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華
摘 要:文章通過對汽車線束下線工藝常見錯誤的歸納分析,提出如何找出并解決此類錯誤的方法,能夠使線束工藝設計人員快速準確地完成下線工藝。
關鍵詞:CAPP;導線;插接器;下線;壓接;打卡
中圖分類號:U463.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17-150-03
Discussion on how to quickly find out the process error of automobile wiring harness
Wang Shihua
( Shaanxi Wanfang Auto Electric Co., Ltd., Shaanxi Xi'an 710201 )
Abstract: It analyzes the common errors in the cutting and crimping process of automobile wiring harnesses, and proposes how to find and solve such errors, which can enable wire harness process designers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omplete the cutting and crimping processes.
Keywords: CAPP; Wire; Plug connector; Offline; Crimping; Punch
CLC NO.: U463.6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7-150-03
引言
隨著汽車線束圖紙更換得越加頻繁,以及客戶對汽車線束產(chǎn)品制造周期的壓縮,如何快速準確地完成線束工藝是工藝設計人員必須要思考的問題。而下線是線束加工的最前端工序,若下線工藝錯誤則會導致預裝、掛板工序無法加工,甚至導致生產(chǎn)停線,不僅浪費原材料,而且同其他工序出錯返工相比會增加產(chǎn)品返工難度和所用時間。所以,對于整個汽車線束工藝來說,下線工藝至關重要,若下線工藝準確,則汽車線束工藝就成功了一半??焖贉蚀_的完成下線工藝才能使車間按時的完成生產(chǎn)任務,使線束產(chǎn)品及時送到客戶手中。
1 汽車線束下線工藝的相關介紹
線束工藝流程主要有下線、下管 、壓接、預裝、掛板、檢驗,狹義上的下線是指把成卷的導線裁剪成一定長度且導線兩端剝掉線皮,廣義上的下線還包括穿密封堵、壓接、打卡、熱縮等工序,即交給下道工序的導線一般不需要再進行加工。本文所說的下線是指廣義上的下線各工序。其中穿密封堵是指壓接端子前把密封堵穿到導線兩端合適位置,壓接是指在導線兩端壓端子,壓接后的密封堵、導線、端子是緊密相接的,打卡是把導線之間有回路關系的導線經(jīng)打卡件或超聲波焊接連接在一起,打卡后的導線裸漏銅絲需要外套含膠熱縮管熱縮保護[3]。
工藝設計人員所做的下線工藝一般包含下線表、打卡圖。其中下線表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線材、線徑、線色、線號、導線尺寸參數(shù)、導線兩端的處理方式(所壓端子、所穿密封堵及其他附件等)。打卡圖是指導車間進行打卡的簡單圖示,包括打卡線號、各導線打卡順序、打卡方式及打卡所需的其他相關信息。
目前國內(nèi)大部分汽車線束生產(chǎn)企業(yè)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來圖加工的方式進行生產(chǎn),即根據(jù)整車廠的線束設計圖紙采用手工或工藝設計系統(tǒng)進行工藝規(guī)劃,然后打印工藝卡下發(fā)到車間進行生產(chǎn)。采用手工的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容易出錯,現(xiàn)很多汽車線束生產(chǎn)企業(yè)已使用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2]。利用CAPP進行下線工藝設計時,首先需將圖紙轉化為CAPP 軟件可識別的圖,然后利用CAPP后臺已存儲的數(shù)據(jù)和工藝知識進行配工藝、打卡后自動生成下線表、打卡圖[4]。
2 汽車線束下線工藝中的常見問題
本文不討論因CAPP后臺數(shù)據(jù)錯誤以及后臺數(shù)據(jù)與線束圖紙數(shù)據(jù)不匹配所導致的下線工藝錯誤,即在假設CAPP后臺數(shù)據(jù)完全正確且與線束圖紙數(shù)據(jù)相匹配時,線束工藝設計人員仍會犯的常見錯誤。在下線工藝中的常見錯誤主要有;導線參數(shù)的錯誤,導線兩端所壓端子、所套密封堵的錯誤,導通錯誤,導線兩端備注的錯誤和遺漏。
(1)導線的主要參數(shù)有:線種、線號、線色、線徑、線長。線種即導線類型,按導線標準分為國標、日標、德標、美標等幾大系列,按用途可分為雙絞線、屏蔽線、非屏蔽線等。線號即導線在線束圖紙中的編號,用于各導線之間的區(qū)分,線束圖紙中的線號一般與整車線路電器原理圖中的電氣回路編號相對應。線色即導線的顏色,為了便于安裝、維修,低壓導線絕緣層外表面常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qū)分。線徑是指導線的標稱截面,汽車線束導線線徑選取是否合理,不但關系到線束的安全,還能有效降低成本[1]。導線參數(shù)的錯誤,即是指導線的線種、線號、線色、線徑、線長與線束圖紙不符。
(2)導線兩端壓接端子的種類錯誤,會導致預裝人員無法插接插接器。所套密封堵種類與插接器孔型不匹配時,密封堵大會導致預裝工序插接困難,密封堵小會導致插接器防水性差,使水進入汽車線束電器中燒壞線路及電器。
