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鋒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逐漸將對物質的追求轉化為對精神的追求,最為明顯的就是教育。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工作甚至愿意為了孩子可以學孟母三遷只為到一個好的學校,在孩子很小的年齡就為自己的孩子報了各式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孩子小小的身體經常會在身邊有一個跟身高不相符的“大大的”書包,而一些幼兒園、學前教育班似乎看到了某些“商機”,打著自己園內“豐富多彩”的旗號,讓幼兒學習不同種類的知識,本文將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與對策
幼小銜接對于幼兒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很多教育部門也針對性的發(fā)表一些相關文件,其中特別指出要嚴加杜絕“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依然“屢見不鮮”,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幼兒園“頂風作案”。經過調查研究,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幼兒越來越多,很多民辦幼兒園“抓住”機會,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民辦幼兒園為了“招生”,自然會在課程上做一些“文章”,所以我們就會發(fā)現很多幼兒園的課程內有很多小學才會接觸到的知識,我們經常會聽到要給學生“減負”,卻忽視了現階段一些小朋友的學業(yè)竟然也如此“繁重”,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進行分析并找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相關問題
(一)什么是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我們在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上,首先我們要對“小學化”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因為如果不清晰這一概念往往會導致不能科學合理的為幼兒設計適合的方案,就像之前一位城市的教育局幼教科的領導視察某幼兒園時,因為看到幼兒的一些教材上出現了文字就大為吃驚,然后就對幼兒園的教師一頓“訓斥”,表示不能讓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怎么可以在幼兒園出現文字這種小學才學習的東西,這種事情也不是只有一件,還有一個領導去幼兒園時看見幼兒的課程上出現了數學也表示這種字眼是不可以出現的,幼兒在幼兒園就應該愉快的做做游戲、吃吃東西,這樣的現象也讓很多幼教工作者頗為煩惱,這些領導不能真正明白“幼兒園教育小學化”這一含義,就會“小題大做”妨礙幼教的工作有序進行,外行指導內行在幼教界經常會發(fā)生,甚至有些家長也表示只要是個人就能擔當“幼師”這一職業(yè),但幼師這個職業(yè)真的“人盡可當”嗎?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真的就是幼兒園教育內任何有關小學學習的字眼、知識都不能出現?其實不然,幼兒園教學小學化其實是有針對性的講關于幼兒園教育管理、教學模式,這兩點過于向小學階段“靠攏”,幼兒園教師過于重視對幼兒知識的傳授,以及對幼兒教材的“過分崇尚”而忽視了幼兒本身應該在幼兒階段的身心發(fā)展,具體表現為不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而過于重視向幼兒傳授教學知識,這些本該在幼兒進入小學階段才需要掌握的具體教科書知識,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罪魁禍首”。我們要讓幼兒在幼兒園享受到游戲的快樂,“順便”在游戲中體會掌握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研究的欲望,要以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剛剛接觸音樂的欣賞能力還有身體各部分的運動能力,讓幼兒在幼兒園學會與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fā)。而小學化問題讓我們的幼兒園教育脫離了原本的軌道違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于幼兒未來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有很多家長以此為傲,自己家的孩子能在四五歲的年紀認識幾百字,或者英語單詞、漢語拼音都是可以拿出來炫耀的資本,本來幼兒在上小學才會接觸的知識沒想到提前被“安排”上了,而這些現象就是我們本文要講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
(二)阻礙了幼兒未來的學習發(fā)展道路
有關教育部門針對幼兒園教學小學化的問題發(fā)出了這樣的指示,一些違背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尤其是提前教授小學階段內容,強化幼兒學習知識技能,這些現象嚴重挫傷了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這就是我們“人盡皆知”的“拔苗助長”的故事,讓幼兒在種子的萌芽階段就要被迫“施肥”“澆灌”,在眾人的期待中努力學習,而一些幼兒教師沒有專業(yè)的小學教師“能力”,在教授過程中不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很容易讓幼兒學習到錯誤的知識,并且這些知識一旦先入為主在接下來想要改正就很難了,我們?yōu)槭裁匆才判W階段學習的知識點,就是因為幼兒到了小學階段的思想和學習能力才足以接受這些知識的傳輸,如果要提前授課,幼兒的身心都沒有準備好,懵懵懂懂的學習,到了小學還要在學習這些知識,這樣重復性的學習會導致幼兒對學習產生抗拒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一生。
(三)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產生“威脅”
家長一般會選擇孩子三歲就將其送進幼兒園,而科學研究表明在幼兒3-6歲這個年齡階段也正是初步啟蒙的最佳階段,我們早就為每個階段的“學生”準備了適合的學習內容,如果讓幼兒過早地“超前學習”,會限制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例如在幼兒階段的孩子,他們好動活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想要對一切事物進行探索,喜歡做游戲,但我們遏制了這些可能性,而是為幼兒選擇了一條學習的道路,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給了幼兒一個不完美的童年回憶。幼兒的思維方式還處在有待開發(fā)的狀態(tài),不能長時間的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如果我們強制性的讓幼兒學習,幼兒很容易產生疲憊的感覺會導致神經系統(tǒng)的傷害,并且有具體的實例表明這樣做的危害,在某市就有一家幼兒園,課程體系之豐富完善超乎家長的想象,幼兒在大班就已經開始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和一些簡單易算的應用題,這些相當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習任務量就這樣“殘酷”的落到了幼兒的身上,沒想到小學生一直喊著“減負”,這些壓力居然會提前給到一些幼兒,最終導致班級里很多幼兒變成近視眼和駝背。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原因
