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蓉 鄭在江 白靜珍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老年人便秘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次數(shù)少,排便量少,排便費力,大便偏干,有些大便即使不硬也拉不出來,甚至感覺胃不舒服。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費力,糞質(zhì)硬結(jié)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約1/3的老年人出現(xiàn)便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老年人長期便秘應該到正規(guī)醫(yī)院定期檢查,因為便秘也可能會有器質(zhì)性病變。首先排除是不是器質(zhì)性病變,在臨床上比較多見氣血不足、陰精虧損的情況。研究表明便秘的發(fā)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60歲以上女性便秘的發(fā)生率可達24%,因此老年人便秘的治療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 老年人便秘的類型
1.1 肛周疾患性便秘
因患痔瘡、肛裂等肛周疾病,為避免疼痛和出血,有意識地控制其所引起的便意,據(jù)報道占老年人便秘的45.5%。
1.2 出口阻塞性便秘
在人群中直腸內(nèi)脫垂、直腸前突、恥骨直腸肌肥大、會陰下降等組織學上的改變導致的排便困難,亦以老年人為多見。
1.3 慢傳輸性便秘
老年人體力活動減少或長期臥床使腸蠕動緩慢,使大便在腸腔中停留時間過長,所含水分大部份被腸粘膜重吸收,致使大便干燥難以排出。據(jù)報道,由于缺乏運動而導致的便秘占老年人便秘的43.5%。
1.4 混合性便秘
老年人消化系統(tǒng)功能衰退引起的便秘常伴有乏力、慢傳輸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肛周疾病型便秘等。這種混合便秘反映了便秘的復雜性,也導致便秘療效的不確定性。
1.5 排便無力性便秘
老年人胃張力和排空速度下降、小腸和大腸均萎縮、肌肉層變薄、收縮力減小、蠕動減少、直腸肌肉萎縮、對內(nèi)容物的壓感也降低、腹肌和盆底肌萎縮。
1.6 老年性巨大結(jié)腸癥(特發(fā)性巨結(jié)腸)
乙狀結(jié)腸粗大冗長就是長期便秘導致的,這樣更加重了便秘。
2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
2.1 與年齡有關(guān)
老年人的便秘患病率明顯高于年輕人,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食物攝入量和身體活動明顯減少,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腸蠕動減弱的張力,和腹部和骨盆底肌肉疲勞,內(nèi)部和外部的肛門括約肌減弱,胃結(jié)腸反射減弱,直腸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腸內(nèi)停留過久,水分吸收過多引起便秘。此外,老年人常因老年癡呆或精神抑郁而喪失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2.2 不良生活習慣
(1)老年人牙齒脫落,喜歡吃低渣精細或一些方便省事的食物,食物簡單缺乏粗纖維使大便體積縮小,粘滯程度增加,大便運動減慢,水分吸收過多而致便秘。脂肪是刺激反射的主要食物,蛋白質(zhì)沒有這個作用。(2)有些老年人沒有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常常忽視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3)由于一些疾病和身體肥胖,老年人的身體活動較少,尤其是那些因疾病臥床和坐輪椅的病人。由于缺乏促進糞便運動的物理刺激,它們往往容易便秘。
2.3 精神心理因素
患有抑郁癥、焦慮癥、強迫性思維和行為等心理障礙的患者容易便秘。研究表明,便秘患者中有1/3的人抑郁和焦慮程度明顯增高。
2.4 腸道病變
