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晶芳
閑翻紅樓。正看到寶釵與黛玉說粥:“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吊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蔽也挥傻眯α耍闹须硽杵痍P(guān)于粥的溫暖記憶。
嚴格說起來,我是喝粥長大的。因為母親身體不好,我出生沒兩個月就被送到奶奶家。當時我瘦得皮包骨頭。姑父說,這小丫頭還不知道能不能養(yǎng)得活哦!可奶奶就是用米粥一勺一勺地把我喂大了。玉白的瓷碗,熱騰騰的米粥,慈愛的奶奶,是記憶中難忘的畫面。多年之后的今天,想起那些年的粥,想起奶奶的愛,雖尋常素樸,卻有著說不出的溫軟可親、細膩綿長。
大概是先天不足,我自小體弱多病。那時普遍條件差,根本沒什么營養(yǎng)品可吃。每次我不舒服沒胃口時,奶奶都是熬了熱乎乎的米粥,用藍邊白瓷碗盛著,拿小勺子一勺勺舀起來,放在嘴邊先“噓噓”地吹了,再一點點地喂我,還不時用滿是繭子的手撫摸我的額頭。溫潤而清香的米粥,滑溜溜地穿喉入胃,我小小的身子倏地就暖了起來;奶奶的手則像厚實又軟和的老棉布,擱在頭上柔柔的,很舒服。我就像跌進了一堆綿軟的白云里,喝著喝著,就暈暈暖暖地睡著了。
其實那時,奶奶身邊除了我,還有兩個與我一般大小的堂兄弟。但奶奶對病弱的我最是憐惜疼愛。但凡爺爺帶了好吃的回來,她總是把我拉進房間關(guān)上門,讓我偷偷地吃,堂兄弟們有時發(fā)現(xiàn)了就在外面“咚咚咚”地使勁拍門,奶奶抿嘴笑著對我直擺手,示意我別出聲。我體弱身邊離不得人,躁脾氣的二姑常常一邊照料我一邊惡狠狠地罵我,奶奶總是老鷹護小雞似的把我攬在懷里,然后板起臉來狠狠地呵斥二姑“沒德性”。后來,我回到父母身邊讀書,每到寒暑假開學離開奶奶時,奶奶總是要牽起碎花圍裙的一角不斷地擦眼淚。
“沒有比粥更溫柔的了”,后來當我讀到木心的這個句子,霎時一震,又一暖,這完全是我心里想說的話啊。奶奶已在幾年前永遠離開了我,她是世間第一個待我如粥溫柔的人。現(xiàn)在,每每端起粥碗,我依然會看到她那皺紋如花的笑臉。
可能是因為從小吃慣了,多年來,我早餐經(jīng)常食粥。除了白米清粥,我煮的最多的是“八寶粥”。小米、黑米、玉糯米、薏米、玉米糝,都是我的煮粥必備。我都是前一天下午配好料。五種米各一把,再抓一把煮飯用的粳米,然后放入幾顆紅棗、一小捧枸杞、數(shù)瓣干百合,有時也放些花生或蓮子。淘洗后放清水于小鍋中,浸泡數(shù)小時。晚上睡前,將鍋置于液化氣上,待粥水煮沸,放電飯煲中文火慢熬兩小時。晨起揭蓋,粥早成。加一勺紅糖,入口香濃軟糯,暖心潤脾。
對我來說,粥完全是美味可口的正餐。但先生不行,哪怕給他配了包子大饃等“干貨”,他仍嚷著吃不慣。尤其對我精心熬制的“八寶粥”更是嗤之以鼻:“那甜不拉絲的,怎能當飯吃啊?”為此我倆鬧過矛盾。
不過,他雖不喜食粥,卻有著粥一般溫軟綿和的性情。我脾氣不好,常常像炮仗一點就著,噼里啪啦炸個半天才能停息。他總是和顏悅色百般哄勸,鮮少與我爭執(zhí)鬧氣。很多時候,他對我像對孩子般忍讓關(guān)愛。猶記十年前的冬天,他在兩百里外的城市參加培訓,課程多,學習很緊張。有一天我心情不好,接到他電話時就忍不住哭了。他竟然連夜開了一個多小時車趕了回來,把我哄好后,又匆匆趕了回去。平日里,餐桌上每有雞鴨魚肉,他總是挑雞頭、鴨腳、魚尾和“死筋巴子”肉吃,把那些“好吃的”留給我和孩子。只要工作不忙,燒飯做菜也都是他承包了。
我曾惱他從不說甜言蜜語,也遺憾過沒收到他一朵花,但現(xiàn)在已完全釋然了。“念予畢生流離紅塵,就找不到一個似粥溫柔的人?!笨赡茉S多人都有這樣的遺憾,而我是幸運的。從小到大,身邊總有慈愛溫良之人,執(zhí)我之手,護我如珠。當時只道是尋常,回頭細思,卻似那溫軟之粥,雖非珍饈佳肴,卻有著饕餮大餐無法比擬的清潤醇香,任何時候都能予人最溫柔的呵護和滋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