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 閔會娥 馬姣 張改花
【摘 要】目的:探討采取以案例為中心結合雙方評價為主的帶教模式在心內科護生實習帶教中的效果觀察。方法:將2017年 6 月 - 2018年 4 月于我院心內科實習的100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6月~2019年4月入科實習的100名護生作為觀察組,對照組采用老師面對面授課及崗位帶教,結合一對一帶教模式,觀察組護生在對照組帶教模式的基礎上采用以案例為中心結合雙方評價為主的帶教模式。授課后,護理實習學生通過掃描授課二維碼填寫反饋表。出科前對兩組護理實習生進行考評(評判性思維能力、理論及科室常見各項操作) ,結果:觀察組護理實習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在各方面(提高興趣、自主學習能力、醫(yī)護患溝通能力、重點知識掌握及常見各項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 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對心內科護生采取傳統(tǒng)帶教基礎上以案例為中心結合雙方評價為主的帶教模式能夠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興趣,更能密切的把理論應用于實踐中,通過雙方評價,能夠發(fā)現護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帶教中的缺陷,對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糾正、及時調整帶教方式,提高帶教效果。
【關鍵詞】案例為中心; 雙方評價; 心內科帶教; 護生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0--01
臨床護理帶教是學校教學的延伸,是培養(yǎng)護生綜合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1],護生進入臨床實習期間,科室按照實習大綱,制定教學計劃,遴選帶教老師,開始護生很難做到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采用典型案例為中心結合雙方評價為主的帶教模式,是通過問題引導、案例分析來提高護理實習生用評判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護生綜合護理能力。雙方評價為主,是指護生與帶教老師互相評價,提高帶教效果。我科對心內科護生采用案例為中心結合雙方評價的帶教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將2017年6月-2018年4月到我科實習的護生100名,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6月-2019年4月到我科實習的護生100名,作為觀察組。兩組護生實習時間為6周,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學歷等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 帶教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老師面授課、崗位帶教及一對一帶教方式,通過競聘遴選帶教老師,科室根據護理實習大綱要求,制定帶教內容,對心內科常見疾病、基本理論、常見手術的術前、術后護理、實踐操作、相關護理項目和護理手段等進行詳細講解[2]
1.2.2 觀察組 采用以案例為中心結合雙方評價為主的帶教模式,(1)建立教學群,按照實習大綱要求制定教學計劃,授課前一天,在微信群中授課老師發(fā)放授課的要求,讓護生提前預習。(2)采取競聘方式遴選帶教老師,根據遴選要求,最終選擇4名理論授課老師及6名操作帶教老師,授課中以案例為導向,引出所講的理論授課內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常用藥物的應用與觀察、心臟介入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常見心律失常的識別及護理、起搏器植入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等,制作成PPT課件,讓護生了解疾病的臨床表現,以及所采取的護理措施的前因、后果,以便于護生能夠理論結合具體案例,更好的掌握知識。操作選擇心內科常見操作,包括靜脈輸液、皮下注射、電除顫、心電監(jiān)護、心肺復蘇、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帶教老師講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護理操作,以及為何采取,提出問題引導護生思考,并進行操作回示。(3)雙方評價,通過雙方評價,帶教老師發(fā)現護生在臨床工作中的帶教缺陷,由病區(qū)職能組(靜療組、環(huán)境安全組、質控組、感控組等),相對應給與護生相應的帶教。彌補帶教中的缺陷,以便于護生能夠及時融入臨床工作,培養(yǎng)出實用性人才。
1.3 評價指標
1.3.1 護理綜合能力 從評判性思維能力、理論知識和科室常見操作3方面進行考核,分數在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帶教效果越好。
1.3.2 基于二維碼掃描的教學質量反饋表,1)理論授課反饋表,從具體目標表達清晰、明確、理論與案例相結合,重點突出,多媒體制作,講解簡明、生動、互動好,語音、語速,儀表端莊,講解自然,精神飽滿,這幾方面進行評價2)實習生操作授課反饋表從授課老師的講解情況、操作用物齊全、位置合理,思路清晰、條理清楚、操作熟練、重點突出、注意事項、相關知識講解全面、學生回示操作這幾方面評價,分數均在4-10分,分為優(yōu)、良、可、差。分數越高,表示帶教老師授課能力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21.0 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護生出科成績比較見下表。
兩組護生出科成績比較,觀察組護生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理論及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帶教中的不足,彌補缺陷,重點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
3 小結
心內科患者病情表現復雜多樣,對于年資較淺以及剛到心內科就職的護士而言,或許難以承受這樣的工作負擔[3],護生進入臨床實習,不能很好的把理論應用于臨床實踐中,且是片段思維模式,采用以案例為中心結合雙方評價為主的帶教模式,是以臨床病例為主,在案例中引出所講的內容,可以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便于接受所講的重點內容,并以評判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合雙方評價為主的帶教模式,可及時發(fā)現帶教中的缺陷,同時采用了病區(qū)職能組職能對應的帶教方法,及時彌補帶教中的漏項點。便于護生盡快融入臨床工作中,培養(yǎng)出實用性人才,同時提高了護生的理論及科室常見各項操作成績以及對帶教效果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李金林,劉靜梅,張曉蘭, 臨床路徑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83.
張慧.臨床路徑結合PBL教學法在中醫(yī)院兒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體會[J]. 天津護理,2016,24(3):267-268.
謝圓,范東英,潘蓉.PCMC教學模式結合案例分析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分析[J].內科,2016,11(5):78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