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博大口腔門診(459003)張姚霞
濟源韓梅口腔門診部(459001)韓梅
前牙缺損是一種口腔科常見疾病,其不僅影響正常的咀嚼功能,還會給牙齒美觀程度帶來極大影響。前牙修復是目前臨床治療前牙缺損的主要手段,而隨著口腔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用于前牙修復的可選材料種類也在不斷增多[1]。此次研究以在我院就診的96例前牙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納米復合樹脂材料在前牙修復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征得倫理委員會許可后,使用隨機雙盲法將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96例前牙缺損患者分為對照組(n=48)和觀察組(n=48)。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40.21±3.96)歲。觀察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40.37±4.12)歲。兩組基本資料無組間差異(P>0.05)。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橡皮障隔濕法,祛除牙齲壞組織和原填充物后預備洞緣斜面,并粗化粘接面。酸蝕30s后使用大量流水沖去酸蝕劑,干燥后均勻涂抹粘接劑并固化10s。對照組使用光固化復合樹脂(上海二醫(yī)張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53630467)進行修復:關閉手術燈后將樹脂鋪平洞底,使用三角堆積方式逐層充填,每層光固化30s左右。觀察組使用納米復合樹脂(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國械注進20153630485)進行修復:在硅橡膠導板支撐下,依照逐層堆塑以及逐層充分固化的原則進行前牙修復,每層固化20s。兩組在牙齒修復完成后調整咬合,并進行局部形態(tài)修整和拋光,祛除橡皮障。
1.3 觀察指標 ①持續(xù)隨訪3個月,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前牙修復1周和3個月后的疼痛程度。②統(tǒng)計修復優(yōu)良率,優(yōu):VAS評分≤2分,咬合功能良好,無并發(fā)癥;良:VAS評分3~5分;咬合功能良好;差:VAS評分>5分,存在嚴重并發(fā)癥。③統(tǒng)計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VAS評分以表示,行t檢驗;修復優(yōu)良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VAS評分比較 觀察組前牙修復1周后和3個月后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前牙修復1周后和3個月后的VAS評分比較,分)
附表 兩組前牙修復1周后和3個月后的VAS評分比較,分)
組別 例數(shù) 1周后 3個月后對照組 48 4.08±0.61 2.13±0.36觀察組 48 2.56±0.44 0.95±0.21 t 14.001 19.616 P 0.000 0.000
2.2 修復優(yōu)良率 觀察組修復優(yōu)良率(93.75%)高于對照組(77.05%),差異顯著(P<0.05)。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42%)低于對照組(27.08%),差異顯著(P<0.05)。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前牙缺損患者對前牙修復的效果要求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亦對美容修復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2]。光固化復合樹脂是目前臨床用于牙齒修復的常用材料,其具有流動性適中、可塑性強、光澤度好等優(yōu)點,但作為一種亞微米材料,光固化復合樹脂中含有一些體積較大的顆粒,這些顆??稍谛迯瓦^程中形成微小縫隙,水分、細菌進入可引發(fā)牙髓損傷和各種術后并發(fā)癥。而納米復合樹脂則是一種用于牙齒修復的新型材料,其物理性能、生物學性能以及美學性能相較于傳統(tǒng)光固化復合樹脂具有明顯提高。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納米復合樹脂修復的觀察組修復優(yōu)良率較高,而術后1周和3個月時的VAS評分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表明采用納米復合樹脂進行前牙修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傳統(tǒng)光固化復合樹脂,這是因為較小的顆粒直徑可以進入聚合鏈間,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微小縫隙形成。
綜上所述,納米復合樹脂材料在前牙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光固化復合樹脂,可作為臨床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