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軍
“我們這代人有這樣一個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這條路!”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真摯情懷,昭示著我們黨一脈相承的執(zhí)政理念,更應成為各級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的永恒追求。
“扶一把老百姓”,當有為民情懷。民為邦本。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百姓心為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胺鲆话牙习傩铡?,就要做群眾的貼心人,思想上尊重百姓,感情上貼近百姓,關心百姓疾苦。如一心為民的焦裕祿、情系百姓的谷文昌、舍家進藏的孔繁森、退休不褪色的楊善洲。他們無不體現(xiàn)了一心為民的赤膽忠心,詮釋了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
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只有滿懷“人民至上”的真情,把人民安居樂業(yè)、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筑牢以人民為中心的根基。無論是謀發(fā)展、興產業(yè)、百姓就業(yè),還是城市規(guī)劃、建設秀美鄉(xiāng)村,樹立“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群眾觀、“老百姓的事無小事”的服務觀,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為出發(fā)點,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落腳點,全力做好民生工作,不斷造福人民,就能滴水穿石、同心圓夢,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
“扶一把老百姓”,當有務實之舉。完成剩余貧困人口的全部脫貧,是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在“戰(zhàn)略”上有招數(shù),在行動上有落實,用奮斗傳遞信心,以實干做出成績,我們定能跨過溝溝坎坎,越過激流險灘。
困難再大,大不過人的意志;挑戰(zhàn)再多,多不過人的智慧。脫貧攻堅不是“一錘子”買賣,“已脫貧”并不意味著可以馬放南山,要“扶上馬”再“送一程”,防止脫貧又返貧。切實做好脫貧攻堅的“后半篇文章”,就要找準短板、弱項,拿出真招、實招、細招、硬招,努力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在越戰(zhàn)越勇中啃最難啃的骨頭,攻最難上的山頭,確保貧困群眾脫真貧、真脫貧、穩(wěn)脫貧,讓脫貧成效真正贏得老百姓認可、經(jīng)得起歷史檢驗。
“眼前有了繁花,并不等于手中就有了鮮蜜”。下足“繡花功夫”,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就業(yè)、教育、社保、醫(yī)療、住房、養(yǎng)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全力抓好“六穩(wěn)”“六保”工作,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就一定能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雙勝利。
“扶一把老百姓”,當有擔當作為。權力來自人民,更要為了人民。事業(yè)的成功不是喊出來、等出來的,而是揮灑汗水干出來的。藍圖已繪就,目標在眼前,惟有實干方能贏得未來。
越是接近目標,形勢越是復雜。疫情防控不能停,脫貧攻堅不能等。誠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疊加疫情影響,各項任務難度更大、擔子更重,但退卻絕無出路,唯奮起方能破局。
干部干部,干字當頭。任憑風吹雨打,也要咬緊牙關加把勁,堅決拔掉“窮根”,培育振興“新根”;縱然波詭云譎,也要把握發(fā)展大勢,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若不擔當、不作為,就防不了疫;若假擔當、瞎作為,就脫不好貧。為官不為,何以為民?何以盡責?歷史啟迪我們,追逐夢想的征程從來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最終抵達光輝的彼岸。黨員領導干部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臨難不避、實干苦干的責任感,既爭分奪秒加油干,又注重細節(jié)沉穩(wěn)做,把事情一件件辦好,讓問題一個個破解,才能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與其被沖擊,不如去沖浪?!敝灰覀儼衙撠氉鳛楸枷蚋用篮眯律畹男缕瘘c,懷著熱忱干利民的實事,帶著赤誠為人民謀幸福,就會讓“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變成現(xiàn)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千年夢想就一定會實現(xiàn)。