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 李婷
[摘要] 目的 研究探索同伴教育在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從蘇北人民醫(yī)院腹膜透析中心現存患者中選擇經過確診的腹膜透析患者7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醫(yī)患教育模式,觀察組采用同伴教育模式,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均按照統(tǒng)一標準的營養(yǎng)宣教,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對兩組的主觀全面評定法(SGA)和生化指標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白蛋白、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及前白蛋白濃度均上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同伴教育可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達標率。
[關鍵詞] 同伴教育;營養(yǎng)管理;腹膜透析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7(a)-016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eer education in nutritio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Methods A total of 72 confirmed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existing patients in the peritoneal dialysis center of Subei People's Hospital.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 patient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doctor-patient education mode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peer education model. Bo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 the same standard of nutrition educatio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 compare the subjectiv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 (SGA)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Results The nutrition statu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erum albumin, serum ferritin, transferrin, and prealbumin concentrations all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eer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nutrition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Key words] Peer education; Nutrition management; Peritoneal dialysis
腹膜透析作為終末期腎病的替代治療方法之一,因其能夠較好地改善患者尿毒癥癥狀、保護殘余腎功能、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患者的認同與接受[1]。由于腹膜透析居家操作的特點,患者操作、自我管理、依從性等因素的影響,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出口及隧道口感染及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等并發(fā)癥一直是腹膜透析治療過程中影響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2]。隨著腹膜透析液連接系統(tǒng)的不斷完善、治療手段不斷優(yōu)化,腹膜透析感染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已明顯控制[3],但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這一問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在目前腹膜透析人群的營養(yǎng)管理中,專業(yè)腹膜透析中心醫(yī)護人員提供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但這并不能滿足所有患者的需求,由于患者復診不及時、電話隨訪的片面性和家庭隨訪不方便,營養(yǎng)管理的持續(xù)性得不到保證,嚴重影響患者的臨床預后[4]。
同伴教育[5]是一個持續(xù)、靈活、低成本的教育模式,近年來國內外一些學者將同伴教育應用于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教育中,其隨時隨地提供服務的靈活性彌補了三級醫(yī)療機構在患者教育中的不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該研究選取36例患者探索同伴教育在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中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蘇北人民醫(yī)院腹膜透析中心現存患者中選擇經過確診的腹膜透析患者72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并行腹膜透析治療的診斷標準;②本地常住人口,近一年內無搬遷計劃;③自愿參加該研究;④意識清楚,與研究人員無溝通障礙。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嚴重多器官病變;②有精神異常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男16例,女20例;年齡(48.36±9.68)歲;文化程度:中學以下16例,中學及以上20例。對照組:男16例,女20例;年齡(48.36±10.11)歲;文化程度:中學以下15例,中學及以上21例。兩組一般情況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過程中無失訪者。
1.2 ?干預方法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均按照統(tǒng)一標準的營養(yǎng)宣教,主要內容包括:(1)腹膜透析患者營養(yǎng)管理的概論:了解腹膜透析營養(yǎng)管理的重要性。(2)營養(yǎng)素攝入標準:控制水、鈉的攝入量;保證優(yōu)質蛋白的攝入;適當食用高鉀、高磷飲食;飲食常見誤區(qū)。(3)腹膜透析患者食物交換份計算方法:發(fā)放食物交換份表格。(4)每日三餐食譜:記錄每日三餐飲食。對照組按現有的醫(yī)患教育模式進行營養(yǎng)宣教,觀察組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分為6組,每組設有組長一名(入選標準:①符合疾病診斷;②SGA營養(yǎng)評估評分中A等級超過70%;③語言表達能力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④具有奉獻精神;⑤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完成工作;⑥自愿報名;⑦無讀寫障礙)。組長由腹膜透析中心醫(yī)護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如上營養(yǎng)宣教的內容,經培訓后考核合格者方可上任。組長每周在腹膜透析中心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根據近期該組組員存在或關心的問題,為該組組員進行針對性的營養(yǎng)宣教,利用微信、電話等方式與組員進行聯(lián)系,幫助組員掌握營養(yǎng)管理的要點,并便于組員實施。同時組長每周向腹膜透析中心醫(yī)護人員反饋該組的同伴小組活動情況。同伴小組每月在醫(yī)護人員的主持下至少舉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會,分享自己在營養(yǎng)管理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解決同伴小組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糾正不正確的方法及觀念,使組員之間互相熟悉,互相學習。每一小組建立微信群,組長保持電話暢通,組員之間保持有效溝通,如分享每餐飲食等,組長在溝通過程中若遇到問題,可隨時與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干預時間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主觀全面評定法(SGA) ?兩組分別于受教育前(干預前)、受教育6個月(干預后)實施主觀全面評定法(SGA)。SGA評分等級:A級:營養(yǎng)良好,B級:輕-中度營養(yǎng)不良,C級:重度營養(yǎng)不良。評價結果中,有4項以上屬于B級或C級,可定為中度或重度營養(yǎng)不良。