(一)民辦幼兒園過多“搶占市場”
為什么幼兒園的教育會出現小學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幼兒園的數量好像“雨后春筍”一般突然就開始“瘋狂生長”“蔓延”,當然這也跟幼兒一年比一年多有一定的關系,這些幼兒園看到了潛在的幼兒市場,所以一家家民辦幼兒園就發(fā)展壯大起來,這些幼兒園為了招生、吸引家長的眼球,在幼兒園課程體系當中設計了五花八門、豐富多彩的課程,還美其名曰讓幼兒提前接觸這些知識,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殊不知這些“超前教育”反而扼殺了幼兒的學習“天賦”。
(二)家長教育觀過于“提前化”
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信念,有些家長甚至因為自己碌碌無為而將自己的希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還有的家長則是因為攀比,在孩子剛剛會走的年紀就教怎么跑,在孩子剛剛會張口叫爸爸、媽媽的階段就讓孩子聽音樂學唱兒歌,似乎每次聚會能讓自己的孩子站在眾人面前表演一番就能讓自己臉上有多少“光”一般,更不要提及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光鮮亮麗的未來,就傾其所有給孩子報“奧數班”“舞蹈班”“金話筒”,還美其名曰給孩子培養(yǎng)興趣愛好,試問有哪個孩子的興趣會是奧數?這些家長超前的教育理念落在孩子身上就變成了一個個孩子,下了學就要背上書包去興趣班,好不容易等來的周末也在家長安排的各種興趣班里度過了。
(三)現階段教育的趨勢導致的必然結果
應試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下必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什么這樣講,還是因為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過于深刻,教師和家長還處在“分數成績代表一切”的思想里,所以讓孩子早早地學習就能比別的孩子學得好、記得牢、考的高這樣的想法一旦扎根,那么幼兒的童年生活可想而知有多么的慘烈。要知道,現階段的教育雖然已經在不斷向好的發(fā)展,但是這種根深蒂固的舊思想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還是有很多學校的招生條件就是以分數為主,學生差一分就要掏很多錢去補,所以比起這些買分錢,為什么不再日常里加強孩子的學習,讓幼兒早早地知道分數的重要性,這些現象無不是促使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催化劑。
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相關對策
(一)改革幼兒園的教育課程體系
很多幼兒園制定豐富多彩的課程體系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也要根據幼兒年齡階段的性格特點設計,不要一味的追求幼兒的學習內容,而是要培養(yǎng)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欲望,可以在幼兒園里為幼兒設計開放性的課堂教學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為幼兒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幼兒在課堂里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愛上學習并且樂于探索。
(二)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幼兒的未來并不是那一張薄薄的試卷決定的,更不是分數成績決定的,幼兒教師和家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要知道古人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的含義,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并不是只有學習這一條出路。要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特別是在幼兒園教育中一定要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這才是幼兒在幼兒階段應該學習的知識能力,教學設計要站在幼兒的角度,雖然幼兒的年齡尚小,但是我們依然要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尊重幼兒的學習需求和充分發(fā)揮幼兒在課堂上的主體意識。
(三)教育部門加強對幼兒教育的相關監(jiān)管機制
對于幼兒教育,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對幼兒教育的相關監(jiān)管機制,還幼兒一個幸福的童年。針對幼兒的辦學資質一定要嚴加規(guī)范,保證每一所幼兒園的辦學軟條件達到標準,寧缺毋濫,將一些違法經營、唯利是圖的幼兒園徹底扼殺在搖籃中,設立有關部門對幼兒園的課程體系、辦學宗旨進行階段性的檢查,一切要以發(fā)展幼兒天性為主,保證每位幼兒都能在幼兒園得到充分的個性發(fā)展。
四、結束語
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找到致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問題以及相關對策,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從而打造高效率的幼兒教學課堂,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幼兒活動中獲得知識,在學習的同時收獲快樂,而不是強制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智成,邊霞.幼兒教師教學責任的內涵、沖突及其實現——兼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規(guī)避[J].教師教育研究,2018(01)
[2]王桂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狀分析及現實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6)
[3]李康耀.如何使學前教育走上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軌道——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9(04)
[4]李征.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