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宮腔鏡診斷率為85.1%、靈敏度為96.6%、特異度為75.0%。結論: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診斷符合率較高,能夠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娟P鍵詞"/>
李中美
【摘 要】目的:對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疾病中的診斷效果以及診斷價值進行調查。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67例異常子宮出血病人相關資料,對患者宮腔鏡檢查結果進行整理,并與患者病理診斷進行比較,評估宮腔鏡診斷價值。結果:宮腔鏡在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增生、子宮息肉、萎縮性子宮內膜、子宮內膜癌診斷與病理診斷無統(tǒng)計差異(P>0.05)。宮腔鏡診斷率為85.1%、靈敏度為96.6%、特異度為75.0%。結論: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診斷符合率較高,能夠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
【關鍵詞】宮腔鏡;異常子宮出血;診斷
【中圖分類號】R711.71? ? ? ?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087-01
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多為經期持續(xù)延長、經期量過多或非經期出血為主,患者多為無排卵出血。本病的發(fā)生多為其他婦科疾病引發(fā),嚴重者影響患者妊娠及日常生活,因此要積極開展治療,避免患者病情進展及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但由于本病在臨床中并無特異性表現,且臨床表現多樣,因此診斷存在一定的難度,常規(guī)手段容易導致疾病誤診、漏診,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療[1]。宮腔鏡屬于一種新的診斷方式,現階段已經逐漸成立婦科異常子宮出血診斷的首要選擇方向,本次研究將針對其臨床診斷價值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研究對象為我院67例異常子宮出血病人。所有患者均存在異常子宮出血癥狀;患者無內科、外科疾病;患者無婦科腫瘤診斷;患者近期無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感染癥狀;患者近期未使用激素類藥物?;颊吣挲g平均(34.5±6.7)歲,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者24例、經血量增多20例、月經頻率增加14例、經血量減少2例、持續(xù)出血7例。
1.2一般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成常規(guī)檢查,給予宮腔鏡檢查。術前常規(guī)準備,患者截石位,丙泊酚靜脈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置入擴宮器充分暴露宮頸,擴宮至10號,置入宮腔鏡后采用生理鹽水作用膨宮液,維持膨宮壓力。插入宮腔鏡,按照觀察順序依次對子宮宮底、雙側子宮角、輸卵管開口以及子宮前后左右壁進行觀察,同時對宮腔的形態(tài)、內膜厚度、內膜形態(tài)、內膜血管、內膜色澤以及是否有占位性改變進行觀察??梢刹≡羁蛇M行定位活檢。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者直接在宮腔鏡下切除,并送病理檢驗;宮內節(jié)育器移位者給予取出;宮腔粘連者在宮腔鏡下開展分離術;所有患者術后均基于抗生素預防感染、禁止性生活、禁止坐浴。
1.3觀察指標
對宮腔鏡診斷結果進行調查,并將其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較,統(tǒng)計宮腔鏡診斷的診斷率、靈敏度和特異度。診斷率=明確診斷人數/總人數。靈敏度=真陽數/(真陽數+假陰數)*100.0 %;特異度=真陰數/(真陰數+假陽數)*100.0%。
1.4數據統(tǒng)計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文中數據,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卡方檢驗,P<0.05視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宮腔鏡診斷情況統(tǒng)計
宮腔鏡在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增生、子宮息肉、萎縮性子宮內膜診斷與病理診斷無統(tǒng)計差異(P>0.05)。
3 討論
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疾病多為婦科疾病引發(fā),包括子宮內膜病變、宮腔內占位性改變等等,患者會出現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經期異常等表現為主,若不能及時診斷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健康,同時也會增加患者疾病癌變率,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盡早明確診斷對患者疾病的治療十分重要。現階段臨床中可采用多種方式對患者疾病進行診斷,例如刮宮診斷、超聲診斷、宮腔鏡診斷等。刮宮診斷操作簡單,最容易實施,但刮宮診斷為全盲操作,醫(yī)師多憑經驗和手法操作,不能對宮腔、宮頸進行觀察,因此刮宮遺漏病灶的幾(機)率非常高,導致此種方式診斷的漏診率非常高,且全盲操作也會增加操作的風險,因此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而超聲檢查相比刮宮術更為有利,超聲掃描能夠直接對宮腔內情況進行觀察,包括子宮形態(tài)、宮腔內占位性病變等等,但其并不能夠針對子宮內膜的病灶進行觀察,因此也存在一定的漏診和誤診率,影響患者疾病治療[2]。
宮腔鏡與常規(guī)刮宮以及超聲掃描相比,在本病的檢查和診斷中具備更高的優(yōu)勢。宮腔鏡能夠通過電視放大圖像的方式對宮腔內形態(tài)、內膜進行觀察,其能夠在直視下對宮腔形態(tài)、內膜進行掃描,同時能夠對病灶的數量范圍、發(fā)病部位以及病灶入侵肌層的情況進行直觀的觀察,且其能夠從形態(tài)學的角度對病變進行觀察,針對多種占位性疾病也能準確診斷,例如子宮息肉、子宮內膜肌瘤等,診斷率非常高。此外,宮腔鏡也能夠觀察宮內節(jié)育器的情況。但宮腔鏡針對子宮內膜病變以及非占位性改變的診斷有限,因此需要聯合定位活檢、病理檢查的方式對疾病進行診斷。在本次研究結果中可見,宮腔鏡在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增生、子宮息肉、萎縮性子宮內膜診斷與病理診斷無統(tǒng)計差異,患者各項疾病診斷率非常高,且宮腔鏡診斷的特異度、靈敏度非常高,進而證明宮腔鏡檢查能夠為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總的來說,宮腔鏡檢查在異常子宮出血中具有較高的診斷率,對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十分有利,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誠.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病人的診斷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33):38-39.
[2] 王運平.宮腔鏡技術在異常子宮出血病人的診斷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