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劇《正常人》在全球的熱播無疑成為2020年一個矚目的文藝事件,薩莉·魯尼寫出了新一代年輕人新的愛情,標志著千禧一代已經(jīng)濃墨重彩地登上了世界舞臺的中心。繼《聊天記錄》之后,薩莉·魯尼在她的第二部小說《正常人》中,用她出色的心理描寫和溫柔細膩的文筆,探索微妙的階層關系,初戀的激情、脆弱與危機,家庭關系和友誼復雜的糾纏,為當代小說注入新生力量。
薩莉·魯尼在她26歲時,出版了第一本小說《聊天記錄》(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2018年,在《正常人》(Normal People)出版后,馬上被改編成了同名電視劇,在播出后掀起了一陣文藝風潮。 作為一位作家,薩莉·魯尼的崛起速度非??臁6潭虄扇陼r間,她迅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作家,成為一個全世界都在閱讀其作品的炙手可熱的作家,她的作品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薩莉·魯尼居住在德國首都柏林,她十分想來到中國與讀者進行交流,了解中國讀者的想法。但目前,她正在專心寫她的第三部小說。
薩莉·魯尼
1991年生于愛爾蘭西部的梅奧郡,2013年畢業(yè)于都柏林圣三一大學英文系,作品發(fā)表于《紐約客》《格蘭塔》《白色評論》等雜志。她在攻讀美國文學碩士學位期間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聊天記錄》引起英國出版界廣泛關注,共有七家英國出版社爭奪版權,最終由費伯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薩莉·魯尼亦因此書獲得2017年《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青年作家獎,也被美國《巴黎評論》評為年度最佳小說。薩莉·魯尼2018年出版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正常人》入圍布克獎、都柏林國際文學獎、英國女性文學獎、迪倫·托馬斯獎,被水石書店評為“年度圖書”,獲得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說獎、愛爾蘭年度圖書獎、英國圖書獎年度最佳圖書獎,已被翻譯成46種文字,成為全球暢銷書。根據(jù)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2020年春季由英國BBC、美國Hulu聯(lián)合推出,風靡全球。
談到這位作家,愛爾蘭文學也是看待這本小說的一個切入點。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愛爾蘭文學專家陳麗看來,從80年代以后,愛爾蘭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其繁榮已經(jīng)堪比20世紀初的愛爾蘭文學。有大量的小型文藝出版社以及文學獎項的扶持,使得新秀作家以極高、極大、極快的頻率出現(xiàn)在文學的舞臺上,尤其是女性作家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群體的崛起也十分亮眼。還有作家的跨界創(chuàng)作,薩莉-魯尼就是如此,她在2016年發(fā)表過兩首詩,之后開始發(fā)表短篇小說,2017年出版的《聊天記錄》和2018年出版的《正常人》,都十分受讀者喜歡。 回到《正常人》這個故事,作者把小說安放在愛爾蘭的一個小鎮(zhèn)斯萊戈,主人公是一對年輕的男女——康奈爾和瑪麗安,他們在小鎮(zhèn)長大。在學校,康奈爾備受歡迎,瑪麗安則被視為怪人,獨來獨往。然而,一次令人怦然心動的對話,改變了兩人的關系和他們今后的人生。在數(shù)年的大學生活中,兩人各自與他人交往,但似乎總有一種不可抗拒的磁力,將兩人彼此拉近。他們如同“一盆土中的兩株植物,環(huán)繞彼此生長,為了騰出空間而長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姿態(tài)”。 首先,這是一個關于兩個年輕男女之間的感情故事,也是一個平凡的愛情故事。作者的細膩筆觸出發(fā)點非常真誠,通過大量的對話去探討男女之間的愛情,可以讓讀者沉入其中,有種強烈的代入感。在文字之間,能夠看出薩莉-魯尼這個作家非常溫柔,即使小說里面有一些凄慘的情節(jié),但最終兩個年輕人的步調非常一致,結果都是使對方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 再從這個故事的背景來看,在小說中作者直面現(xiàn)代社會年輕人的種種困境:階層差異、原生家庭、親密關系、青春、友誼、個人成長、抑郁癥、精神控制、校園霸凌,并用細膩溫柔的筆觸試著去解開這一個個癥結。經(jīng)過電視劇的演繹后,更是讓新生一代找到共鳴。
“我更喜歡構想出一段有意思的關系,讓這段關系影響我對人物的塑造”
