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燕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初知瘟疫,是從父母口中。從父母的描述中,我想象著2003年非典時期,病毒橫行于天地之間,空氣中一定也充斥著恐怖。原來,人類竟如此脆弱。
從父母口中,我第一次知道了鐘南山院士以及無數(shù)不知姓名的醫(yī)護人員。他們憑借赤膽忠心,與非典病魔較量。
沒想到,在庚子年的春節(jié),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人間。在這特殊的時期,病毒借春運之力,四散于全國。
又是他,又是他們沖向了抗疫最前線。
鐘南山院士在祖國和人民需要之時,臨危受命,扛起了這份重擔。人們坦言:聽到“鐘南山”這三個字,心中踏實多了。他的背后,是那些兢兢業(yè)業(yè)的醫(yī)護人員。他們的臉上被口罩勒出了道道血痕,手上有條條創(chuàng)傷,可他們?nèi)詻_在一線,與死神搶奪生命。在與病魔的斗爭中,他們舍下小我,守著人民,守著華夏熱土。
《菜根譚》有言:“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边@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人類吃野味開始。多少年過去了,那些愚昧無知的人們對野生動物的迫害,只增不減。但從大自然里奪取的,遲早要還。于是,人類受到了懲罰。
但在這場特殊的戰(zhàn)疫中,我們沒有放棄,沒有低頭。
各行各業(yè)的人紛紛向武漢捐款捐物。新聞評論中那關切的話語動人心弦。路邊的檢查人員恪盡職守。人民子弟兵從天而降,馳援武漢……始終堅守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那長天不忘、史冊永銘的赤子之心,展示著滿腔的報國壯志,照亮了華夏的中國夢。
一切都會過去的,可我們終究要學會些什么,懂得些什么。
身為一名中學生,面對疫情,感動執(zhí)筆,將心緒寫在紙上。我堅信,多年后,面對國難,我們這一代人除了執(zhí)筆,更能擔起一份責任。
立春已到,捷報不遠。疫情過后的中國仍屹立東方,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