,馬鈴薯小間距種植的播種間距應該控制在40cm左右,大間距種植可將播種間距控制在80cm左右。在播種時,應該挖出一條深度為13~15cm的種溝,在種溝內撒入適量化肥,這樣可以避免地下害蟲對馬鈴薯造成侵害。另外,在土壤中混入適量除草劑溶液,撒藥后覆蓋一層農用地膜,這樣就能達到防風、除草的效果。
4、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當馬鈴薯出芽后,不能立刻進行引苗,應該先讓幼苗在地膜下方繼續(xù)生長一段時間,根據生長情況進行適當放風,放風的方法就是在地膜上均勻的戳出若干孔洞。而到了馬鈴薯現(xiàn)蕾開花的階段,要做好灌水處理,保證充足的水分供給,有利于馬鈴薯的繁育。灌水可以采用溝灌或滴灌的方式,保證土壤始終處于濕潤狀態(tài)的同時,避免土壤濕度過高引起的病蟲害或馬鈴薯根莖腐爛。在馬鈴薯即將收獲前,應該停止?jié)菜?,這樣可以避免馬鈴薯表皮發(fā)生老化。為了更好的提升馬鈴薯的生長率,在馬鈴薯花期前,可以使用馬鈴薯膨大素兌水稀釋后噴灑在馬鈴薯秧苗之上。在夏季多雨的時節(jié)中,為了避免水分過大造成的馬鈴薯莖葉徒長,應提前在馬鈴薯種植區(qū)域噴灑多效唑粉劑稀釋液,噴灑時應將重點放在馬鈴薯莖葉之上,減少藥液進入土壤的數量,這樣就能達到控上促下的目的。
5、病蟲害的防治
想要保證馬鈴薯的豐產,必須做好對病蟲害的防治,病蟲害是影響農作物產量與品質的主要因素。針對馬鈴薯種植區(qū)域當地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在低溫高濕的天氣下,必須做好對相關馬鈴薯病害、蟲害的防治。通過使用硫酸銅浸泡薯種的方式,防治馬鈴薯環(huán)腐病;通過鏈霉素浸泡薯種的方式,防治馬鈴薯黑頸病,這樣就能減少馬鈴薯病蟲害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顯著促進了我國馬鈴薯種植業(yè)的發(fā)展,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必須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點都能得以滿足,根據種植地點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這樣才能讓馬鈴薯種植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
(作者單位:161631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古北鄉(xiāng)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