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燕
摘 要:現(xiàn)代社會中,應用寫作已經成為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然而,我國高等學校應用寫作教學的開展情況并不理想,致力于培養(yǎng)高級專業(yè)技術人才的土建類高校更是如此。從土建類高校視角,分析了應用寫作教學的必要性,指出現(xiàn)階段應用寫作教學面臨的困境,進而提出了應用寫作教學改革的出路。
關鍵詞:應用寫作;師資力量;學科地位;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3.066
0 引言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文字密集型社會,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需要,都要求人們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寫作能力更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基本反映。如果說文學寫作關注的是審美水平和創(chuàng)造力,是少數(shù)人的寫作;那么應用寫作關注的是實用性和基本范式,是與生活和工作緊密相關的基本能力,是所有人的寫作。高等學校作為勞動力市場重要人才的輸送基地,更應注重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職場人士應用寫作能力普遍低下,反映出我國高校應用寫作教學效果堪憂,注重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型人才的土建類高校更是如此。因此,系統(tǒng)地探討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教學的必要性、困境與改革出路,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培養(yǎng)出更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教學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融入國際社會、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及向世界傳播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我國逐漸重視外語教學并將英語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在考試政策的引導下,我國掀起了一股學英語的熱潮。與此同時,我國的學生也放松了對母語的學習,語言編輯水平也有所下降。而且隨著現(xiàn)代化水平的加快,一些網(wǎng)絡語言、外來語言的出現(xiàn)和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的普及也使得社會公共語言邏輯混亂、有失規(guī)范。2007年“全國報刊邏輯語言應用病例有獎征集活動”頒獎大會上曾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一份報紙在邏輯和語言應用上的錯誤竟可以高達184個。對語言編輯水平具有較高要求的報刊媒體編輯人員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其他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無獨有偶,在大學生的課程設計報告和畢業(yè)論文初稿中,格式混亂、錯別字頻現(xiàn)、亂用標點符號、邏輯性不強等各種語言編輯問題隨處可見。種種現(xiàn)象表明,我們的大學生在追求專業(yè)技術知識的同時,放松了對母語的學習、忽略了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正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從2014年開始,全國多個地區(qū)進入了高考英語改革的過渡階段,逐漸降低了英語成績在高考總分中的比重。并且,中小學教育也開始在課程設置中強調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多讀傳統(tǒng)經典書目,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而對于沒有經過中小學讀寫能力鍛煉而又被致力于培養(yǎng)成為專業(yè)技術人才的土建類高校的本科生,我們則可以通過寫作類課程的教學來鍛煉他們的讀寫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1.2 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其實,學生在走進職場之前,就已經開始接觸各種形式的應用寫作了,比如演講稿、學習計劃、年度學業(yè)總結等,參與社團活動的同學可能還會接觸到活動策劃方案、通訊稿、致詞以及會議記錄等的寫作。此外,學生在完成學業(yè)的過程中還要進行從請假條到各種課程設計報告、實習報告乃至畢業(yè)設計或論文的撰寫。在批閱學生的課程設計報告和實習報告、指導學生撰寫畢業(yè)論文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格式規(guī)范、邏輯嚴謹?shù)膱蟾婧驼撐亩喑鲎詫W習成績較好、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之手。也就是說,那些綜合素質較高的同學大多養(yǎng)成了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而正是這種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養(yǎng)成了他們較高的綜合素質。而這種嚴謹、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是可以通過應用寫作培養(yǎng)出來的。與文學作品不同,應用文往往有固定的格式和要素,并要求言簡意賅、用詞準確。在應用寫作課程的學習與實訓中,老師不斷地帶領學生研讀與分析范文、批改習作,而學生則需要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反復地修改格式、斟酌字句。因此,讓學生在入學之初就開始系統(tǒng)地進行應用寫作的學習與鍛煉,能夠培養(yǎng)他們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并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1.3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場競爭力
