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平
內(nèi)容摘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一者,對學生的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各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其二,現(xiàn)今教育界對于初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包含著語言構建與運用這一重要內(nèi)容,而語言構建與運用這一項核心素養(yǎng)則需要學生有著良好的讀寫能力做基礎;其三,無論是在平時的語文考試還是在關鍵的語文中考考試中,閱讀理解題目所占的比重也是相當大的。因此,重視課本教讀課文的精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中考閱讀理解服務,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師所要深切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 中考 閱讀理解
為了做好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本人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大方面來開展,通過長期地、逐漸地將以下幾種措施滲透進教學內(nèi)容中,來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提升閱讀能力,從而在考試中面對閱讀理解題目時具備提高成績的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有規(guī)劃地、循序漸進地將以下幾大方面融合到一塊,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方能起到有效成果。
一.關于記敘文的閱讀理解
在對記敘文的閱讀理解上,要注意三大方面,即概括、賞析和人物形象分析。語文教師在平時講記敘類課文的時候,就應當著重就這三個方面鍛煉學生,并引起學生對這三個方面的重視。
1.關于概括。記敘文中的概括不僅限于對全篇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主旨的概括,還包括對故事發(fā)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的情節(jié)的概括,總之概括的能力對于學生在對記敘文的閱讀理解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記敘文閱讀中,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能力是需要學生具備的,而在考試中,概括題是出現(xiàn)在記敘文閱讀理解題目中最多的一種題型。這就需要學生有很強的通讀能力和總結(jié)能力,而這些能力是教師要在平時的講課中著重對學生訓練的。在講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本人就讓大家用一句話來概括文中主要發(fā)生的事。當然主要講的是父親在火車站為兒子送行并買橘子給兒子的事。但是要用一句話概括出來,不僅僅要說出事件來,而應該突出文章的主旨情感?!案赣H在火車站為兒子送行時,拖著肥胖的身軀,努力爬上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眲t不僅起到了概括事件的作用,更體現(xiàn)了父愛的感人之處。
因此在對記敘文進行概括時,一定要抓住文章主旨所在,概括的時候不要忽視了作者想要傳達的感情。
2.關于人物形象分析。記敘文中總少不了對人物形象的描寫或者是側(cè)面烘托,那么在對記敘文的閱讀理解中,對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則占有著重要地位。同樣在閱讀理解題目中,分析人物形象的題自然出現(xiàn)的頻率也很高。
那么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就要從人物的行為來看人物的品質(zhì)性格。為此學生可以看人物形象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為,然后從中總結(jié)人物的性格品質(zhì),注意在分析的時候要找出相關細節(jié)來,因為往往在細節(jié)中才會真正窺見一個人的特質(zhì)。
如在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我們對長媽媽的人物形象分析,就要在細節(jié)上抓住這個人物的特質(zhì)。文中對長媽媽的描述很多,細節(jié)的記述也很多。本人在講這一課的時候,就讓大家匯總出長媽媽的行為和習慣,以方便從中總結(jié)出長媽媽這樣一個人物形象的特點。
文章起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稱呼的由來和外形特點等基本信息,這些只不過體現(xiàn)了長媽媽的地位低微和不被尊重;關于她一些不好的習慣的描寫比如喜歡“切切察察”、絮絮叨叨、睡覺愛擺個“大”字以及愛“告狀”等,則體現(xiàn)了長媽媽的饒舌、不討喜歡、樸實而粗俗的性格特點;接下來寫她懂得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guī)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體現(xiàn)了長媽媽的愚蠢迷信、有許多繁文縟節(jié);最后寫長媽媽給“我”買《山海經(jīng)》的事,則體現(xiàn)了長媽媽同時也是一個淳樸善良、關心孩子的勞動婦女。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一定要立足于挖掘人物行為習慣,從具體細節(jié)中分析人物的品質(zhì)特點。
3.關于賞析。賞析在對記敘文的閱讀理解中同樣是一大重頭戲。賞析一般是對文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語進行鑒賞。一般我們可以從修辭手法、詞語使用、描寫手法人手,指出這樣的描寫有何妙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而這里的表達效果和妙處一般是指為文章內(nèi)容所做的服務或者是凸顯了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怎樣情感。
比如長媽媽睡覺愛擺個“大”字,這個“大”字,就很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長媽媽睡覺的姿勢,頗具畫面感和趣味性,這一描寫為文章內(nèi)容做服務,它體現(xiàn)了長媽媽樸素的品質(zhì)。
在做賞析題的時候,學生可以以“以什么樣的手法,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感”的句式進行解答。
二.關于議論文的閱讀理解
在對議論文的閱讀理解中,則主要包括對論證方法的分析和對論證過程的分析。那么,對學生關于議論文的講解,就要注意講這兩個方面。
