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讓
【關鍵詞】 新時代;班級管理;家校溝通模式;探析
【中圖分類號】 G63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4—0463(2020)16—0039—01
一直以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合力的作用與效應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家庭教育更是不容小覷,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時代的發(fā)展,為家校溝通提供了更多便捷有效的溝通方式。在筆者看來,初中班級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既要吸取傳統(tǒng)家校合作的精華,又要推陳出新,汲取現(xiàn)代社會的資源,打造更加有質(zhì)量的家校溝通現(xiàn)代合作模式。
一、關注學生深層問題,增加家校真實接觸頻率
初中班級管理,首先要摸準班內(nèi)每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認知水平等,建立檔案,做好日常記錄,定期進行量化分析。經(jīng)常與家長互通互聯(lián),及時反饋信息,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解決學生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困難,確保學生健康成長。有的教師與家長的互聯(lián),僅僅建立在微信或者QQ上,人機互動頻繁,真實接觸卻是少之甚少。除了開家長會,或者是學生確實發(fā)生嚴重行為問題或學習問題,班主任才會通知家長,與家長面談。所謂的家校合作,僅僅停留在通知班級活動相關事宜,處理作業(yè)等淺層的互聯(lián)上。還有,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面對中考,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建立在學習成績的好壞上,對學生思想意識、道德品質(zhì)、心理方面談之甚少。很多時候,學生在學校的一些表現(xiàn),已經(jīng)露出端倪,諸如,學生不好好上課、逃課打架、玩游戲或者看似成績優(yōu)秀但卻孤僻、抑郁等。此時,班主任應捕捉到各種事關學生心理、思想的問題,及時與家長深談,幫助家長從家庭教育中找原因,尋根問因,找準產(chǎn)生問題的根源,找出適當?shù)慕鉀Q方法。必要時借助心理醫(yī)生介入,多方溝通后拿出最佳的教育解決方案,做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從而,為糾正學生錯誤思想或言行提供良好的教育土壤。
二、提高家長教育水平,實現(xiàn)家校合作長效機制
初中階段,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正是心理與性格轉型的關鍵時期,心理極不穩(wěn)定。尤其在飛速發(fā)展的科技時代,學生很容易接觸到不經(jīng)過濾的大量信息,對尚未牢固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學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自主意識增強,個性越來越鮮明,給班級管理帶來挑戰(zhàn)和難度。同時,也給家長帶來了諸多困惑。一些家長總是向班主任哭訴“孩子不聽話,不知道怎么管教”。面對初中生的心理轉型期,一些原本文化知識有限、思想意識不強的家長顯得束手無策,動輒打罵,言語過激,學生越加叛逆;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文化素質(zhì)高,但是面對學生的變化,由于心理掌握不到位,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為此,邀請教育專家、心理專家、社會學專家、社會知名人士、勵志人物等走進學校,給家長進行專業(yè)輔導,成為不少學校進行家校溝通的形式之一。但是,面對千差萬別的家庭,個性不一的初中學生,僅有的幾次專業(yè)輔導課還遠遠不夠。為了切實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正確疏通學生的成長困惑,學校與家長更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大課堂之外,為家長設立咨詢服務室,建立個別座談,隨時歡迎家長就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教育中發(fā)生的問題交流。通過專業(yè)輔導,與家長建立長效機制,實行跟蹤服務,建立家庭檔案,借助專業(yè)的量表以及評價標準,進行階段性評估。幫助家長學會教育孩子,并朝著正確方向前行,讓家長認識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及科學性,鼓勵家長之間交流、座談,以及現(xiàn)身說法。通過一些主題鮮明的活動,鼓勵親子參加,融洽親子之間、家庭之間、生生之間、家校之間的關系。
三、班級管理社會化,促進家校合作常態(tài)化
在新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大背景下,人機互動頻繁,家校交流溝通的途徑多種多樣。而出于安全因素,學生參與社會的實踐活動比較少。為此,鼓勵家庭與學校合作開展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認識世界。在身體力行的參與中,客觀了解社會,認識到哪些言行是正確的、哪些言行是錯誤的、社會弘揚的主旋律是什么、大力倡導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zhì)是什么等,進一步獲取健康信息,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的感知力。并從自然現(xiàn)象、社會實踐活動中拓展自身的知識資源,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知識獲取能力,改變學生狹窄的認知,影響學生的思想,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當然,家校合作開展的實踐活動,并不是隨著活動結束而戛然而止,而是要建立活動記錄本,對實踐過程留下數(shù)字、文字、影像資料,學生與家長共同制作PPT進行講解與演示。設置“最佳創(chuàng)意”“最美家長”“最佳組合”等獎項,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與家長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與學校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
總之,家校合作是一個系統(tǒng)的、長期的、動態(tài)的工程,其力量不可小覷。多少年來家校合作溝通成為解決學生生活、學習、心理等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初中生全面發(fā)展、茁壯成長的助推器。
編輯: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