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戈青 趙文遠 王薈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胃蘇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方法:從2018年2月~2019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例中,選取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其中,行莫沙必利治療為對照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加用胃蘇顆粒,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觀察組的總體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癥狀緩解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胃蘇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療效顯著,其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胃蘇顆粒;莫沙必利;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圖分類號】R5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而言,其發(fā)病率比較高,在臨床癥狀中,腹痛腹脹和反酸等比較常見,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在臨床上,通過莫沙必利的應用,治療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為此聯(lián)合使用胃蘇顆粒、莫沙必利,以此來對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進行對比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主要選取我院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為48例。觀察組男女分別為24例、24例,年齡為20~60歲,平均年齡為(45.25±6.91)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8例、20例,年齡為25~58歲,平均年齡為(44.41±7.26)歲。所有患者均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相符,如果患者伴有心肝腎功能損害和胃腸疾病等,應一律予以排除。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案
對照組采取莫沙必利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加用胃蘇顆粒。胃蘇顆粒、莫沙必利均1天3次,其中,胃蘇顆粒的最佳服用時間是餐后,而莫沙必利的最佳服用時間為餐前半個小時[1],治療時間均為30天。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緩解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以此來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判斷。療效評價標準主要包括顯效、有效以及無效等。其中,在患者接受治療后,如果臨床癥狀完全改善,則屬于顯效;在患者治療后,如果臨床癥狀降低趨勢明顯,病情有所緩解[2],則屬于有效;在患者治療后,如果臨床癥狀尚未得到緩解和減輕,甚至加重,則屬于無效。此外,還需對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進行記錄,其中,腹脹和惡心嘔吐等為不良反應癥狀。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
選用SPSS15.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的總體有效率分別為95.83%、85.42%,觀察組的總體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在癥狀緩解時間方面,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在臨床上,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是由于患者消化系統(tǒng)器質(zhì)性病變并不突出。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莫沙必利藥物治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屬于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3],其選擇性特點較為突出。在藥物進入人體以后,可以促進分泌胃腸道內(nèi)乙酰膽堿,這對于排空胃腸道具有極大的幫助。但是在相關研究中,僅僅使用莫沙必利藥物,并不能完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因此,應再加用胃蘇顆粒,其成分主要包括陳皮、紫蘇梗、佛手等,胃止痛和理氣消脹等為其功效。
通過本文研究證實[4],胃蘇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對于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顯著的幫助,其療效顯著,而且可以有效緩解癥狀,其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張婷婷,周文博,林震群.胃蘇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6,28(12):120-122.
顧慶,王云峰,趙堅敏.氣滯胃痛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7(04):63-65.
王寶龍.氣滯胃痛顆粒、莫沙必利聯(lián)用對消化不良(功能性)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1):85.
楊文,霍小燕.胃蘇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大學生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34):4620-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