1.關于論證方法的分析。這就需要學生掌握答題的體系,首先教師要列舉出主要考查的論證方法,其中主要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
舉例論證的作用是使論證更具體和有說服力;道理論證使得論證更為深入;對比論證的作用則是突出強調(diào);比喻論證使得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而引用論證中,對名言警句的引用會使論證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對逸聞趣事的引用則增加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因此學生在答題中要注意,不同的論證方法的作用是不同的,不要混淆。
2.關于論證過程的分析。
論證過程的分析其實也是一個過程,因此學生可以掌握一個答題格式,即“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的答題模式。然后要指出運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從而在最后說明論證的思路證明了什么觀點。
如分析《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此文的論證思路時,我們就可以運用上文提到的答題模式來分析:文章先從“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談起,通過道理論證法深入地論證了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意義,其次又通過他人言論和創(chuàng)新事例來富有說服力地論證了養(yǎng)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需要人積累知識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以及留意自己的細小想法;最后總結(jié)出任何人都有創(chuàng)造力并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學生要注意,在分析論證過程的時候,一定要沿著文章思路順序進行,不要丟掉論證過程中的每一步驟。
三.關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在說明文方面,則要注意分析的有:對說明方法的分析和對說明語言準確性的分析。下面來分別闡述在對說明文的閱讀理解當中所要注意的點。
1.關于說明方法。關于說明文的閱讀理解,其中對于說明方法的考查是較為頻繁的。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列數(shù)字、打比方。
對于各個說明方法的作用分析,舉例子可以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具體真實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作比較把兩者進行對比,突出強調(diào)了說明對象的特點;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則準確、嚴謹、客觀地反映了事實情況,具有較強說服力;打比方則通過把某物比作某物,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使說明更為通俗易懂。
另外,一段說明可以不僅限于一種說明方法,可能運用了好幾種說明方法,因此學生在分析時,對于說明方法要熟記,并且在答題時要找準、寫對、寫全。
2.關于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在說明文閱讀理解的題目中,通常還要考查對文中一些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的分析。而且很多題目都是“某語句能否去掉,為什么”之類的問題。那么,學生在作答時,就可以按照這樣的答題模式:首先,一般這樣的語句當然是不能去掉的,那么就要結(jié)合具體文章內(nèi)容和該語句運用的說明方法分析該語句所起到的作用;然后論述去掉該語句以后的不好效果,如“太絕對,與實際不符”等,最后說明該語句的使用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因此不能去掉。
學生按此模式答題的時候,一定要放到文中去,結(jié)合上下文里具體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
四.關于審題讀材料的方法
最后在解答題目時,除了掌握關于三大文體的閱讀和解題技巧,學生還應該掌握有效的審題讀材料的方法。因此教師還應該總結(jié)一些在解答閱讀理解題目時能夠做到更快切入主題、更好解答問題、更精準地切中要點的方法技巧,將之傳授給學生;也可以思考一下這些方法技巧可以運用在平時的哪些閱讀理解和解題活動中,并將這些方法技巧融合進去,留給學生作為作業(yè),以加強學生對此的練習,從而熟能生巧。
對于閱讀理解題目上的文字材料,在第一遍讀材料的時候要速讀,以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不同文體所要考查的重點是不同的,比如說明文要考查文章中的詳細數(shù)據(jù),而記敘文更多地考查對文章主旨的體會,解題時要做好精讀時的側(cè)重方向,順便對文字材料的主題有一個初步了解。
那么接下來就要對文章進行第二遍通讀,這次通讀要對文章結(jié)構有整體認識,要熟悉各段行文的結(jié)構和或遞進、或因果、或并列的邏輯順序,從而理清文章思路。
最后,就要進行精讀閱讀理解了,這時候可以帶著問題進行搜索閱讀或深入閱讀。對于說明文,自然是前一種精讀方式更為合適了;而對于記敘文,深入文章的主題內(nèi)涵中的精讀方式則更為有效,因為這兩樣的文體的題目考查重點是不同的。當然了,對于其它文體諸如議論文、散文、詩歌的精讀方式則各有所側(cè)重。
在精讀過程中,有時要用“順讀法”,即先讀文字材料后審題;有時要用“倒讀法”,就是先審題后讀文字材料,最后尋找答案。這兩種方法其實和搜索閱讀與深入閱讀的劃分有異曲同工之處。
參考文獻
[1]歐家秀.立足文本整體的閱讀理解——以2019年上海中考語文卷為例[J].中學語文教學,2020(01)
[2]李文嬌.河北省十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與教學反思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鄧云超.語文中考閱讀復習誤區(qū)分析及對策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4(11)
[4]陳紅.閱讀教學中的思維力培養(yǎng)——基于2013年中考語文閱讀理解試題的解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04)
[5]周江.淺談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方略[J].語文知識,2014(02)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外國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