(3)汽車線束的導通一般有兩種:一是單根導線直來直往,即導線不與其它導線有連通。二是幾根導線乃至數(shù)十根導線之間打卡相通。汽車線束導線導通錯誤,會導致汽車電器工作異?;驘o法工作。
(4)在汽車線束生產(chǎn)時,因加工順序或預裝無法在壓接后對線束附件進行安裝時,一般需要在壓接工序時裝好這些附件。如一分支只有一根導線時,一般要求在壓接工序穿閉口波紋管,此時需在對應的一端備注清楚所穿波紋管的尺寸及種類。如有反沖護套也稱倒拉護套時,則要備注好反沖護套的信息,以便在壓接端子前把反沖護套及附件安裝到位。
3 如何快速找出汽車線束下線工藝錯誤
要想快速對汽車線束下線工藝進行排查,首先要知道哪些錯誤是CAPP軟件可自動識別的,哪些是CAPP軟件默認需進行修改的,哪些是CAPP軟件不能識別需工藝人員手動完成的。這樣,工藝人員才能關注最可能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
對于單根直來直往導線來說,CAPP軟件會自動對單根導線兩端的線號、線色、線徑進行比對,若兩端不一致則會對工藝人員進行提示,因為同時把導線兩端線號、線色、線徑輸錯且錯誤參數(shù)一致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對單根導線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工藝是否滿足圖紙對線號、線色的特別要求,如圖紙技術要求為除31000棕色線、15015橙色線外未標明線色的導線統(tǒng)一默認為白色線,此時需對此種線號的線統(tǒng)一進行排查,避免因工藝人員轉化圖紙時手輸成默認顏色而導致出錯。
對于打卡導線來說,因為在CAPP軟件中打卡線只能存在一個線號,否則軟件會自動默認為一根導線,所以對于參與打卡的導線,根據(jù)CAPP軟件分析并不能確保導線的參數(shù)正確,需對每根導線的線色、線徑、線號進行檢查。
導線的種類一般需工藝設計人員自己識別,對于汽車線束來說一般用低壓導線中的FLRY-A或FLRY-B,圖紙中特別規(guī)定線種的導線要重點關注,避免線種選擇錯誤。對于多芯電線如屏蔽線、電纜線等要注意合并為一根電線。
導線的線長要注意的是圖紙中的長度單位與CAPP繪圖時的默認單位是否一致,如圖紙尺寸為cm而CAPP軟件默認為mm,在繪分支時要注意轉化,一般要求繪完后對線束所有尺寸進行核對和檢查,可利用CAPP 軟件分析是否有懸空連接點、實際尺寸和所繪尺寸是否一致。建議下線表導出后挑選兩三根經(jīng)過線束主干的導線對尺寸進行核算。對于雙絞線、三絞線下線尺寸應該是單根導線長度乘以絞合系數(shù)。
對于孔型相同的插接器即使繪圖時沒有繪到插接器正確位置,導出的下線表中所配的端子及防水也是正確的。當插接器中孔型不同時(如圖1),不同的孔型匹配的端子也不同,在轉化設計圖紙時很可能繪錯導線在插接器中的位置,這樣CAPP軟件導出的下線表中的端子、防水也是錯誤的,所以需重點核對孔型不同的插接器中導線信息是否與圖紙一致。
線束的導通性是汽車線束每件產(chǎn)品必檢的,由此可看出導線回路關系的重要性。對于需打卡的導線,首先要確保打卡導線不能有遺漏,當打卡線兩端線號一致時,系統(tǒng)會默認為一根導線,在回路點設置時會檢索不出來容易造成漏打卡,相通基線號的導線打卡時,需對兩端線號一致的導線進行排查看是否參與打卡。有的設計圖紙打卡線的基線號并不一致,用打卡示意圖來表示(如圖2),圖中線號L219為過渡線圖紙中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需要對其進行排查,也需要對在打卡示意中存在卻檢索不出的線號進行查找,看是否因兩端線號一致導致系統(tǒng)默認為一根線。其次要確保打卡導線不能錯打,需要搞清楚圖紙回路關系,對于不同線號、線色導線打卡,需重點核查是否與圖紙一致。同時也要注意打卡完成后軟件生成的打卡圖中是否存在逆卡,逆卡會導致預裝無法抽線。最后要確保打卡方式與圖紙技術要求一致,如一般CAN線、大截面的導線要求用超聲波打卡。
需要在下線工藝中備注清楚除壓端子、打卡、套防水外車間下線人員做的其他事的信息,備注信息有的能根據(jù)CAPP軟件自動生成,有的需要手動添加,工藝人員必須要清楚要備注哪些信息,才能避免導線兩端備注的錯誤和遺漏。需在導線兩端備注清楚的有:熱縮管信息,需先穿的橡膠附件、波紋管等的信息,需先穿的倒拉護套及附件信息,需對導線進行其他處理的信息,如導線間接電阻、屏蔽線屏蔽層的處理方式、絞合圈數(shù)及絞距、二次壓接等。導線兩端的備注信息,需工藝人員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備注完成后需再進行
檢查,以免錯誤和遺漏。對CAPP軟件進行開發(fā)及升級并完善后臺信息,利用軟件使工藝人員盡量減少手工輸入,可減少信息備注的錯誤。工藝人員也應統(tǒng)計備注信息,按備注信息清單對圖紙進行標注以免遺漏。
4 總結
下線工藝錯誤的查找需重點關注打卡導線的導線參數(shù)及回路關系是否正確,也需關注具有不同孔型的插接器的CAPP繪制信息是否與插接器一致,對于導線兩端的備注應盡量利用軟件自動生成并根據(jù)備注信息清單進行檢查以減少錯誤和遺漏。希望本文能對汽車線束工藝設計人員減少下線工藝錯誤提供思路及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洪湖,劉培杰,孫咸江.淺談汽車電線束的導線五要素[J].汽車電器,2008 (11):65-68.
[2] 周學良,阮景奎.線束CAPP系統(tǒng)工藝數(shù)據(jù)庫研究[J].汽車技術, 2011(5):56-60.
[3] 吳岳霖.汽車線束協(xié)同工藝設計系統(tǒng)分析[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中旬刊,2014, 33(4):3-4.
[4] 周學良,阮景奎,胡明茂.汽車線束 CAPP 系統(tǒng)開發(fā)[J].汽車技術, 2008 (7):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