我通過讀小說、看電影這樣的方式培養(yǎng)我對故事的品味,逐漸明白敘述如何起作用。然后就有了一些感覺,這決定了我的寫作目標,我的目標就是在敘述能成立的基礎上講述一個故事。這也是由于我接觸的很多文化傳統(tǒng)塑造而成的。就這點而言,自覺告訴我不應該多次重復相同的設定。我會想要故事的結構變得多樣一些,然后用特定的技巧實現(xiàn)這種多樣性。目前小說的背景都設在柏林,柏林讓我收獲頗豐。我很享受描寫它的過程。其實,大部分我寫的東西,都被我刪掉了,所以,大多數(shù)時間當我有了一個想法時,如果不夠好,我都會刪掉。最終,刪掉的部分比這本書的內容還要多。所以,我的實驗就像試錯法,這是我的方法。 在我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是無法脫離人物互動、單獨構想出人物的。我從來不孤立地創(chuàng)作人物,我想象不出來一部小說只講一個孤立的人物是怎樣的,可能會是一部極具實驗性質的小說。一般來說,小說就是要將人物置于社會背景中。當然還有親密關系、人際關系和家庭里,這是我構思人物的方式,他們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成為了自己。相對于獨立的個體,我對參與社會生活的人更感興趣。我更喜歡構想出一段有意思的關系,然后讓這段關系影響我對人物的塑造。
閱讀《正常人》這本書的過程是非常愉悅的,和許多類似主題的小說一樣,它是把懵懂的青少年之間的戀愛的脆弱以及不同社會階層間的復雜性和原生家庭本身以及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個人成長,最后還有愛爾蘭鄉(xiāng)村與城市間分裂等主題都一一揭露了出來。不過,我作為一個愛爾蘭人,我認為書中兩位主人公能夠在這么一個愛爾蘭的小鎮(zhèn)上維持他們的地下戀情,這點有點不太可信。當然,我們在座的也有兩位中國作家,不知道是不是同樣情況在中國的小鎮(zhèn)上也是類似的。
書中也有很多非常符合現(xiàn)實的部分,作者非常聰明,她在書中將兩個主人公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階層做了連接,繼而影響了人物的態(tài)度和狀態(tài),這也讓《正常人》這本書相比其他同類型的作品讓人印象更為深刻。 盡管愛爾蘭并沒有所謂正式的社會結構的劃分,但我們通過這本書也能夠深刻展現(xiàn),不同群體是如何用紐帶和經(jīng)驗彼此緊密交織在一起,同時又在做排他。這本關于成長的書同時也描繪了愛爾蘭的一些其他的方面,比如它展現(xiàn)了愛爾蘭的鄉(xiāng)村與首都之間形成的鮮明的對比。它除了表達一些成長的快樂,年輕的快樂,但同時也強調了人們在這個階段會面臨的眾多選擇,其實有時候也會讓人感到無法喘息。
在電視劇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取景地都是在愛爾蘭,展示了很多愛爾蘭的美景以及我們愛爾蘭人的青春活力。這本書以及這部改編的電視劇為愛爾蘭文學吸納了許多年輕的更國際化的觀眾,其實我非常驚訝,在過去幾周,我在中國的各地各種場合的對話中都能遇到看過這本書或者電視劇的人。我相信這個主題的普遍性已經(jīng)吸引了很多人的共鳴,這本書的文字也非常優(yōu)美,描繪得也是非常細致入微。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間的兩段,一個是康奈爾得了學校的獎學金,他突然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不一樣了,他可以長時間地去看一幅美術館里的畫,他覺得金錢給了他自由。最后的時候,瑪麗安說,康奈爾給她的美德現(xiàn)在變成他自己的東西了。最后你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人生是互相給予。 我的讀者大多數(shù)是年輕人,很多人給我發(fā)一些私信,向我傾訴人生的苦痛,我發(fā)現(xiàn)當年困擾我的很多東西對他們依然是存在的。我參加這個分享會,我想把我的感受跟大家說,金錢也好、階層也好,很多你年輕的時候沒有意識到的,遲早有一天會干涉你的生活,最終你要擺脫這些干涉。你到底通過哪種路徑?有的時候你是靠自己,有的時候是靠愛人,說不清楚,但是最終會變得不重要,不要被這個事情打敗,也不要覺得他們會變成你一生之中的障礙。
我想起我出的第一本書《十一味愛》,起初我并不想以愛為題,當時覺得愛情是一個賣點。可能大概在20多歲的時候,愛情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命題。愛情包括一切,愛情包括我們意識到的原生家庭的差異,也包括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我覺得,這本書中哪怕沒有描寫階級差異,也許我們年輕時候的愛情也還是很容易碎裂。
