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老陳”“陳書記”“老陳頭”……村民對這名“廳級村官”的稱謂五花八門,但陳華不在乎自己被叫什么,在意的是自己為農(nóng)民做了什么。15年間,陳華把一個個后進村帶成先進村、小康村,他有什么“大招”?
一身迷彩服,曬得黝黑的皮膚,這就是十幾年來老百姓最熟悉的陳華——“比農(nóng)民更像農(nóng)民”。
“政府老陳”“陳科長”“陳處長”“陳主席”“陳書記”“老陳頭”……村民對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派下來的這名扶貧干部的稱謂五花八門,但陳華不在乎自己被叫什么,在意的是自己為農(nóng)民做了什么。
如何把各顧各的村民人心聚攏起來?如何把黨員開會都開不起來的“臟亂差村”反面典型村帶好……15年間,陳華把一個個后進村帶成先進村、小康村,他有什么“大招”?一位真實的“廳級村官”到底是啥樣?
“靠山村有了新靠山”
靠山村地處小興安嶺西南麓,村民主要靠種田為生,曾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2015年9月,已連續(xù)駐過7個村的陳華轉(zhuǎn)戰(zhàn)到靠山村任第一書記,這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站。
那時,靠山村是一個典型的“臟亂差村”,村部簡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集體欠債60多萬元,叫黨員開會都開不起來,村民對脫貧不抱什么希望。
為了摸透村情民意,陳華白天走村入戶,晚上把村干部、老黨員和村民代表召集起來聊天,給靠山村“號脈”。
“村容村貌是村子的臉面,直接影響著老百姓的精氣神兒?!标惾A決定從老百姓的日常起居干起。他多方爭取資金,帶領村民修路、架路燈、建廣場、改廁所,帶著老百姓養(yǎng)成生活好習慣,很快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不穿雨靴不敢出門,現(xiàn)在村里是水泥路,出門想穿啥鞋就穿啥鞋,就連開車都省油了?!闭勂鸫謇锏淖兓?,村民唐貴忠笑得合不攏嘴。
在陳華看來,只有讓村集體強起來,把產(chǎn)業(yè)立起來,才能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現(xiàn)象發(fā)生。為了給村里“立業(yè)”,陳華組織黨員帶頭發(fā)展花卉種植項目,并積極聯(lián)系銷路。幾年來,靠山村的花卉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在周邊地區(qū)小有名氣。
產(chǎn)業(yè)活了,百姓富了,靠山村35戶貧困戶79人全部脫貧,村民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7000元增長到2019年的13000元,村集體已有40多萬元盈余。
靠山村找到了新方向,百姓覺得有了“新靠山”。村民曲彬說:“陳書記像火車頭一樣帶著我們走上了快車道,我們只有往前奔,哪還能退回去?”
“做給老百姓看、領著老百姓干”
饒河縣西林子鄉(xiāng)蘭橋村是陳華開啟十幾年駐村生涯的第一站,也是他與農(nóng)村工作最初結緣的地方。
那是2006年4月,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接到新農(nóng)村建設任務,還是科級干部的陳華自愿報名?!拔沂且幻麖蛦T軍人,為老百姓干事就是我的職責,最看不得老百姓過苦日子。”陳華說。
剛到蘭橋村時,帶隊老領導給陳華講了報紙上登的“一把掃帚掃出新農(nóng)村建設”的故事,還以身示范給他上了一課。從此,“一把掃帚”成了陳華在村里打開工作局面、走進老百姓心里的“利器”。
陳華回憶說,那時的蘭橋村是當?shù)爻隽嗣穆浜蟠?,從環(huán)境就能看出來。很多村民連自家環(huán)境都搞不好,更不關心公共衛(wèi)生。每天早上五六點,陳華就拿著掃帚去掃村子,走在路上只要看見垃圾就撿起來,有人再扔他再撿。
他的舉動讓老百姓“看傻了”,七嘴八舌議論起來:“來村幫扶的干部不少,本想著他在村里呆幾天就走了,沒想到他不走,還真干事……”
看在眼里,癢在心里,村民們終于“繃不住勁兒了”。先是黨員跟著干,后來群眾也跟著干,再后來大家都比著干,生怕衛(wèi)生搞不好丟了臉。就這樣,蘭橋村大變樣,成了遠近聞名的樣板村。
陳華回憶說,他駐過的村子里,不少村基層黨組織薄弱。要想讓村集體重新找到主心骨,就是要“做給老百姓看、幫著老百姓辦、領著老百姓干、說給老百姓聽”,“干部要跟老百姓捆在一起干”。
“干到老百姓不需要我的那一天”
2006年開始,陳華先后在饒河蘭橋村、寧安瀑布村、東寧東綏村、尚志大房子村、賓縣江南村、杜蒙煙屯村、綏棱雙合村和靠山村8個村駐村幫建、精準扶貧,帶領一個個后進村變成先進村、小康村。
在村民眼里,陳華總是風風火火停不下腳步,因為在他心里,還有很多事沒干完,還有很多藍圖沒有實現(xiàn)。
每年駐村時間不少于240天,是不少地方對駐村干部的基本要求。為了爭分奪秒,陳華一年有300多天都住在村里。村民去省城大醫(yī)院看病發(fā)蒙,他跑前跑后幫著掛號、排隊、抓藥;村民進城買不到火車票,他幫忙買;村民房子要倒了,他爭取資金幫著修;村部緊挨著豬圈衛(wèi)生環(huán)境差,他組織規(guī)劃清理重建……
駐村,幫老百姓干事,已經(jīng)成了陳華的習慣?!懊慨旊x開一個村子時,回望村里發(fā)生的變化,就像欣賞自己的作品,內(nèi)心非常不舍。等再次回到村里,見到這些百姓就像見到彼此的親人一樣,我就看到了工作的價值,扶貧干上癮了?!?/p>
這些年,陳華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2018年底,陳華被提拔為副巡視員。
在陳華的帶動下,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多名年輕干部主動申請轉(zhuǎn)戰(zhàn)扶貧一線?!?0后”張柏林是陳華退休后靠山村新一任第一書記,2017年6月加入駐村工作隊,正是因為被陳華的事跡感動。如今,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每月都組織一個黨支部來靠山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參加義務勞動,學習感受“駐村工作隊精神”。
“我不知道終點是哪里,如果村里不需要我了,我就可以停下來了?!标惾A“退休不褪色”,繼續(xù)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第一線。
(《新華每日電訊》20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