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霖
2020年8月5日,是少先隊隊刊都市人.成長雜志組織我們小記者團隊開啟了一輪嶄新的科技之旅,這次科技之旅會不會刷新了我的科學認知呢?非常期待這次特殊的旅行。
首先,我們來到了第一站——“神奇的蘑菇”科普基地。一開始,老師給我們講解奇特的種植知識,句句扣人心弦:室內(nèi)種植蘑菇竟然不能用土,而是要用麥碎、麩皮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混合成的培養(yǎng)基地,還不用撒種。制作蘑菇的標本只需去營養(yǎng)、去水分噴油漆三大步驟:……真是太神奇了!接下來,讓我來講講蘑菇的繁衍妙招吧:第,馬勃菇。馬勃菇利用蘑菇蓋上的小洞將孢子噴出去,這場面非常“壯觀”,就好像高射炮正在噴射炮彈一樣;第二,發(fā)光小菇。發(fā)光小菇有的是菇蓋發(fā)光,有的是菇柄,有的是菌絲……這些光可以吸引一些小蟲子,為它們傳遞孢子。這次“蘑菇之旅”徹底顛覆了我對蘑菇的認知,尤其是對毒蘑菇的認知。本來我認為顏色越鮮艷的蘑菇毒性越大,“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鮮艷的桃花菇竟然可以食用!白毒傘蘑菇雖是淳樸的潔白,但毒性巨大,人誤食之后死亡率高達90%,好可怕呀!
接著,我們又踏入了第二站的旅程——廣州市涼茶博物館。在這里老師為我們介紹了涼茶的由來,做涼茶需要的藥物及古人用來碾磨藥物成粉的器具。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一本彩繪古代藥典,里面記載著人尿、童子尿都能藥用。我本來以為這些都是人體不需要的排泄物,原來里面還藏著不少“千里馬”呢!
爺爺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yīng)自然、保護自然。在這次研學中,我學到了許多自然科學知識,提高了我自然科學知識興趣,促使了我對自然科學知識的進一步探索。
指導(dǎo)老師:梁尚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