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現(xiàn)代城市人們生活節(jié)奏快,導致人們的精神壓力大并且飲食變得不規(guī)律,容易出現(xiàn)便秘及痔瘡等癥狀。其中過量的食用辛辣食物及過量的飲酒會加重痔瘡的形成。同時,一些特殊工作人群,如司機、教師等,也特別容易患上痔瘡[1-3]。近年來,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實施,在提高新生兒出生率的同時,妊娠期痔瘡的患者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故如何提高痔瘡患者術后的鎮(zhèn)痛效果,以及緩解甚至消除痔瘡患者恐懼感,也對麻醉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羅哌卡因作為一種結構不對稱的單相局部麻醉藥,其主要用于硬膜外麻醉、腰麻、局部浸潤麻醉等[4,5]。羅哌卡因不僅可以用于術后鎮(zhèn)痛還可以用于術中麻醉。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具有不同的麻醉和鎮(zhèn)痛作用。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遼寧省沈陽市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外科收治的80例痔瘡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濃度羅哌卡因對痔瘡切除術患者的骶管麻醉的影響,并結合痔瘡手術患者的麻醉效果進行臨床對比分析,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遼寧省沈陽市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外科收治的80例痔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42.0±10.1)歲;病程3~5年,平均病程(4.4±1.1)年;體重60.1~91.3 kg,平均體重(75.2±5.4)kg;體質量指數(shù)20.8~27.8 kg/m2;身高161~180 cm,平均身高(170.2±3.3)cm;病情嚴重程度:Ⅰ級16例、Ⅱ級24例。試驗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44.0±9.7)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3±2.4)年;體重59.9~92.7 kg,平均體重(77.8±6.0)kg;體質量指數(shù)20.6~27.5 kg/m2;身高158~183 cm,平均身高(173.4±5.2)cm;病情嚴重程度:Ⅰ級22例、Ⅱ級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體重、體質量指數(shù)、身高及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患者各項身體指標正常;患者經(jīng)臨床指導后可進行臨床肛門功能訓練;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治療前1個月內服用其他藥物可能對研究結果有影響者;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精神疾病者;糖尿病者;藥物過敏者或患有癲癇者。
1.3 方法 兩組痔瘡患者均行痔瘡切除術?;颊哌M入手術室安靜休息25 min后,監(jiān)測患者心電圖、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連續(xù)2次測量患者血壓和心率。試驗組采用0.7%羅哌卡因進行麻醉: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并在髖部裂縫上方的骶孔處鋪上消毒孔巾,注氣無阻力也無皮下氣腫可確定針已進入骶管,如果患者骶骨裂孔中心沒有血液或腦脊液后,試驗組采用25 ml 0.7%羅哌卡因進行骶管麻醉,對照采用25 ml 0.2%羅哌卡因進行骶管麻醉。術中密切觀察兩組痔瘡患者心率、血壓、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變化。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2 h疼痛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術后疼痛情況采用VAS評分評估,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不良反應包括口干、惡心、頭痛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后1、2 h的VAS評分比較 試驗組手術后1、2 h的VAS評分分別為(4.31±1.74)、(7.56±2.82)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26±2.01)、(8.63±1.69)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發(fā)生口干2例、惡心1例、頭痛4例;對照組發(fā)生口干5例、惡心4例、頭痛6例。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7.5%低于對照組的37.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手術后1、2 h的VA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手術后1、2 h的VAS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現(xiàn)代人們城市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壓力大,且不少人喜歡飲食辛辣,這些因素都易誘發(fā)痔瘡[6]。痔瘡尤其是嚴重內核痔瘡,反復發(fā)作導致患者疼痛難忍,目前,臨床外科治療是主要治療手段。根據(jù)發(fā)病部位可分為內痔、外痔和臨床混合痔。手術是治療痔瘡的最常用方法。臨床進行骶管麻醉是指通過骶管裂孔向骶管腔內注射麻醉劑的一種常規(guī)麻醉方法。
羅哌卡因屬于一種新型長效酰胺類的局部麻醉劑,其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患者的神經(jīng)細胞上的鈉離子通道來阻止腰神經(jīng)的傳遞,從而達到局部麻醉的目的。羅哌卡因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麻醉時間短及毒性低等特點[7,8]。然而,不同濃度的羅哌卡因對患者運動神經(jīng)阻滯有各種不同的影響?;颊咧摊徯g后疼痛與以下因素有關:局部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損傷,創(chuàng)面暴露導致神經(jīng)受到外界刺激;患者術后肛周水腫或局部刺激,肛門填塞過多過緊且患者疼痛引起內括約肌痙攣和收縮。痔切除吻合術臨床僅切除痔的病變,且保留了患者相對正常的黏膜橋,對患者吻合口周圍的循環(huán)影響不大,對患者黏膜下的神經(jīng)叢損傷相對較小[9,10]。同時,該手術減少了鈦釘?shù)呐R床植入數(shù)量,與吻合器痔切除臨床術相比,具有微創(chuàng)和準確性高的優(yōu)點[11-13]。術前術后應注意加強患者護理并緩解其緊張、恐懼的心理,注意含水飲食,來軟化大便,多按摩腹部并適當洗藥浴,來減輕局部水腫。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手術后1、2 h VAS評分分別為(4.31±1.74)、(7.56±2.82)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26±2.01)、(8.63±1.69)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7.5%低于對照組的37.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痔瘡手術患者采取較高濃度羅哌卡因進行麻醉的效果顯著,可減輕患者疼痛并減少臨床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對患者血樣進行分析比較。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希望能進一步進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