1.3.2 生化指標 ?所有患者均空腹抽血,抽取靜脈血,化驗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鐵蛋白和轉鐵蛋白濃度。
1.4 ?統(tǒng)計方法
以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形式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主觀全面評定法(SGA)
兩組患者干預前營養(yǎng)狀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6個月重新評估,觀察組營養(yǎng)狀況較對照組改善更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41,P<0.05)。見表1。
2.2 ?生化指標
兩組患者干預前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和前白蛋白濃度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同組干預前比較,觀察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和前白蛋白濃度均上升(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觀察組血清白蛋白、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和前白蛋白濃度均上升(P<0.05),血紅蛋白濃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而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見的非感染性并發(fā)癥之一[6-7],腹膜透析患者的飲食治療是其治療的基本方法之一[8],其發(fā)生于患者過度限制飲食、對營養(yǎng)管理的執(zhí)行率低、自我管理效能不顯著等多重主觀因素有關,腹膜透析患者營養(yǎng)管理是一個長期過程[9],需要持續(xù)強化和堅持,但腹膜透析患者多數治療時間在家庭,醫(yī)護人員對其無法進行全程約束和監(jiān)控,不利于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開展,亟待一個更適宜的健康教育模式。同伴教育作為一種同伴互助的方法,是具有相同的生活環(huán)境、相同的經歷,有共同的語言組織在一起的,以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教育,使教育對象更容易產生共鳴,更容易接受傳遞的信息[10]。王彥平等[11]研究發(fā)現,采取同伴教育模式,患者的營養(yǎng)知識行為和健康飲食行為的評分均有所提高,膳食營養(yǎng)狀況中的蛋白質、鈣元素和維生素C攝入也有所提高,表明同伴營養(yǎng)教育模式可提高營養(yǎng)知識水平,在飲食行為和膳食營養(yǎng)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也有研究表明[12-14],合理的營養(yǎng)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科學營養(yǎng)行為依從度、護理滿意度,及腎功能指標及患者主觀感受。
該研究將同伴教育引入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中,讓營養(yǎng)管理達標率高的同伴與其他患者結對幫扶、交流經驗,達成持續(xù)的健康教育過程。這與上述研究一致。而該研究結果顯示,較傳統(tǒng)的醫(yī)患教育模式相比,該研究同伴教育模式下患者營養(yǎng)不良患病率明顯減少(P<0.05),營養(yǎng)狀況明顯改善,營養(yǎng)不良患病率血清白蛋白、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和前白蛋白濃度均上升(P<0.05),表明同伴教育可提高患者對自我營養(yǎng)管理的執(zhí)行力,提高患者的營養(yǎng)達標率,促進患者的健康恢復。
綜上所述,同伴教育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教育模式,能夠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促進患者組員之間在持續(xù)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產生正性的改變,從而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為今后腹膜透析患者營養(yǎng)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落實優(yōu)質化護理。
[參考文獻]
[1] ?李紅梅.快速評價腹膜透析病人營養(yǎng)狀況方法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18):2258-2260.
[2] ?毛永輝.不同營養(yǎng)評估方法對腹膜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的評估及住院風險的預測價值[J].中國血液凈化,2015,5,14(5):281-285.
[3] ?卓飛霞,韓宗萍,李芳.生物電阻抗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評估價值[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5):1136-1141.
[4] ?田興,袁媛,李星.等.同伴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液體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8,15(8):576-580.
[5] ?李爽.同伴教育在結直腸癌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2017,9(17):644-646.
[6] ?呂露露,呂孟菊,東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現況及其與疾病不確定感、希望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9):1441-144.
[7] ?Al-Othman AM, Al-Naseeb AM, Almajwal AM, et al.Association of malnutrition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of Saudi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16,9:S1059-1062.
[8] ?王慧,沈麒云.護士在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2):165-168.
[9] ?陶瑋.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為與營養(yǎng)狀況的關系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3):76-78.
[10] ?羅曼潔.同伴教育在護理中的應用現狀[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雜志,2019,37(9):90-91.
[11] ?王彥平,曹婭,楊慶瑩,等.同伴教育模式對大學生營養(yǎng)KAP和膳食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8,24(6):74-78.
[12] ?曹永桂,曾偉杰,劉迅,等.同伴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7,24(12):1781-1782.
[13] ?趙旭,蘭祥莉,陳容,等.混合淀粉主食在慢性腎臟病患者院外營養(yǎng)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9,19(10):743-747.
[14] ?劉敏,陳靜.數字五步管理法在慢性腎病營養(yǎng)不良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8):1673-1675.
(收稿日期: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