走出校園以后,學生在工作中將會接觸更多形式的應用寫作。首先,在找工作的時候,一份重點突出、簡潔明了的簡歷或求職信能夠幫助畢業(yè)生給用人單位留下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增加他們進入下一招聘環(huán)節(jié)的幾率。然后,在應聘過程中,寫作能力也是溝通、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能夠寫得一手好文章的學生在筆試和面試中的表現(xiàn)也更出色,能夠增加他們應聘成功的幾率。比如,近年來高校畢業(yè)生熱衷的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考試都有較大比重的應用寫作類考核內容。公務員“申論”考試的核心就是寫作能力,其考核內容涉及對策、建議、講話稿、情況報告以及相關評論性文章,對應試者的公文寫作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應用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此類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后,在實際工作中,畢業(yè)生會接觸到經濟合同、產品銷售預測報告、產品廣告、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函和復函、會議記錄和會議紀要等應用寫作。較高的應用寫作水平能夠幫助畢業(yè)生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工作,并有利于他們在職場上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應用寫作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2 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教學面臨的困境
2.1 應用寫作師資力量匱乏
提升應用寫作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師資隊伍,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師資力量相對匱乏。首先,在知識結構方面,目前各高校的應用寫作課程多由中文專業(yè)的教師兼任,中文專業(yè)的教師的雖然寫作能力較強,但不熟悉各專業(yè)應用寫作(如財經應用文、科技應用文)所需的專業(yè)知識,在應用寫作教學方面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大部分土建類高校沒有設立中文院系或專業(yè),其應用寫作的教學任務只能由專業(yè)教師承擔,而專業(yè)教師在寫作基本功方面又略有欠缺。因此,土建類高校的應用寫作師資力量匱乏問題更為突出。其次,在學科地位方面,由于土建類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主要在于培養(yǎng)具有“硬實力”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像應用寫作這類培養(yǎng)“軟實力”的課程多是被邊緣化的。在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類課程大多沒有開設,即使開設了也是學分較少的選修課、考查課。因此,教師不敢把這類學科地位不穩(wěn)定的課程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這就導致了應用寫作教師不夠專業(yè),也是師資力量匱乏的表現(xiàn)。
2.2 職能部門和學生對應用寫作課程不夠重視
誠如前述,由于土建類高校旨在培養(yǎng)能夠滿足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等一線需要的專業(yè)技術人才,而應用寫作能力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專業(yè)技術。因而各個高校的非中文專業(yè)并不重視應用寫作的教學,土建類高校尤其如此。在土建類高校的培養(yǎng)方案中,應用寫作課程要么不開設,即使開設了也只是學分較少的選修課、考查課。應用寫作的地位得不到學校職能部門的承認,再加上學生的急功近利心態(tài),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學生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學習這門課程。學生普遍認為專業(yè)課的學習將對他們畢業(yè)后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具有直接影響,而應用文具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不用專門學習應用寫作,待有實際需要時在網(wǎng)上隨便找一篇范文略作修改就能應付。所以他們平常不聽課甚至缺勤,期末考核時僅以一篇“摹寫”甚至抄襲的應用文敷衍了事??傊?,學校職能部門和學生的不重視也是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
2.3 應用寫作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法單一
由于應用文具有格式固定的特點,長期以來,人們過于關注應用文的格式而忽略了內涵。這也使得應用寫作教學長期使用“格式+范文”的理論教學模式,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且由于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大多缺少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寫作教學無異于“紙上談兵”,課堂也會顯得枯燥乏味,讓學生漸漸失去了興趣。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應用寫作教學通常采用結果評價法,課程成績往往只憑學生最后一篇應用文來決定,就使得學生疏于應用寫作的學習,等到期末課程考核時再“臨時抱佛腳”,簡單的“摹寫”一篇應用文。因此,傳統(tǒng)的應用寫作教學模式和評價方法太過單一,并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
3 土建類高校應用寫作教學改革的出路
3.1 加強應用寫作師資的培養(yǎng)
