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翠萍
【摘 要】缺血性腦卒中生理、病理過程較為復雜,主要與多種機制互相影響有關,臨床常以中醫(yī)藥湯劑對缺血性腦卒中進行診治,其中栝樓桂枝湯應用較多,但有關于該藥方作用機制、物質(zhì)基礎方面的資料較為缺乏,故本文圍繞栝樓桂枝湯單味藥至全方效用的相關研究作一闡述。
【關鍵詞】缺血性腦卒中;栝樓桂枝湯;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5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缺血性腦卒中病因較多,一般包括椎動脈狹窄、腦中動脈栓塞、貧血,心搏驟停等,共濟障礙、感覺障礙、眩暈、肢體痙攣、復視及神經(jīng)功能障礙(可逆性)是其常見癥狀[1],其中肢體痙攣較為多發(fā)。祖國醫(yī)學認為肢體痙攣(腦卒中后)屬“痙病”范疇,病機與筋脈肌肉失養(yǎng)有關,常表現(xiàn)為角弓反張、四肢抽搐及項背強直,主要機制涉及鈣超載(細胞內(nèi))、能量代謝障礙(線粒體)及氨基酸毒性(興奮性),故以具有舒緩筋脈、解肌祛邪及滋養(yǎng)津液等作用的栝樓桂枝湯對腦卒中肢體痙攣患者進行治療較多[2],為了解該中藥湯劑的機理用途,筆者闡述如下。
1 方劑組成與作用
栝樓桂枝湯出自《金匱要略》,其藥物組成主要包括大棗12枚、生姜9g、甘草6g、白芍9g、桂枝9g、栝樓根30g。若伴大便不通,需加入郁李仁、火麻仁等;伴氣虛自汗,需加入浮小麥、黃芪等;伴陰虛多汗,需加入五味子、麥冬、沙參等;伴心煩失眠,需加入生牡蠣、生龍骨、炒棗仁、夜交藤等;伴陰虛內(nèi)熱,需加入淡竹葉、青蒿、白薇等;伴痰濁明顯,需加入茯苓、遠志、石菖蒲等。六藥配伍可具有養(yǎng)營生津、柔潤筋脈、調(diào)和營衛(wèi)等作用,其中甘草具有和中緩急的功效;生姜、大棗具有溫陽化氣、健運脾胃等功效;桂枝具有溫通經(jīng)脈、解肌調(diào)衛(wèi)等功效;白芍性凉、苦,且味酸,具有斂陰合營、養(yǎng)肝、柔痙止痛等功效;栝樓根性微寒、微苦,且甘,具有舒緩筋脈、滋養(yǎng)津液等功效。根據(jù)異病同治原則,可對病機為筋脈失養(yǎng)、營血虧虛的缺血性卒中進行對癥治療。水煎口服,日用一劑,餐后服用,一日兩次(分早、晚),周期為四周,用藥后可明顯緩解腦卒中肢體痙攣癥狀。
2 自由基學說
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常被用于腦缺血損傷研究中,若再灌注(腦缺血)時出現(xiàn)自由基反應,可能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組織水腫、線粒體功能障礙及膜損傷等問題。
GLGZT可對丙二醛水平進行減低,并對谷胱甘肽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腦組織)進行提升,盡可能縮小患者的腦梗死面積;抗氧化物質(zhì)基礎則包括大棗多糖與相關酚類物質(zhì);生姜可對患者的抗氧化活性成分進行提升,原因與其成分中包括酚酮類衍生物、姜烯酚等物質(zhì)有關;甘草總黃酮可對SOD活性進行提升,可對患者腦組織中NO含量、MDA含量進行減低[3];兒茶素、原花青素及蘆丁可對患者的自由基活性作一定清除;醇提取物、桂枝水提取物可對OH、O2-進行清除;白芍總苷則能對MDA水平進行減低,并對SOD活性進行提升。
3 鈣超載學說
有資料顯示,引發(fā)患者缺血性腦損傷的關鍵因素為鈣超載,若該因子失調(diào),會致使患者出現(xiàn)能量代謝障礙,并會對相關酶促反應進行激活,以至于對患者后續(xù)的細胞損傷進程產(chǎn)生影響。生姜醇提物會對小鼠腦組織的-ATP酶、Ca2+、-ATP酶、K+及Na+等指標水平進行改善;甘草苷可保護患者的神經(jīng)元細胞,并對其Ca2+濃度(細胞內(nèi))進行減低;白芍苷可對細胞損傷進行改善,并可對患者的鈣調(diào)蛋白激酶Ⅱ、Ca2+超載進行抑制。
4 炎性反應學說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常會出現(xiàn)炎癥反應,其參與細胞包括星形膠質(zhì)細胞、小膠質(zhì)細胞以及白細胞等,炎癥介質(zhì)則主要包括核轉(zhuǎn)錄因子-kB、COX-2、iNOS、PAF、黏附分子、TNF-α及白細胞介素。
生姜水提物可降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E-selectin水平、VCAM-1水平、IL-8水平、IL-6水平及IL-1水平,并可對腦組織中P-selectin含量、ICAM-1水平及TNF-α水平作有效減低;甘草苷可對前列腺E2合成作有效抑制;并可對巨噬細胞釋放、生成(脂多糖誘導)進行抑制;白芍總苷則可對患者的腦水腫進行緩解,可避免后續(xù)治療期間出現(xiàn)瀑布式炎癥損傷。
5 興奮性氨基酸學說
臨床研究可知,興奮性氨基酸包括Asp(天冬氨酸)、Glu(谷氨酸)等物質(zhì)。臨床上,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大量釋放Glu,會對患者的細胞通透性作一定改變,可能會損傷患者的神經(jīng)元[4]。其中生姜水提物可對患者的Ca2+濃度與EAA水平(腦組織)進行減低,緩解患者的腦水腫癥狀;而GLGZT亦可對EAA水平作一定調(diào)節(jié)。
6 其他學說
另外,細胞凋亡、酸中毒及血腦屏障破壞等機制均可影響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疾病進展,通過栝樓桂枝湯進行治療,可多途徑保護患者的腦神經(jīng),對患者的腦組織損傷進行修復,同時可改善患者的腦缺血情況。主要作用包括保護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GFAP表達與MAP-2;抑制海馬神經(jīng)元活力水平降低;抑制神經(jīng)元細胞凋亡;盡可能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陷與局灶腦梗死面積。
7 總結(jié)
綜上所得,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栝樓桂枝湯進行治療,可改善患者的炎癥反應和臨床表現(xiàn),提高其臨床療效。由上述研究可知該藥方中單味藥物與全方均可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產(chǎn)生程度不同的作用,包括抑制細胞凋亡、ATP酶活性增強、水含量、Na+、腦組織Ca2+下降、興奮氨基酸水平抑制、自由基清除、抗炎、抗氧化等。但由于該藥方中成分較為復雜,其藥效活性成分、作用機制亦難以明確,故仍需做好相關研究工作,以為后續(xù)研究者提供一定思路。
參考文獻
[1] 王艦,張玲,楊軍.中西醫(yī)綜合康復護理方案對缺血性腦卒中術后偏癱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醫(yī)藥導報,2016,22(18):110-112.
[2] 汪麟,李繼楊,孫連慶.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辨證施護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02):181-185.
[3] 周志斌,宋俊玲,朱榮志,梁曉平.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療效觀察及對血脂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5,33(09):2287-2289.
[4] 黃規(guī)平.早期中醫(yī)綜合康復方案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醫(yī)藥導報,2014,20(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