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簡
小時候學作文有個套路,一開頭就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有一段時間覺得挺可笑,現(xiàn)在看來卻覺得真是如此。1985年我參加高考,算起來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35年了,其間經(jīng)歷的很多細節(jié),都已經(jīng)被流水一樣的光陰洗刷得了無痕跡,只有兩件事,我想就是再過35年,我也還會記得清清楚楚。
那時候的高考是在7月的7、8、9三天。可是我在7日早上擦眼鏡時,不小心把它從正中間的鼻梁處扭斷了。那年頭配眼鏡,不像現(xiàn)在立等可取,從驗光到取鏡,至少要等上一周的時間,也就是說等新眼鏡配來,我的高考早完事了。我提著殘破的眼鏡,站在準備集合去考點的同學當中愁苦不堪,剛好被班主任看到,他連忙過來問我是怎么回事。我急急地把事情向他說了,末了絕望地說:“看來,我這次真得‘一分為二地看待高考了。”
老師一面安慰我,一面跟湊上來的幾個隨隊老師商量辦法。實驗室的電工楊師傅剛好從那里經(jīng)過,聽了之后二話不說,拿著眼鏡就往實驗室跑。很快地,他拿著一個重又“合二為一”的眼鏡出現(xiàn)在我面前,不無遺憾地跟我說,實驗室沒有找到合用的膠水,他只好在兩邊的鏡框上各打了一個洞,又從導線里剝出一截銅絲來串上擰緊。他一面把眼鏡遞給我,一面調(diào)皮而夸張地笑了一下說:“你別瞧不好看,可保證不耽誤你答題!”
我看著他那一腦門子大粒大粒的汗珠,感激得不知說什么好,焦慮的心緒一下子踏實了,戴著這副絕對是“限量版”的眼鏡走進考場。
那年的語文考試,題目出得挺刁鉆,不僅冷僻怪誕,題量也大得驚人,很多考生因為在答題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作文都沒來得及寫完。所以那一年高考,全市的語文及格率據(jù)說僅有千分之三。我因為半路扔下它們先去寫作文,然后再調(diào)頭回來接著做題,歪打正著,很幸運地考了個很不錯的成績,而更讓我覺得幸運的,是我碰到了一個很負責任的閱卷老師。
那是在我升入大學以后的事了。我剛辦完注冊手續(xù),就被班主任帶著去見系主任,說是他這兩天一直在等我,要見見我這個高考作文考了49分的學生。我那時年紀小,又因為作文成績一向不錯,所以自覺不自覺地,總多少有一點少年氣盛的意味,一面跟著老師往前走,一面在心里暗暗嫌他們多事??墒呛髞砦衣犓麄兘蚪驑返赖卣f起有關我語文試卷的事時,卻被其中的一個細節(jié)深深地打動了——原來,我卷子上面的作文成績最初是48分,后來大概是在復核時有人覺得不夠,又提出給加到49分。這一分的背后,顯然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因為那分數(shù)的上面,光是圖章就蓋了三個(還是四個?這個我忘了)。聽到這里,我的心不由得“哄”地一熱——
一位閱卷老師需要批閱的考卷,總有成百上千吧?是誰,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考生,在揮汗如雨的酷暑天里一級一級地奔走、報批、審核、蓋章,就為了給這個考生的作文成績再多加一分?一分,這是多么非同尋常的一分啊!它的意義在于不僅僅提升了我的總成績,而是把我的作文從一等品,變成了至少是全(直轄)市第一的特等品。
后來,我那篇作文被收錄進一本優(yōu)秀高考作文選,我把它放在書柜里,每次想起那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就過去翻翻它??上Ш髞?,媽媽把它借給了朋友的兒子,好幾年過去了,那本書一直沒還。
從那個時候開始,每次聽人說起“貴人扶持”這樣的話,我時常會想起那位幫我修理眼鏡的電工楊師傅,還有那位我至今無緣相識的閱卷老師;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慢慢地學會了感恩。這世上或許有著太多的世態(tài)炎涼,但總有一些人,在你人生的重要關頭,用他們的善良和熱忱,無私地助你一臂之力。他們對自己的善舉不希求任何的回報,甚至可能隨后自己就忘記了,但他們的恩惠,卻宛如寒夜里的燈籠,靜靜地、暖暖地照亮我們的生命,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