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娟
語言能力是評估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重要依據。培養(yǎng)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數學能力的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強說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說的習慣,讓學生能順利組織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我們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思維動向。課堂是語言培養(yǎng)的主陣地,交流則是數學語言能力真正提升的有效手段。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同桌交流、小組交流、集體交流、師生交流等。
作業(yè)一名數學教師,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個別學生理解有困難的題目,你講解了半天,學生表示聽懂。你讓他講一遍,結果什么也說不出來;有些學生題目解決得漂亮,步驟嚴謹清晰,讓他起來與其他同學學交流思路,卻講不出來;也有同學在回答問題時,思維清晰,聲音洪亮,語言卻啰唆無序。這些現象頻頻在課堂上重演,同時也把一個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一、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說”的機會
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兩節(jié)課就可以完成,所以把這種能力培養(yǎng)貫串于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努力改變那種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變教師的多“講”為學生多“說”。采取多種形式,比如同桌交流、小組討論、全班評價和學生小結等,不過我還是比較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講題能力,把講臺讓給學生,讓他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的解題過程講出來,如果思路錯了,在講題的過程中自己可能會發(fā)現,如果自己發(fā)現不了,下面這群“弟子們”也一定會難為這位“師傅”。當然學生的講題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剛開始是需要我們補充示范講解,不斷鼓勵學生語言表達上的進步。學生會在講題過程中收獲進步和成功的快樂,讓他們愛上用數學語言去表達!
二、指導學生“說”的規(guī)范和嚴謹
數學教學中,習慣性地偏重于學生說出的正確與否,或是多少,至于說話的完整性,以及表達思維的順序就不太注意。但數學語言是唯一通用的世界科學語言,數學又具嚴密性,這也是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上比較難的原因。所以平時就應該注意學生用語的規(guī)范。比如:“盤子里還剩下幾個梨?”學生會回答:“5個?!边@時候應該提醒學生注意表達:“盤子里還剩下5個。”在比較兩個量多少的時候,學生容易回答:“紅色的花多,黃色的花少?!边@個時候也需要提醒學生規(guī)范語言:“紅色的花比黃色的花多,黃色的花比紅色的花少?!斌w現了數學語言的嚴謹性。
三、及時給學生的“說”進行點評鼓勵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讓學生感到“說”并不難,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多一些表揚,并抓一些好的表達語,讓學生學會表達。
例如: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5頁第4題的第二問:如果觀察10分鐘,哪種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問題一拋出,學生紛紛舉手談自己的推測,但二年級的學生畢竟受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表述得不夠完整清晰。有的說:小轎車最多,因為上面也是它最多;有的說:小轎車最多,因為前十分鐘的數據里也是小轎車最多。有的說:可能是面包車最多。這時有個孩子站起來說:“我認為,應該是小轎車最多,因為……”。我接著進行了點評:“這位同學發(fā)表觀點的時候,用了一個‘我認為,用得真好,我認為怎么樣,是在發(fā)表她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表達語言,我非常欣賞?!辈灰∏七@一句小小的“贊”,所起的作用可真不小。在以后的數學知識交流中,同學們越來越多地用到“我認為……”“我覺得……”“我不認為……”,不僅是語言表達詞運用得好,而且明顯得他們的觀點也越來越具獨立和個性,因為放得開,所以語言組織得自然變得越來越完整而有條理。帶來的另一個改變,就是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辯論之聲也隨之而來,而真理往往就出自辯論之聲!
總之,簡短精確,條理有序的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能動力,是數學課堂上最有吸引力的魅力所在,是數學探究邁出優(yōu)雅步伐的前提。數學語言的正確表達,不僅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還對其他學科起著輔助作用。所以數學老師,既要規(guī)范自己的數學語言,又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