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遙
摘 要:初中數(shù)學是初中教學科目中較難的科目,在學生們升學的總分中占比很大。初中數(shù)學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講是一個難點,在做題時學生常會無從下手。因此老師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初中是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道路上的重要啟蒙階段,因為高中數(shù)學將會更加深奧,如果沒有初中堅實的基礎,那么學生在今后的升學上會面臨問題。本文將著重闡述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關于解題方法與技巧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解題技巧與方法
一、模型構建解決實際問題
在初中數(shù)學中有許多實際問題,這些實際問題往往與生活緊密結合。許多同學認為數(shù)學是一種非常抽象的知識并且與生活距離較遠,數(shù)學題中許多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不一定能遇見。其實數(shù)學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的,每一種數(shù)學理論都能在實際生活中找到根據(jù)。在初中數(shù)學中常常會涉及許多實際問題,但是對于已經習慣脫離實際去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同學們而言,他們在接受這類題型時有一些難度,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學生在理解題目含義時不能徹底把握,在研究解題思路時毫無頭緒,沒有辦法讓數(shù)學理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這表明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仍然存在問題。因此老師應該在教學方式上做出改進,教導學生先閱讀數(shù)學知識并且掌握基本的情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及時對老師當堂課講授的例題與答題過程進行總結,認真比對自己的解題方式與老師的解題策略、答題方式是否有不妥的地方并提出改進,最后要多進行習題的練習。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該先提取題干中的關鍵信息,由關鍵信息聯(lián)想到學過的解題策略,然后進行模型的嵌套。老師教授學生知識時,自身必須對數(shù)學知識的思想方法有所體會,才能從不同角度與層次對題目功能的深度挖掘,讓學生能對題目做出多種解釋與總結。老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習題交流與反思,因為學生在進行交流時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的解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反思有益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讓數(shù)學學習變得有意義。
二、解決探索性問題
探索性問題在初中數(shù)學題型中是很常見的,但難度也是較大的。對于這一類探索性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索,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樂趣。對于部分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本身對于數(shù)學的興趣就不濃厚,在主動探索方面也是不擅長的。老師應該細心指導,讓他們知道數(shù)學的本質以及數(shù)學的用處,帶領他們進入到探索數(shù)學的世界中。通過規(guī)律的探尋讓學生們激發(fā)對學習數(shù)學的主動性。老師必須教會學生利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探索精神。因此,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需進行改進。老師應該重視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探索問題,老師一定不能僅僅停留在自己與學生的交流上,因為這種方式主動權始終在老師,而學生總是處于被動聽取老師意見的狀態(tài),這種學習效率是不高的。因此,老師應該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的思維模式與結構是相近的,交流起來更加容易并且學生思維沒有太多局限,從而會有更多種解題方法的可能性;同時,老師也應該在學生討論時加以指引,幫助學生從正確的方向進行探索。
三、合作解決開放性問題
開放性問題在初中數(shù)學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學生通過學習開放性問題能夠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及主動探索精神將會得到很大提升。此類問題在題目與解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必須要通過合作去解決此類問題。而老師則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當學生遇見自己不會的題目時,老師應該給學生一些思路,而學生聽課時老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是否有跟上自己的思維,如果沒有老師便進行提醒。在學生們進行討論時,老師應該教育學生們仔細聽他人的看法,并且積極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學分享解題策略;同時,老師可以提前布置討論任務讓學生們自由討論,在討論期間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語進行題目講解與方法總結,最后老師在抽取小組成員來檢驗討論成果;學生必須要向同學與老師提出問題,使得自己的理解能夠讓老師明白;除此之外,老師一定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想問題一定要運用發(fā)散思維,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自由式思考,比如老師在授課立體圖形知識向同學們介紹球體時,可以向同學們提出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如還有什么圖形是球形呢?這時學生便會踴躍回答,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發(fā)散思維,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乏味的課堂變得更加有效率。老師在進行試卷講解時,應該重視向同學們介紹如何規(guī)范的思考與作答。比如拿到題目先進行閱讀、理解,找出關鍵詞,并且仔細進行審題與分析;然后展開思考與運算;遇到難題懂得先跳過,抓大放小;多次審題并逐步解題,每走一步必須要有理有據(jù),在保證準確率的前提下才保證速度;越是簡單的題越該引起重視,將難題轉化為平時遇見的簡單問題。通過老師的細心教導,學生會逐漸形成數(shù)學思維,對數(shù)學有濃厚興趣。
參考文獻:
[1] 陳李彬.積極分析引導注重方法積累 --試論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應如何提高解題能力[J].考試周刊.2018,(70).89-91.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70.066.
[2]楊運琴.淺談初中數(shù)學細致有序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13).
[3]黃亞.強化審題注重分析明晰思路尋求突破--初中數(shù)學解題思維起點確定的若干策略[J].中學數(shù)學,2015,(14).doi:10.3969/j.issn.1002-7572.2015.1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