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遠
非洲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草原,總面積約為1000萬平方千米,占整個非洲面積的1/3。遼闊的非洲大草原非常神奇,這里不僅有奇特的氣候(干濕季分明但沒有四季的熱帶草原氣候)、神奇的波巴布樹(樹身特別粗大,有的樹身內竟然可以儲水兩噸多)、奇特的動物(如有嚴重“高血壓”的長頸鹿,有“草原之王”之稱的非洲獅竟然雌雄兩態(tài)等),還有世界上最壯觀的東非動物大遷徙等。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神奇的非洲大草原。
一、干濕季分明的熱帶草原氣候
非洲大草原的氣候類型為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干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氣候、薩瓦納氣候。該氣候在非洲分布最廣也最典型,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高原上和馬達加斯加島的西部。其氣候特征非常奇特:全年高溫,沒有四季;干濕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濕季。圖1所示的是位于西部非洲的巴馬科的氣候資料,它就是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其全年高溫,各月均溫都在20°C以上;每年5至10月為濕季,降水較多;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降水很少。
非洲大草原的植被為“稀樹高草”。因為有漫長的干季,所以這里的植物都具有旱生特性。草原上生長的多為禾本科草類,草高達1~3米,葉狹直生,以減少水分的過分蒸騰。草原上也稀疏地分布著一些獨生或簇生的喬木,葉小而硬,樹皮很厚。其代表樹種就是神奇的波巴布樹。大草原上干濕兩季有截然不同的景象:濕季時因降水豐富,草原上草木蔥蔥;到了干季,由于降水稀少,草原上萬物凋零,一片枯黃。
二、神奇的波巴布樹
樹身粗大的波巴布樹波巴布樹,是一種生長在熱帶草原上的高大喬木,其形態(tài)的突出特征是樹身非常粗大,有的要十幾個成年人才能合抱(如圖2所示)。因它的果實汁多味甜,是猴子、猩猩十分喜愛的美味佳肴,所以人們又稱它為“猴面包樹”。波巴布樹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極強,是世界上儲水量最大的樹。它的根系特別發(fā)達;濕季時它的樹干還可以依靠自身松軟的木質吸水,并儲存在樹干內以備旱季使用。發(fā)育良好的波巴布樹就像一個天然的大水塔,樹干最多可以儲水兩噸多,夠一家四口喝半年。而每當旱季來臨,波巴布樹又會迅速落光葉子,以減少水分蒸騰,維持生命。所以,它可以在漫長的旱季存活下來。
波巴布樹還有一個神奇之處,就是它的壽命很長,一般能活4000年~6000年,是植物王國里的老壽星。這應該與它能儲水,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很強有關吧!
三、奇特的野生動物
非洲平坦而廣闊的熱帶草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這里生活著長頸鹿、斑馬、角馬和羚羊等大量的食草動物,也生活著獅子、獵豹和鬣狗等一些食肉動物。動物種類之豐富,數量之多,為世界罕見,所以非洲又被稱為“野性非洲”。下面我們重點認識一下長頸鹿和獅子。
長頸鹿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動物,是世界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可達6米~8米。長頸鹿的身高要求它必須有一顆大心臟——心臟有65厘米寬;它的頸特別長,成年長頸鹿頸長約2米?!伴L頸鹿”名副其實,這要求它必須有“高血壓”——長頸鹿的血壓大約是成年人的3倍,因為只有這樣,血液才能輸送到離心臟“很遠”的大腦。
獅子是大草原上的大型食肉動物,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獅子體型大,頭大而圓,軀體均勻,四肢中長,有“草原之王”的稱號。獅子是貓科中平均體重僅次于虎的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頸部有很長的鬃毛,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非常威風;雌獅體形較小,一般只及雄獅的三分之二。獅子是世界上唯一的雌雄兩態(tài)和群居的貓科動物。
四、壯觀的東非動物大遷徙
每年6月,位于東非高原南部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進入干季,大草原的食物變得越來越少。為了獲得足夠的青草和水源,生活在這里的動物便開始長途跋涉,上演規(guī)模龐大的動物大遷徙——數以萬計的角馬、斑馬、羚羊組成的龐大隊伍從塞倫蓋蒂東南部出發(fā),走過草原,蹚過河流,以每天40千米的速度,一路向西北部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進發(fā)。到達馬賽馬拉后,它們要在那里生活幾個月。直至10月這里進入干季,遷徙大軍將再從這里向南,返回草木開始返青的塞倫蓋蒂。這幾個月的遷徙,來回的路程竟然超過3200千米。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就是地球上最壯觀的東非動物大遷徙。中央電視臺曾經專門直播過它的盛況。
這些動物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原來,受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影響,赤道低壓帶也會隨之南北移動,這就使得非洲大草原上各地出現濕季的時間不同。濕季時水草豐美,食物充足;干季時草木枯黃,食物短缺。因此東非高原的動物們每年都會因此而南北遷徙。
一年一度的東非動物大遷徙的場景非常壯觀,堪稱世界自然奇觀之一。遷徙過程中這些動物要遭受獅子、獵豹、鬣狗等食肉動物的圍追堵截,特別是橫渡馬拉河時,那場面更是驚心動魄,因為馬拉河內藏著大量饑腸轆轆的鱷魚。為了生存,它們只能前赴后繼沖下河道,幸運者才能得以逃脫。這是一條多么兇險而艱辛的遷徙之路?。∵w徙過程中,遷徙大軍損失過半!但同時,在這3200多千米的艱苦跋涉中,又有幾十萬頭小生命誕生。生命,就是如此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