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唐德宗李適崇陵
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李適(kuò)繼位,歷史上稱為唐德宗。德宗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皇帝,代宗時他曾為兵馬元帥,討史朝義,平定河北。
唐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皇帝李適病死在皇宮中的會寧殿,時年64歲,葬于崇陵。
崇陵在今陜西省涇陽縣西北20公里的嵯峨山上,陵周圍約20公里,崇陵依山為陵,居高臨下,山環(huán)水抱,墓冢高突,全用正方型和長方型青石迭砌而成,石塊鑿出凹槽,卡有鐵拴板,澆灌鐵汁,極為堅固。
陵園有四門,均有石獅1對,朱雀門外有石人10對,華表1對,翼馬1對,鴕鳥1對,仗馬5對。石刻雖遭破壞,但大部分仍存,十分雄偉壯觀。史載崇陵陪葬墓43座,今名位均無考。
十、唐順宗李誦豐陵
唐永貞元年八月初三日,宦官俱文珍、劉光琦、薛文珍等人發(fā)動宮廷政變,脅迫唐順宗把帝位讓給皇太子李純。806年正月,46歲的唐順宗李誦死在咸寧殿,葬于豐陵。豐陵是唐順宗李誦與莊憲皇后的合葬陵,位于今陜西富平縣城東北約20公里處的金甕山之陽(今曹村鄉(xiāng)陵村),因山為陵,陵區(qū)周圍20公里,東北距唐睿宗之橋陵26公里。順宗李誦是唐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之一,陵園規(guī)模較小。由于歷史的變遷和自然因素的破壞,豐陵園內的建筑遺跡已所存無幾。
十一、唐憲宗李純景陵
李純生于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元和十五年春正月,暴崩于大明宮中和殿,終年43歲。景陵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城西北7公里的金幟山。金幟山(又稱半山)屬南山山系,山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延伸,諸峰羅列(最高峰海拔806米),形成拱衛(wèi)之勢,巍峨壯麗,陽光映照,猶如懸?guī)?,故名金幟山?/p>
景陵依山為陵,陵區(qū)周圍20公里。遺址南有“大宋新修唐憲宗廟碑銘”,碑額六螭垂首,碑身高2.66米。景陵的小型石獅(唐懿宗簡陵也有2對)為唐代陵園所不多見。四門石獅身高1.8米、寬0.85米。石獅頭呈方形,額和眉脊突出,雕刻粗疏。
十二、唐穆宗李恒光陵
光陵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堯山之上,海拔1091米。光陵依山為陵,周圍20公里。陵園南北二神門距離2900米,東西二神門距離2350米,陵園呈東西窄、南北長。現存西南角闕遺址,底徑12米、高1.5米,位于皇邊村北,南神門北20米為獻殿遺址,東西300米、南北150米,遺址內有清代畢沅書的唐穆宗光陵石碑。
十三、唐敬宗李湛莊陵
莊陵位于陜西省三原縣,建于寶歷二年。為唐敬宗李湛墓。李湛18歲時被宦官劉克明等殺害。陵園東西490米、南北480米。陵臺在陵園內居中,陵南較陵北寬47米,陵園神墻墻基寬3米,四角闕址除西南角闕被平掉外,其余均在。
陵區(qū)現殘存四門石獅,大小不盡相同,而北神門石獅則身高1.15米、身寬0.95米,石獅造形肥碩,比例向橫寬方面發(fā)展。
十四、唐文宗李昂章陵
章陵位于陜西富平縣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鄉(xiāng)與齊村鄉(xiāng)交界處的天乳山。天乳山海拔783米,孤聳于臺塬上。章陵即修建于此,陵園周圍22.5公里。
章陵因山為陵,面積約65萬平方米。現殘存石獅1只(東門),其余石刻在“文革”中被毀。
文宗性格恭儉儒雅,躬親政事,痛恨宦官,千方百計地想利用朝官抑制宦官。他勵精求治,出宮女3000余人,裁汰官員1200余人。太和九年,文宗欲將宦官一網打盡,但因事泄,被宦官軟禁。開成五年文宗憂郁成病,終于被宦官們殺死在大明宮中的太和殿,時年33歲,葬于章陵。
十五、唐武宗李炎端陵
端陵位于陜西咸陽三原縣東北17公里徐木塬桃溝村北,所在地海拔540米。獻陵在其東4公里,莊陵在其西6公里。李炎于開成五年正月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27歲,在位7年。在位期間,對宦官和藩鎮(zhèn)勢力稍加抑制,曾籍沒大宦官仇士良家財,擊敗企圖割據澤(治所在今山西晉城)、潞(治所在今山西長治)的地方勢力。會昌五年,詔禁佛教,拆毀寺院,令僧尼26萬余人還俗,收奴婢15萬人,并為稅戶,沒收了大量良田?,F殘存四門石獅2對、石馬3對、華表1件、石人1尊、翼馬1對、鴕鳥1對,皆殘破仆地。
十六、唐宣宗李忱貞陵
貞陵位于陜西咸陽城北50公里處涇陽縣白王鄉(xiāng)崔黃村。陵園地跨涇陽、淳化兩縣。
李忱為憲宗的第13子,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史稱“大中(宣宗年號)之政有貞觀之風”。859年,因服長生藥中毒而死。貞陵因山為陵,城垣沿自然山勢構筑。陵園城垣四門前均有對稱的土闕。存石刻有華表1對、翼馬1對、鴕鳥1只、石馬5對、石獅4對、石人13尊,皆破損殘缺。
十七、唐懿宗李漼簡陵
簡陵位于陜西富平縣西北30公里長春鄉(xiāng)紫金山上(又名虎頭山),懿宗的陵寢就在主峰下,主峰海拔889米。咸通十四年七月懿宗病死,乾符元年二月,葬于簡陵。
李漼,大中十三年八月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26歲,在位15年,年號咸通。
簡陵北神門外闕址所在地石馬嶺地勢較平坦、開闊,簡陵的門獅形制同于莊陵。南門西列石獅身高1.4米、寬1.2米。
神道石刻現存翼馬、石馬各2只,石人各2尊,陵園內現存東、西乳臺遺址。
十八、唐僖宗李儇靖陵
靖陵位于陜西咸陽城西北50公里處乾縣鐵佛鄉(xiāng)南陵村境內。靖陵封土為覆斗形,高7米,周圍20公里。陵園原殘存石刻華表1對、翼馬1對、石獅1對。鑒于該陵多次被盜,1995年經陜西省文物局批準,由相關文物部門進行科學發(fā)掘,是我國唯一發(fā)掘的一座唐代帝陵。
靖陵,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倉促修建,連選址都沒有仔細斟酌過,至于質量甚至不如盛唐時期的陪葬墓,據考古挖掘發(fā)現,靖陵地宮修建得十分粗糙,所用的棺床竟然是用乾陵陪葬墓的石碑改制的,唐王朝真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