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課堂是高中生增強自身英語聽說及理解能力的關鍵途徑,高中時期也是學生提升自身英語成績的重要階段。隨著課程標準的改革,新課程標準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本文嘗試提出了幾條高中英語的教學策略,促進高中教學的有效進行。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的交流日漸加深,英語成了高中的關鍵學科。學生的英語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并且英語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一直是學校和家長關注的重點。學生的英語成績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有著直接聯(lián)系,因此,高中英語老師要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完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以此來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 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明確活動主體
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在學生的身上做文章,教學有效性指的是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點。并且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成熟的學習能力,課本知識已經(jīng)不能滿足高中生的需要,高中學生需要更多的課外知識和技能知識。尤其是語言類的學科,英語老師不能再單向地授課,也許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學生早已通過教學掌握,也許教師講解的速度過快,學生根本沒有理解,這都影響著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所以高中英語老師必須要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接收程度,從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內(nèi)容與時俱進
教學目標早已不只是單純的教授課本知識,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nèi)容要不斷與時俱進,做到教授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并重。教師與學生有一定的年齡差,所以在思想上也存在代溝,如果教師仍然用自己的傳統(tǒng)思想進行教學,很難讓學生學會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這樣一來,也大大降低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語言學科最大的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學會運用,學生無法將英語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便是一種無效的教學行為。因此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要與時俱進,立足于學生的生活背景,與當前的時代背景相結(jié)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不同時期的學習狀況,來擬定教學計劃,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
高中生面料著高考這道難關,心理和思想都背負著重大的壓力。因此很多高中生都在進行機械化的學習,并不是從內(nèi)心對學習有強烈的興趣和愿望。這種學習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影響著教師教學的有效性。英語與語文相比原本就難以理解,加之語言學科的枯燥性,從而導致學生在上課時很難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見,想要構建有效的英語課堂,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多多設立情景,讓學生進行英語對話,通過這種互動模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促進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英語。
(四)針對性教學
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僅要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和相關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英語的技巧。所以高中英語老師不要單單的追求教學任務量,而是在選擇教學內(nèi)容的時候,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不同的調(diào)整,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
二、 注重情境體驗,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環(huán)境對學習語言有極大的影響。在很多英語課堂中,英語老師依舊采取漢語教學,教師并沒有給學生創(chuàng)建情景體驗,學生也缺乏使用英語進行溝通的機會,并且還有一些英語老師的教育理念依然陳舊,他們認為在高中階段,成績就是一切,所以這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強調(diào)知識的講解,看重學生成績的高低,而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從而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高中課程Arts—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時,教師在教學前能夠為學生展示多個國家的不同建筑和繪畫,讓學生融入藝術的情境中,并讓學生講一講:“What are 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architec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expression?”在情境體驗中,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 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受到高考的壓力,學生已經(jīng)變得十分麻木,機械化的學習并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所以在展開英語知識教學時,英語老師必須要想方設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從教授英語知識轉(zhuǎn)化為培養(yǎng)英語能力。
例如,在Social Studies—Heroes, Media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使用“說課文”的方式,把班級中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確定主題為“Do you think who is a hero?”讓學生使用英語在組內(nèi)進行演講,把自己對“hero”的看法表達出來。在組間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就能夠引出課本知識,讓學生對本組的討論結(jié)果進行表述,這種做法很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邏輯性,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通過互動的模式,學生還可以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是高中階段的主要課程,高中英語老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平.關于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20(1):113+117.
[2]楊興來.淺談新課程下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9(34):21.
作者簡介:
付娟娟,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中等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