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節(jié)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現階段的語文教學理念逐漸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表現就是更加重視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價值。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更是成為了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滿足信息化時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筆者將針對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談一談組織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化環(huán)境;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不但對教師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影響,而且也逐漸改變了具體的教學手段。在新課標的設計理念中,小學語文教學開始向素質化、綜合化、信息化的方向轉變。大量的教學實踐研究證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教師應對新課標的理念進行更加準確的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同時要及時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唯有如此,才能使信息技術的積極價值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1.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氛圍
在小學階段,如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是教師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一問題,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增加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為此,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借助信息技術中的動畫、影像、聲音、圖像等媒介要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唯有如此,才能為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例,這篇文章是根據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個真實的事件創(chuàng)作的,是一個十分經典的英雄故事。盡管這類英雄故事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文本類型,但單一的文本閱讀的方式依然難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意愿。于是,我沒有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而是借助多媒體視頻進行了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段視頻出自于這篇文章的同名電影。相對于單一的文字內容,電影視頻將當時情況的緊急、八路軍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十分直觀地呈現了出來。利用這段視頻,逐漸使學生的情緒受到了感染,并使其集中了注意力。這不但激發(fā)了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內容的意愿,而且?guī)椭鷮W生對文本相關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由此可見,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氛圍進行優(yōu)化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應用方式。
2.借助信息技術引導自主探究
在新課標的設計理念中,十分關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強調學生通過自主性的學習方式進行知識探索。但是,從個體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尚不完善,知識經驗積累也相對匱乏。所以有時學生難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實現知識理解,尤其是一些知識難點,更是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輔助,針對教學難點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從而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質量的提高。
如:《再見了,親人》是隨軍戰(zhàn)地記者魏巍創(chuàng)作的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1958年時,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開朝鮮時的場景,選取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離別鏡頭,回憶了和朝鮮人民的往事,表達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的深厚情誼。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從文章內容來看,這篇課文講述的故事以朝鮮戰(zhàn)爭為背景,而大部分小學生都對這一歷史事件不太了解。于是,我借助信息技術實施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首先,我給學生提供了“學習資源包”,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了解了這篇文章的相關背景,并以此為基礎學習了文章的內容。之后,我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合作交流與討論。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了探討。最終,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中,學生逐漸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3.借助信息技術拓寬學習范圍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是小學語文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應該明白,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不斷進行的語文學習中實現的。為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的開放性,以此來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晏子使楚》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篇散文,主要講述了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多次受到楚王侮辱,最后巧妙還擊的故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涌現了很多有名的歷史人物,而且在列國之間發(fā)生了很多故事。于是,我通過信息技術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了檢索和整合,給學生出示了一些與之相似的故事和文章。最終,通過教學資源的拓展與教學活動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活動的與時俱進。這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教師應對信息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式有更加熟練的掌握,以此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華秀琴.論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J].散文百家(下),2019,(10):118.
[2]楊永祥.信息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35(3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