我的感覺是書中的主角都是幸運兒,雖然他們最后成為了所謂的“正常人”,但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點不正常的部分,但是他們兩個是幸運兒,他們可以糾纏,像兩棵植物為彼此的生長讓出空間,繼續(xù)糾纏、曲折地長在一起。但實際情況下,我們大部分年輕人可能因為中間任何一件事而關系破裂,而他們中間遇到很多事還沒有被打散。 我覺得有一點投射到我的人生。我覺得他們兩個很幸運,在于他們的步伐始終是一致的。普通人的愛情,正常人的愛情都也許走著走著就會走散,是因為不一致。這本書的珍貴之處就在于此,她寫了這樣兩個步伐始終一致、志識情趣,對彼此表示強烈興趣的兩個聰明的人的故事,雖然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愛情,但是她用了罕見的耐心來寫,而且寫得非常準確。
每個人都曾是花季少男少女,那些青春懵懂的情緒是美好甜蜜的。在青春愛情題材的影視劇不斷獲得關注和喜愛的同時,那些關于成長、夢想、熱血的故事也不斷被書寫上演。
《逆光飛翔》
導演:張榮吉
音樂天分超凡的男孩裕翔彈得一手好琴,卻天生失明。他堅持不參加任何比賽,只希望能擁有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他第一次離家北上念書,遇見熱愛跳舞卻因故被迫放棄夢想的女孩小潔。裕翔能“看見”世界上不被旁人看見的美麗,從未放棄過這個世界。他就像一縷溫暖的逆光照進了小潔冰冷的內心,而小潔則帶領著裕翔經(jīng)歷了他從未嘗試過的冒險。兩個看似永不會相交的靈魂,卻成為彼此遺失的那份力量。兩人身后的那道耀眼的逆光,正溫暖著、鼓舞著他們向夢想展翅飛翔。
《真心半解》
導演:伍思薇
當青春、校園、戀愛等詞匯撞擊在一起的時候,觀眾難免想到帥哥美女轟轟烈烈的情感對撞,而在這部影片中,愛情仿佛是緩慢飄渺的曖昧氛圍,是含蓄在臺詞、表情中的喜歡,《真心半解》的劇情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模糊感讓它具有風情。劇情內容為:個性體貼的運動健將保羅愛上了學校校花,但他實在不善言辭,于是決定雇用內向的高材生艾莉幫他展開追求,毫不相干的兩人也因此成為朋友。然而,艾莉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也對?;óa(chǎn)生好感,她和保羅的友誼因此變得復雜。本片為編劇兼導演伍思薇的最新力作。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導演:九把刀
柯景騰和他的一群好友——愛耍帥卻老是情場失意的老曹,胖界的奪愛高手阿和等,從國中到高中,一直是不離不棄的死黨。他們都對班花沈佳宜有著一種糾結的感情。一方面,他們瞧不起這種只會用功讀書的女生,另一方面他們又為她的美好氣質傾倒。因為學習成績較差,柯景騰被老師安排坐在沈佳宜前面。因為他的一次英雄救美,她開始用強制的方式幫他補習功課。此事令其他兄弟羨慕嫉妒恨,但是大家都未說破。畢業(yè)后,柯景騰和沈佳宜在各自大學保持戀人般的聯(lián)系。直到他舉辦自由格斗賽,事情才出現(xiàn)了變化……
《初戀這件小事》 導演:普特鵬·普羅薩卡·那·薩克那卡林/華森·波克彭
初中生小水相貌平平,家境一般,所以在學校里并不受重視。但是她心地善良,又有一群死黨,日子過得倒也開心。某天,她遇見了帥氣的學長阿亮,春心萌動。她喜歡看他踢足球,看他拍照,如癡如狂。上英語課時,她不停地給死黨傳紙條表達對阿亮的愛慕。然而,英語老師則指出她除了英語一無是處?;氐郊遥迨鍙拿绹觼砹烁赣H的消息,說如果她能考全校第一,就可以去美國。于是,她暗下決心要努力加油。某天,小水等人在買飲料時,碰到籃球隊員蠻橫插隊。阿亮挺身而出,為她們教訓了對方,并挨了校長的責罵。小水也第一次聽說阿亮的父親因為射失點球而退役的事情,理解了他心中的隱痛。他們的戀情會由此展開么?
《怦然心動》
導演:羅伯·萊納
布萊斯全家搬到小鎮(zhèn),鄰家女孩朱麗前來幫忙。她對他一見鐘情,心愿是獲得他的吻。兩人是同班同學,她一直想方設法接近他,但是他避之不及。她喜歡爬在高高的梧桐樹上看風景。但因為施工,樹要被砍掉,她誓死捍衛(wèi),希望他并肩作戰(zhàn),但是他退縮了。她的事跡上了報紙,外公對她頗有好感,令他十分困惑。她憑借雞下蛋的項目獲得了科技展第一名,成了全場焦點,令他黯然失色。她把自家雞蛋送給他,他聽家人懷疑她家雞蛋不衛(wèi)生,便偷偷把雞蛋丟掉。她得知真相,很傷心,兩人關系跌入冰點。原來父親—直攢錢照顧傻弟弟,所以生活拮據(jù)。她理解了父母,自己動手,還得到了他外公的鼎力相助。他開始關注她。
《創(chuàng)可貼》
導演:鄭基訓
消防員與醫(yī)生,兩種不同的職業(yè),性質卻是一樣的,都是救人于水火之中。但同樣的,身處這兩種職業(yè)的人們也需要被治愈,需要創(chuàng)口貼來愈合傷口。作為消防員的姜一整日穿梭于大街小巷,拯救他人生命,可卻挽救不了妻子的生命;大大咧咧,看似沒心沒肺的女醫(yī)生美秀內心卻因為一次醫(yī)療事故而封閉了自己。二位滿身傷口的人相遇于一次救助行動,美秀被姜一所吸引,大膽展開了追求,熊熊烈火,冰山也會漸漸融化。每日都與死亡打交道,但也見證生命的力量和奇跡的誕生,讓二人更加體會到生存的意義和眼前人的珍貴,在一來一往中,互相撫慰了內心的傷痛,成為了彼此傷口的創(chuàng)口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