任何一門學科的發(fā)展都離不開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針對應用寫作教學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土建類高校應該加強應用寫作師資的培養(yǎng)、提升應用寫作教師隊伍水平。首先,應當在績效考核方案的設計等方面采取相關的措施,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應用寫作的教學,把應用寫作作為一個專業(yè)化方向去發(fā)展、而不是附加性或臨時性的教學任務。因為應用寫作的關鍵在“寫”而不在“講”,所以應用寫作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反復撰寫和修改、教師反復糾錯和指導的過程,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由于師資力量匱乏,應用寫作基本都是大班教學,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所有學生的習作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指導,采用結果教學法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為解決師資匱乏的問題,土建類高校的當務之急就是加強應用寫作師資的培養(yǎng)。其次,還要加強對應用寫作教師的繼續(xù)教育。由于應用寫作對實用性的要求非常高,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寫作素養(yǎng),才能跟上社會發(fā)展的節(jié)奏,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具備基本應用寫作能力的畢業(yè)生。
3.2 提高應用寫作課程的學科地位
在現(xiàn)代社會,應用寫作能力與英語和計算機應用等能力一樣,成為每個人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必備技能。但是在高校中,應用寫作的學科地位與后兩者相距甚遠,這也直接導致了職場人士的應用寫作能力普遍低下。土建類高校致力于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但卻普遍忽視了對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土建類高校應該轉變觀念,重新審視并提高應用寫作課程的學科地位。首先,在課程性質上,應將應用寫作課程定位為各個專業(yè)的必修課,而非可以教也可以不教的選修課。其次,在課程體系上,應當增設應用寫作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基本的應用寫作能力。最后,在課時設計上,應該適當延長應用寫作課程的課時,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應用寫作的學習與訓練。只有學科地位得到保障,才有可能提高教師從事應用寫作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動力,進而從根本上解決師資匱乏和學生不重視的問題。
3.3 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評價方法
應用寫作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傳統(tǒng)的“格式+范文”理論教學方法很難達到鍛煉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效果。所以,應用寫作教學的側重點應該從理論轉向實踐,采用以練為主的教學模式。由于應用寫作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息息相關,應用寫作教學還應該打破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將應用寫作訓練最大限度地融入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入學之初的學習計劃、社團的入會申請直到最終的實習報告和畢業(yè)論文,都是學生鍛煉應用寫作能力的第二課堂。應用寫作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也可以超越通用應用文的范疇,引入學生在完成學業(yè)的過程中將要接觸到的各種應用文體,從而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應該對應用寫作教學的評價方式進行優(yōu)化,使評價方法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比如,可以嘗試將應用寫作課程考核的成績權重分散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篇習作。那么,學生就不能僅靠期末考核時的最后一篇應用文取得這門課的學分,而不得不在平常認真學習、寫好每一篇應用文作業(yè)。此外,平常應用文作業(yè)的批改也可以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并將評閱質量也作為課程考核的一項評價標準。如此一來,應用寫作課程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好自己的應用文,還要改好他人的應用文,從而可以將學生應用寫作的基本功錘煉的更為扎實。
4 結語
在現(xiàn)代信息社會,應用文在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達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應用寫作能力也成為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與應用寫作的重要地位不相稱的是,現(xiàn)階段我國職場人士的應用寫作能力普遍偏低,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忽略了對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致力于培養(yǎng)應用型專業(yè)人才的土建類高校。土建類高校的應用寫作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學習態(tài)度和職業(yè)競爭力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土建類高校的應用寫作教學面臨著師資力量匱乏、學科地位邊緣化以及教學模式和評價方法單一等困境。為了擺脫困境,土建類高校應該加強應用寫作師資的培養(yǎng)、提高應用寫作課程的學科地位、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評價方法,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具備基本應用寫作能力的綜合型專業(yè)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瑤.從職場人士應用文寫作能力的低下看語文教學的改革[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羅傳清.公務員錄用考試視野下高校寫作教學的改革[J].懷化學院學報,2007,(11):168-170.
[3]陳瑜.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困境[J].秘書,2016,(6):6-8.
[4]張美娟,劉樂樂.談談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面臨的困境和教改出路[J].寫作(上旬刊),2017,(10):36-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