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教育行業(yè)對學生關(guān)鍵能力和關(guān)鍵品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就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學生關(guān)鍵能力和關(guān)鍵品格的培養(yǎng)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教師的重視度不高以及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滯后。在素質(zhì)教學改革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積極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并且積極地采用各類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投入語文學習之中以及幫助學生全面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文章將針對初中語文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深入研究,旨在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語文是我國傳統(tǒng)三大學科之一,在各個階段的教學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語文又是一門工具性非常強的學科,能夠促進各個學科的高質(zhì)量教學。語文學科基于其特點所在,其富有豐富的情感,唯美的文字以及深邃的思想,所以語文學科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革新以及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引導。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基礎上顯著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而讓學生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起來。
一、 初中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氛圍枯燥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存在的最為普遍的一個問題就是課堂教學氛圍枯燥。這一問題的存在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填鴨和灌輸,這就導致了學生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枯燥的課堂氛圍還源于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匱乏,或者說是有效交流互動的匱乏,因為有不少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的時候通常都是向?qū)W生提出一些呆板、單一的問題,如此,也就導致了課堂氛圍的枯燥。
(二)教學目標偏重成績
由于長期處于應試教育體系的影響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教學工作是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由于這一教學目標的偏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更多的是為學生講解解題技巧,同時讓學生進行大量作業(yè)的練習,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偏重于考試成績的教學目標顯然是不科學的,教師應該多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如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應用能力等。通過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
(三)教師素養(yǎng)有待提高
在教學改革的深入施行下,越來越多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手段開始涌現(xiàn)出來,不少初中語文教師開始嘗試使用這些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但是由于不少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還有待提高,所以當他們在使用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手段時僅僅只是模仿到了其形,而沒有真正掌握其內(nèi)涵,這就導致了教學手段的形式化,沒有實在的教學引導作用。與此同時,不少語文教師在步入工作崗位之后就輕視了自我的學習提升,以至于教學素養(yǎng)無法緊跟時代的步伐。
二、 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一)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依托于網(wǎng)絡技術(shù),具有生動形象的教學特點,在信息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下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階段的各個教學科目中。基于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地采用多媒體教學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讓學生更好地投入語文學習之中。
例如,在《華南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開始階段教師需要向?qū)W生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有沒有看過華南虎呢?”對于這一問題很多學生都表示“沒有看過華南虎”,同時還有很多學生都表示“很想看華南虎”。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guān)于華南虎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的觀看來充分地了解華南虎的外形、習性、飲食等等。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深深地被華南虎的魅力所吸引,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遷移到教材文本的學習中來。如此,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高度的集中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同時顯著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語文學習之中。
(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改革深入實施下產(chǎn)生的一種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模式,其通過讓學生圍繞某一學習任務展開自主思考、小組探究以及合作討論,能夠顯著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與此同時,小組合作學習充分地契合了素質(zhì)教學改革下學生為教學主體位置的教學理念,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將教學課堂完全交還給了學生自己,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從而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共贏意識。
例如,在《中國石拱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來良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首先教師需要需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分組的原則在于學生學習能力均勻搭配以確保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習素養(yǎng)處于同一個水平層次。然后教師需要契合本課內(nèi)容為學生布置一個小組學習任務,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一個學習任務“我國有哪些比較著名的石拱橋,它們都各自有什么特點?”或者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一個學習任務“探究我國比較著名的一些橋梁,并總結(jié)出其特點和優(yōu)勢所在”。在小組學習任務的引導下學生需要積極展開資料的查找、思考、探究以及討論,同時在這樣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需要進行精密的分工合作。最后在所有小組都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后教師需要聯(lián)合學生一同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并給予最優(yōu)的小組一定獎勵。如此,教師通過小組合作來組織學生學習,不僅能夠豐富、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還能夠良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
(三)話劇演繹鍛煉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話劇的演繹需要學生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對人物的情感進行良好的把握,同時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力來掌控臺詞。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話劇演繹的形式來開展課堂,其充分契合了初中學生個性張揚的成長特點,能夠讓教學課堂變得活躍、融洽的同時,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文本并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例如,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十課《老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話劇演繹的形式來開展教學課堂。首先教師需要向?qū)W生簡單闡述課文內(nèi)容,包括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故事等,并在闡述之后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去體會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情感等。然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以課文當中的情境故事為依托來組織學生開展話劇演繹。話劇的角色由學生自由挑選,話劇的臺詞也需要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行編寫,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輔助學生進行理解,或者是幫助學生組織流程。最后當參演學生演繹完成之后教師需要連同未參演的學生對其進行打分或者是評價。通過話劇的演繹,學生在切身的體會中深刻地感悟到了自身所扮演角色的思想品質(zhì)以及性格特點,包括老王的忠厚、老實以及楊絳女士的溫和、善良等。與此同時,在話劇的演繹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契合教材文本進行臺詞的編寫和表演,這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如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話劇的形式來開展課堂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四)課堂辯論大賽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核心素養(yǎng)中非常關(guān)鍵的一項素養(yǎng),只有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思維能力,其才能夠不斷提升學習效率,同時能夠更好地融入生活中去。眾所周知,辯論活動對于人類思維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大的促進作用,由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辯論大賽的開展來有效的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習和生活。
例如,在《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大賽來有效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充分契合課文內(nèi)容向?qū)W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認為事物的正確答案是不是只有一個呢?”針對這一問題有些學生回答“是”,還有些學生回答“不是”,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回答是和不是的學生自動分為兩組。然后教師以“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為辯論主題,讓學生進行課堂辯論,回答是的學生是正方,回答不是的學生是反方,教師則作為評委。在學生開始辯論的時候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思考,同時在學生辯論期間教師需要維持好課堂紀律以保證辯論的順利開展。最后當學生完成辯論之后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辯論過程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給予最優(yōu)秀的辯手一定獎勵。通過辯論的開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得以碰撞,這有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鍛煉,由此,教師通過在課堂上開展辯論大賽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學習,還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強化思維能力。
三、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非常重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使用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話劇演繹以及辯論大賽的開展來良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語言應用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如此,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語文學習之中的基礎上,不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和未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敏.初中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學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0,22(6):202.
[2]蔡鴻.初中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探索[J].科教文匯,2020,12(2):115-116.
[3]安濤.初中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5):27.
[4]李金力.淺析初中語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J].學周刊,2020,17(2):88.
作者簡介:王金文,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秦安縣郭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