腸道病變包括炎癥性腸病、腫瘤、疝、直腸脫垂等。這些病變導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和排便障礙。
2.5 全身性病變
全身性疾病有腦血管意外、糖尿病、帕金森病、尿毒癥等。
2.6 醫(yī)源性(濫用瀉藥)
由于長期使用通便劑,尤其是刺激性通便劑,通便劑會對結(jié)直腸肌肉造成損傷,對腸粘膜和脊髓神經(jīng)造成損傷,降低腸肌張力,從而導致嚴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藥物還有如抗抑郁藥、鴉片類鎮(zhèn)痛藥、鈣拮抗劑、利尿劑、抗膽堿類藥等。正常排便包括產(chǎn)生便意和排便動作兩個過程。進餐后結(jié)腸運動因胃結(jié)腸反射而增強,糞便被推至遠端結(jié)腸。直腸充盈時,肛門括約肌放松,同時,肛門括約肌收縮,引起直腸腔內(nèi)壓力上升,當壓力刺激超過閾值時,即引起便意。這種意向的沖動沿著盆神經(jīng)、腹部然后經(jīng)神傳遞到腰骶部脊髓的排泄中心,再經(jīng)丘腦路的大腦皮層上。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液胃腸道激素,如血管活性腸肽、血漿和胰腺肽、胃動素、生長激素和膽囊收縮素,參與控制結(jié)腸的動力學。激素的變化可能在老年人便秘的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3 老年人便秘的治療
3.1 藥物治療
可服用緩瀉劑,如麻仁丸、乳果糖等,緩瀉劑最好的使用方法是交替使用,避免對藥物產(chǎn)生依賴性。
3.2 腸道微生態(tài)治療
便秘的原因,尤其是老年人便秘的原因與腸道蠕動有關(guān),而腸道蠕動障礙的主要原因是腸道細菌的紊亂。通過給予患者益生菌、益生元和菌群移植,在相當比例的老年人中(沒有長期服用過瀉藥)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3 手術(shù)治療
對于有慢性便秘甚至腸梗阻的老年人,他們被迫接受手術(shù),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治療選擇。
4 老年人便秘期的飲食療法
4.1 黃芪粥
既簡單又方便的黃芪粥,黃芪用到50-60g都沒問題,然后先把黃芪放水里去煮,煮半個多小時,起碼要半個多小時然后把藥渣去掉,再根據(jù)自己想吃多少粥放點大米,把它熬成粥,早晚吃都可以,做早餐都行,對氣虛型便秘還是很有幫助的。
4.2 紅薯粥
紅薯150g-200g左右,準備一些大米,紅薯洗干凈,把皮削掉然后切成小塊,把大米放在一起放水里去煮熬成粥,有一定的潤燥、滑腸、通便的作用,紅薯粥民間很多人都會做,既簡單又經(jīng)濟。
4.3 紅薯蜜糖飲
150-200g的紅薯,多一點少點都問題不大,洗干凈削掉皮,切成小塊,然后放點大棗一起去熬,熬成糊狀以后稍微放點蜂蜜,又美味、又可以潤腸通便,可以做早餐。
4.4 百合根
百合根的做法也很簡單:用大概半斤百合放水把它煮成糊狀,適當放一點蜂蜜調(diào)味,又美味又可以潤腸通便。
5 老年人便秘的預防
5.1 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主食要多樣化,不可過于精細,粗細糧搭配。豆制品的攝入不要忽視:冬天不忘紅小豆,夏天不忘綠小豆;每天吃一頓麥片粥,面包要吃全麥的;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來自蔬菜和水果,每天保證1斤蔬菜,其中芹菜、圓蔥、韭菜、木耳、海帶、蘑菇等應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餐桌上;白天保證2兩至4兩的水果,香蕉、蘋果最相宜。
5.2 要增加飲水量
有些老年人不愛喝水,不愛喝粥,更不喝蔬菜湯,因為已堅持多年,養(yǎng)成了習慣,所以并不覺得口渴,但便秘經(jīng)常困擾他,使他痛苦不堪。每日應喝2000毫升左右的水,水可作為潤滑劑,膳食纖維充分吸收水分才能在腸道內(nèi)膨脹,刺激腸道蠕動,軟化糞便。
5.3 不要養(yǎng)成依賴瀉藥的習慣
瀉藥使食物通過腸道過快,減少了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流失。長期服用瀉藥還可使腸道肌肉松弛變形,菌群失調(diào),更會加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